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失戀33天〉在內地一炮而紅,令觀眾感受到原來內地不拍大片,以這些描寫時下年青男女愛情觸覺的電影,一樣能拍得細膩動容,甚至連本地觀眾也能產生共鳴,早前在港票房衝破千萬的〈北京遇上西雅圖〉,也是一部上乘的愛情片。抱此期待入場觀看〈分手合約〉,除非你是韓劇的死硬派粉絲,否則,我相信你會非常失望。由韓國導演吳基煥執導的〈分手合約〉,前段描寫都市男女的愛情角力,笑料十足,輕鬆跳脫,在描寫愛情觀上非常到肉,水準也能拍得住同類型題材的電影。可是,電影中段的一個轉折,盡把前段好感徹底破壞,在毫無鋪排下,更突然把全片變成一個韓式感傷故事。全片馬上變得不擇手段地瘋狂煽情、亂放催淚彈,節奏更是婆媽透頂。當中,外型和演技俱不俗的彭于晏,在片中突然化身成悲劇主角,全無道理地大灑眼淚。我看著他每一次把淚水強行控制,眼淚不停「浪住浪住」而不留下的畫面,不禁同情他。我並非同情他的角色有多慘情,只是同情他演得太辛苦。
李行和何俏俏青梅竹馬,從中學開始戀愛,直至李行向俏俏求婚的一天,俏俏卻當面拒絕,並定下分手合約,聲明大家五年後仍是單身才結婚。五年過去,俏俏因為一個秘密而堅守承諾,等待李行再次求婚,沒想到,俏俏等到的,卻是李行的結婚請柬,背後亦埋藏著李行的一個秘密...
〈分手合約〉的前半段嬉笑怒罵地描寫男女愛情百態,效果甚為討好
在〈失戀33天〉後一炮而紅的白百何,於〈分手合約〉再演同類角色,更成了本片的宣傳重點,她的角色在電影前半段,確實有很強烈的喜劇效果。〈分手合約〉的前半段甚為討好,描述都市男女之間的愛情角力,那些情路上的錯失,感情同時也要就現實考量等等情節,寫來都充滿現代愛情觸覺。電影既有一個悲情味濃的片名,惟電影的前半段卻充滿笑位,這些笑位寫來也極具幽默感,多次惹來哄堂笑聲甚至掌聲。同時,劇情就著兩位主角的行為,側寫都市男女的愛情觀,當中不乏一些「金句」也達到不俗效果。劇情發展下去,自然回憶到男女主角在五年間各自為雙方所做的一切,從等待與患得患失間徘徊,也得成功的感人力量。
可是,「分手合約」之謎表面解開後,劇情發展便急轉之下,完全令人目瞪口呆。雖然從電影的前半段,觀眾不難料到男女主角間的藕斷絲連,但是那個所謂的轉折鋪排過份誇張,完全不合情理,盡把前段的好玩戲味推倒,一下子把電影的好感盡數消除。
電影於末段胡亂煽情,過火得不能好好收結,完全破壞了前段的好感
劇情的「驚喜」更是接踵而來。當「分手合約」真正的謎底解開後,電影竟在全無轉折下突變成一部愛情大悲劇,轉折之急完全叫人措手不及,甚至令不少觀眾竊笑。
自此之後,整部電影馬上變成了典型的韓式感傷片,不擇手段也要擠出觀眾眼淚,更亂放催淚彈。可是,在劇情零鋪排零交代下,即使電影再亂加回憶Flashback等畫面,都只是一味煽情。總之,男女主角間要多傷心有多傷心,即使觀眾毫無共鳴,也要用最煽情的畫面和配樂來達至落淚之效。本片其實可以就此完結,但劇本還要語不驚人死不休,在可以大團圓的情況下繼續拖拉劇情,安排一幕又一幕催淚畫面,眼淺觀眾相信能就此哭崩城牆,但我卻覺得極不耐煩,愈看愈無趣。
我覺得煽情理應有一套的「煽情之法」,最基本要讓人感到共鳴、有一定的鋪排來煽情,才能達到催淚之效。即使早前的〈北京遇上西雅圖〉,片尾其實也非常煽情,但在足夠鋪排下,卻同樣令我感動落淚,不像本片婆婆媽媽,毫無道理地去作出煽情。即使劇本強行要觀眾接受,但我卻不相信一對深愛至此的男女,竟然會做出這些所謂的偉大行為,只差在沒有安排韓劇典型的「讓愛」橋段。坦言我並非一個不解浪漫的人,只覺他們的行為曲解了愛情的「無私」。當雙方的秘密各自揭宗後,我更覺男女主角根本自招煩惱,完全不值得可憐。
兩位主角從一對歡喜冤家,突然變成了超悲情的一對,轉折之急相信連演員都演得辛苦
白百何自〈失戀33天〉後再演同類愛情小品,與彭于晏的一對演來充滿新鮮感,前段歡喜冤家的感覺演來最是討好,更見二人火花四濺,白百何的可愛與彭于晏的陽光形象配搭合襯,是很舒服的一對銀幕情侶。可是,電影在末段突變成韓式大悲劇後,便考起了二人的演技。劇本要求他們在不合理的情況下肆意地哭哭啼啼,彭于晏在醫院樓下崩潰大叫「對不起」的一幕過火得令人失笑,片中要求他經常要控制淚水在眼內不能流出,看他演得也辛苦。至於白百何於後段則突然從可愛爽朗的形象,變成終日愁眉苦臉的病女,把外露的哭泣戲全交給彭于晏,她卻仿似不在狀態般。全片最可觀的是蔣勁夫所演的娘娘腔好兄弟,喜劇場面非常出色,把一個娘娘腔的角色演得非常神似,即使末段也要求他有哭哭啼啼的戲份,效果卻沒有彭于晏般過火。
總的而言,〈分手合約〉真要分成前後兩半部來看。前段描寫的都市男女愛情角力,以一對歡喜冤家的重遇,側看情場上的離離合合,表面是慨嘆愛情滲入功利後的陰暗面,實則卻寫愛情美好的一面、怎樣為符合愛人要求而默默耕耘一段愛情,節奏輕鬆怡人,是中上水平之作。可惜,後段在毫無鋪排下,突然牽涉兩個令人嘩然之轉折,更讓電影於後段胡亂添加愛情感傷。韓國導演在片中加插了大量無關痛癢的悲情場面,務求不擇手段擠出觀眾眼淚,更加前段的好感盡數消除,可謂近期最突兀轉折編排之最。有著這麼一個爛劇本,可真苦了幾位主角,尤其是彭于晏吧?演一個充滿陽光氣息的大男孩,竟然要化成哭哭啼啼的悲情男,看著他一邊控制著自己的眼淚不能流出,又要裝出一個傷心的樣子。最後我為著他的落力演出,強忍竊笑。
Rating:55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