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戰紀(IMAX 3D 數碼版):出神入化的嶄新視覺體驗,豈只3D咁簡單?

12月28日 22:05 UA MEGABOX IMAX

3D電影熱潮漸冷是不爭的事實,奈何片商還硬要強迫觀眾看3D,非把大家悶死不可。幸而,3D電影還有不少令人讚不絕口之作品,本年度較出色的例子有〈馴龍記〉〈舞出真我3D〉,想不到聖誕檔期還有這部票房和宣傳不成正比的〈創戰紀〉,效果一樣震撼奪目。同是進入電腦世界的3D電影,論故事性可能不及〈廿二世紀殺人網絡〉影響深遠,但論其超乎想像之視覺效果,當可與〈廿〉片媲美。全片單以光與影的電腦效果,透過電腦世界內的無限可能製造空間感,簡約的線條竟然幻化成精彩奪目的視覺效果,幾場大戰完全令人嘆為觀止。目不暇給的視覺特技完全把觀眾緊綁在椅上,沒有任何一刻廁所位,假如觀眾欣賞的是IMAX巨幕版,幾組IMAX巨幕鏡頭,絕對能給觀眾從心而發「嘩」的一聲。
首集〈電子世界爭霸戰〉可以改變電影歷史成為電腦特效之先驅,我覺得續集〈創戰紀〉即使談不上經典,也算是科幻特技片的一個里程碑。

 

電子遊戲之父奇雲神秘失蹤多年,二十年後兒子Sam收到其父信息,好奇心推使下,Sam便走到父親昔日的辦公室查看,卻墮進了父親所製造的電腦遊戲世界。當年奇雲一心打造一個現實和虛擬並存的理想世界,改善人類的生活,誰知奇雲卻被自己一心製造的程式規律製造叛變,被困於電子遊戲之內。Sam為救父親逃離險境,並阻止電腦程式入侵人類世界,唯有拼死一戰...

 

〈創戰紀〉的視覺效果奪目懾人,精彩得無話可說,只在乎閣下能否接受太前衛的科幻畫面

故事一字咁淺,沒有甚麼大道理,也沒有甚麼驚人扭橋,結局更是不合邏輯。但是,諸君且別小看迪士尼牽動觀眾情緒的能耐,本片除了片首十五分鐘的引言,全片不斷充斥著超凡的視覺效果,連綿不絕的追逐和打鬥場面更是緊湊得令人喘不過氣來。〈創戰紀〉的視覺效果看似簡約,單以三種色調和不同的視條組成,偏偏這些看似簡約的設計,皆處處充滿著耳目一新科幻味道。觀眾明知那些場景是明顯不過的電腦特技,偏偏又因著創作人無比前衛的創作頭腦,眼球不斷被嶄新的視覺感受震撼著,幕幕驚喜幕幕震撼,視覺效果只怕前衛得令你接受不來,當中的創意和想像力確是前所未見的。
〈創戰紀〉擺明是一部以視覺特技先行的科幻娛樂片,故此片中的多場大型動作場面,便成了片中的主菜。片中的幾場大戰創意獨到,片初一場光碟戰和賽車已先聲奪人,充份運用電子世界內各個空間,營造出層出不同的空間感,透過光與影,不同的距離感,替本身難以在簡約空間上牽動高潮的動作場面,增添了幕幕令人嘆為觀止的視覺效果。末段一場空戰場面更成功把氣氛推向高潮,看到令人從心「嘩」的一聲。〈創戰紀〉欲打造成另一部〈阿凡達〉,觀其聲勢似乎難以成功。但是,本片的3D特技無疑絕不欺場,「光碟」把敵人「擊碎」的設定無疑是替3D而設,我最喜歡全片那種似遠還近的空間對比,無疑大大增加了3D效果的可觀味道,當中一場賽車最能體驗這種獨特的3D感受,幾幕飛行場面也令觀眾如墮片中的奇幻世界。

 

在場景和道理上,〈創戰紀〉的設計都是充滿著畫時代的感覺。從服飾到武器(戰車設計確是一絕),甚至是奇雲的家居﹑虛擬世界中的交通工具,即使是電腦加工幫補了不少,但那些物件的概念確實給了觀眾源源不絕的驚喜。此外,本片的聲效和配樂的處理也給了觀眾不少驚喜,片中的配樂正正是八九十年代流行電子遊戲產品類型的配樂,既帶動了電影的節奏,也給該年齡層的觀眾更加投入其中。畢竟本片徹頭徹尾就充滿著「打機」式快感,配上這個年代的電子音樂,無疑更令觀眾產生共鳴。

