1月7日 14:20 The Grandcinema
3D電影大行其道,當賀歲片〈蘇乞兒〉都來個武打3D電影時,似乎3D電影已是賣座的保證,叫座不叫好也無相干。〈阿凡達〉熱潮未過,衝破一億指日可待,這部在美國連奪兩星期票房冠軍的〈美食風球〉,以近期3D電影排陣而言,未免過份薄弱。全片談不上立體效果非常突出,內容也稱不上有甚麼奇趣,只不過以「美食氣候」為題,拍出了一部讓構想奇特的兒童幻想曲,大人未必看得投入,但色彩斑斕的畫面確又賞心悅目。
在某個大西洋小島上,居民天天吃著聞名當地的沙甸魚,最終也吃得悶了。發明知是個發明家,專門發明「無厘頭」的科技,往往弄得一團糟而被當地居民忽視。一天,他意外地發明了一個能把水份變成食物的機器,令到天降食物,枯燥的小鎮從此充滿生機。可是,當地居民對這些天降的食物需求甚大,終令製造食物機器引發出反常「氣候」...
色彩繽紛的美食雨,定必能夠吸引小孩的眼球
在動畫都成了系列品牌化的年代,一部以簡單畫功建構出的新奇故事,確實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。創作人透過色彩繽紛的畫面,幻想出一幕幕充滿童話色彩的另類氣候,把小孩子心目中最簡單的饞嘴意慾化成真實,小孩子一定看得特別開心。當中富奇幻色彩的糖果雨﹑雪糕街道等等都令人眼界大開,在立體效果的配合下,不只是小童,就連成年觀眾都理應看得相當投入。
雪景和雨景基本上是3D電影必備場景,本片把它們加碼改造成「漢堡雨」的一幕就拍得很有趣,製造了創意甚豐的畫面來。當中利用各式甜品去把一眾主角的關係建立,甚至作為感情轉折的契機,更見創作人在典型框框外的想像力。
「美食氣候」失控,創作人成功把它們化作另類的災難場面
到了末段則是意料之中的動作場面,一貫地把立體效果發揮極致。連串動作場面無疑是向災難片借鏡,局部場面影迷理應會心微笑。主線明顯向〈天煞地球反擊戰〉「致敬」,刺激感可能力有不遞,幸在兒童角度出發,把一眾食物都變成了武器﹑逃生用具和敵人,竟然引起源源不絕的笑料,甚至把成年觀眾的童真都引發出來。主角父親對科技的無知,更是高潮場面的一幕神來之筆。
過份開採環境而招致惡果,是本片的主題
全片擺明居馬導人環保,胡亂向大自然索取資源,只會換來惡果。題旨正面明確,可是,在這麼一個亮麗動人的畫面背後,主線只是一個典型「撞板英雄」的故事。即使到了片末災難降落,為求遷就兒童市場,也拍不出甚麼危機感。個人覺得,拍到片末依然是熱熱鬧鬧,災難臨頭仍然充滿笑位。小孩子自然看得高高興興,惟片末的弦外之音,又有多少人看得明白?可能我想得太多,不過這是本片一個美中不足之處。
作為一部明顯給兒童市場的電影,本片沒有刻意加入大量動作場面,也沒有甚麼艱辛難明的道理,取向明確清晰。觀眾別管劇情的簡單和犯駁,盡情享受個半小時的童話式畫面,確也賞心悅目。劇情確是單向發展,高潮起伏盡在意料之中,喜見陣陣幽默場面,依然令人看得高興。就讓自己釋放個半小時的童真吧!
Rating:70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