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劫餘生:小製作大想頭,仍是科幻新經典

若論科幻的經典,近期必要數〈潛行凶間〉那個夢中夢的奇幻概念。若想看一些少一點商業味道,單靠科幻概念,用最少視覺特效,以劇情取勝的作品,近日看了一部〈月劫餘生〉實在很好看。其實一年前於美國實習時已想本片,可惜電影只在小眾戲院作有限度上演,幸好本港即使不上正場,仍有推出影碟,確實沒有失望。

 

不久將來,地球資源將會用盡。一間公司發掘了一種月球岩石的能源可供地球人使用,這項龐大的工作派遣一名工程人員到月球上進行,為期三年。Sam是最新一期計劃的工程師,他在太空上渡過了寂寞難捱的兩年多時間,快要到達合約期滿時,卻拯救了一名採石意外中暈到的工人。這名工人跟他同名,甚至跟他長得一模一樣,二人深知背後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,追查之下竟發現自己孤獨地留在月球上的原因,足以使他們終生不能回到地球...

 


劇本之外的餘音裊裊,使一個陳腔的課題多了幾份創意和思考

〈月劫餘生〉製作費明顯不及〈潛行凶間〉那城市摺疊和無重打鬥般高,全片大約只有一個場景,但其意念一樣清晰鮮明,予人反思背後的科幻理念。其實打從片初的能源公司廣告,便看出此片對能源這個議題所下過的一番研究。當全世界正在蘊釀著能源危機時,本片所建設的議題似乎切合時代意義,不致無中生有。
電影所推銷的主題似乎是描繪一個人於極端孤獨寂寞環境下的生活,充滿著懸疑的調子,還以為是另一部〈太陽倒數〉。到了電影的中後段竟然演變出一個探討道德問題的故事,轉折簡潔自然而有力。對於這種生物道德的問題,並非演變成令一個曲折離奇的驚險故事,反而是冷靜地探討兩位主角,知道這種悲劇式命運後如何自處。兩人亦敵亦友的身份到了末段更是演變出處處感人位。此處大可延續片初的強烈孤獨情懷,令二人相濡以沫,更可看作兩人互感對方的悲劇命運,而產生出來的感情。

 


面對無比的孤寂,創作人不單只用故事去營造這份感覺,場景設計皆一絲不苛

全片調子是帶點強烈的疏離孤寂感覺,故事更帶有強烈的悲劇色彩。雖然如此,我卻很喜歡電影所展現出來的那種孤寂感覺,就如〈劫後餘生〉中那速遞員和排球Wilson的生活般,本片的Sam和電腦之間的溝通,偶爾拔劍弩張,到了危急關頭之時也流露出真切感情。電影的大部份時間都是Sam一個人的生活,日常生活都是靠電腦機器人為他解決,唯一支撐他活下去的,就是對愛人的思念。
空洞的場景與冷峻的感覺,加上毫無希望的無盡等待,日復日的死板工作,皆替電影添上了幾分淒蒼的感覺。一份有如被放逐的工作,沒有人會記得自己,甚至連回憶都漸漸分不清孰真孰假,整個意念都有一陣悲涼感覺。人生來是一個人,死去時也是一個人,人生就是帶有這點悲劇的色彩,劇本亦照著這個必定的人生,用一種較為科幻的方式去表達出來,間接構成了末段那個富有人情味的結局,這項處理我也是很喜歡的。

 


〈月劫餘生〉在營造外太空景物上也甚具美感

值得一讚是,本片作為一部小本電影,以科幻片而言視覺效果絕無馬虎。簡約的船艙場面其實已營造了一種很科幻的味道,表現月球蒼涼的景況,特技效果也能拍得住大片格局。且別爭論何以片中的月球會有地心吸力,故事以簡約的場景製造出切合故事的視覺效果,為一個令人驚喜的設題安放了一個很立體的空間,也運用了最少的電腦特技,在一部「有野講」的小本製作中,出現了這些出色的視覺特效實在驚喜。乃至末段的重頭戲,也運用了適可宜止的動作原素,製造出一個高潮位。

 

 

Sam Rockwell從來都只在二線明星中來回,接拍這部小眾科幻片大概難為他作出甚麼成名之舉,但肯定是一回突破性演出。全片他分飾兩角(雖然似是同一個角色),兩個角色之間各有燥狂和冷靜,同場較量無疑極考演技功夫。Kevin Spacey聲音演出神秘的機器人,磁性聲線確能表現出機器人那種神秘色彩,也是一回很好的「演出」。

 

〈月劫餘生〉並非一部重量級娛樂科幻大片,反而是一個很切合現時社會的科幻傳說,談及能源危機﹑也牽涉著倫理的課題。中段一個細意鋪排的真相更令電影錦上添花,創意和設境都能使本片在科幻片中留名。藉著兩位主人翁的身份,暗地加入對人生生死的探討,雖然語帶悲涼,整個課題都予人大量反思空間。結局的餘音裊裊,大抵暗示了人類的劣根性何以導致現今的種種災難。
Rating:85/ 100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