 

雖然全片明顯是一部「藍幕」電影,但是畫面卻因此要幾大有幾大型,我覺得連IMAX都不夠喉

假如〈蝙蝠俠:黑夜之神〉和〈阿凡達〉聲稱如沒看過IMAX等於沒有看過該片,那麼我相信〈創戰紀〉也一樣要作此紀錄。雖然全片九成時間看得出是電腦加工之境(萬民推崇的〈阿凡達〉又何嚐不是?),不過勝在場面夠大,多場以IMAX攝製的畫面完全震懾人心,當中「閱兵」一場文戲更是嫌IMAX的銀幕都不夠大,充分體現了IMAX所謂的crystal clear image之效,盡現了本片所展現的視覺震撼快感。我覺得很可惜的是,本片不敵〈哈利波特:死神的聖物1〉〈小人國大歷險〉,令本片往往被安排到細院放映,觀感無疑大減,不夠爽快。

 

在電腦特技作為主菜的電影中,一眾演員難免淪為「大配角」

終歸還要談本片的敗筆,就是本片劇情之蒼白。沒錯,〈創戰紀〉確實給了觀眾至高無上的觀能快感,但是其劇本又確實過於簡陋,甚至我覺得本片可供玩味之地方很多,可惜創作人卻焦距於視覺效果上,浪費了劇本可堪玩味的空間。
〈創戰紀〉片中所滲出的寓言其實不俗,人類不斷追求完美,極力挑戰科技所求一個完美的未來。最終過份執著,卻迷失於現實和虛擬的空間內不能自拔,解鈴還需繫鈴人。這個寓意簡單易明,沒有一貫科幻片那種艱辛的隱喻和世界觀,理應可以多加鋪排,只奈何劇本鋪陳主角奇雲和規律(或是隱喻他的心魔?)之間的爭扎太少,對於規律的性格轉變亦只靠幾句對白輕輕帶過,最終高潮一戰更是草草收場,帶動不了應有的劇力,也浪費了故事的解讀色彩。
至於劇情發展亦著重於鋪排連串追逐打鬥場面,撇除這些情節我相信這個故事可以半小時便敘述完畢,而現實的一段戲份未知是否替鋪陳續集而設,就這部〈創戰紀〉而言,我完全找不到其存在意義。男主角的英雄形象,亦只流於一味拼搏冒險的行為,背後的性格刻劃欠奉,在大堆頭的視覺特技之下,更令此角缺乏令人深刻的情節,成了特技的輔助工具。
此外,對於電子世界中的「規則」,就如階級觀念、「比賽」的來龍去脈、不同人種的衝突等等地方,都可以多加描繪以充實劇情,只嘆電腦特技為主的電影,令這些充滿玩味的地方完全省略。結局對於「虛實」的處理其實可以隱瞞一點,如今似完沒完的結局更見突兀,對於虛擬世界的結局也略嫌充滿漏動。

 

在全電腦特技的先行視覺下,演員淪為配角乃意料中事。全片最驚喜的角色當然是一人分飾奇雲和規律兩角的Jeff Bridges。他同時演繹,一代暴君和一位心如止水的慈父,在電腦特技同時化後生和化老的情況下,演繹兩個性格極端的角色竟然入形入格,處理性格各異的角色非但沒有過火,反而不慍不火,恰到好處,是全片較「現實」的一個人物。反觀另一對男女主角Garret Hedlund和Olivia Wilde在科幻味濃的服妝底下,似乎只淪為兩個負責打鬥的角色,發揮不強。值得一提是Michael Sheen所演的酒吧老闆,戲份不多卻極端狂放,簡單幾場戲便演活了一個帶點喪心病狂的角色,非常精彩。

 

總的而言,〈創戰紀〉是一部賣弄視覺特技,娛樂行先的爆谷電影,劇情是意料之內的蒼白無味,略嫌浪費了劇本應有的玩味快感。但是,本片毫不留手,無懈可解的視覺特效確實讓人嘆為觀止,嶄新的視野給觀眾製造了幕幕前所未有的觀能快感,無論是文戲還是武戲,每個鏡頭都讓觀眾感受到電腦特技之出神入化,儘管你明知片中的一景一物都是虛假的,但是觀眾依然看得津津有味,這是為本片最成功之處。劇情上的空洞無物嗎?觀眾連畫面上的奇幻世界都目不暇給,投入其中不能自拔,還怎有空去討論劇情?
Rating:90/ 100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