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嘩!」
我已忘了自己觀看《引力邊緣》時,內心甚至口中驚呼了多少次「嘩」。是影像上的震撼、是鏡頭上的震撼、是劇情上的震撼、是節奏上的震撼,總之,觀影本片時,除了震撼,還是震撼,內心不禁驚嘆,一部影史新經典,從此誕生了。單看本片的預告,早已令我對其心生期待,到底在太空漂流怎樣拍得了一部九十分鐘的電影?結果,導演交出了一張超亮麗成績表,九十分鐘非但毫無冷場,更有齊劇情起承轉合,甚至寫出了超感人場面,叫電影不只一味玩影像玩特技,也是一個相當感人的生存故事。導演Alfonso Cuarón上回於《末代浩劫》一場七分鐘長鏡巷戰技驚四座,今回索性十三分鐘太空船意外一鏡直落,看得我目瞪口呆,單是開場這幕懾人影像,已足讓本片堪稱作新一代科幻經典了。
太空人Ryan和Matt在修理太空船時遇上意外,太空船被衛星碎片擊倒,二人更因此而流落太空,於茫茫的太空中漂流。他們與休士頓的地面控制失去聯絡,面對氧氣和隨身燃料逐漸耗盡,在絕望的死亡威脅下,能夠支撐他們走到底的,就只有他們內心那份生存意志...
為不劇透,我都是跟各大宣傳稿一樣,寫這段最簡單的劇情簡介。那場先聲奪人太空船意外,在電影片初十五分鐘便開始了,那麼,餘下的個半小時,劇情能怎樣撐下去?放心吧,在渺茫的太空中,一樣可以危機四伏、一樣可以驚險百出,導演在處理這些危機時,完全計算精準,危機一個接一個,相互之間近乎毫無冷場可言,而每一場驚心意外均完全言之成理,絕非單單製造緊張而設。這個看似不能發展下去的故事,其實極考導演兼編劇Alfonso Cuarón的功夫,難得他在節奏調度和劇情處理上平衡得宜。我最喜歡他設計了一個又一個不經意的伏線,足叫往後的劇情驚喜無限,是《引力邊緣》劇本最具心思的一環。至於角色發展出甚麼意外,當然在此賣個關子,自己去看吧!
此外,《引力邊緣》也不單單是一個科幻的冒險故事,片中的感情戲寫來也相當動人。雖然,全片只有兩位主要演員,但劇情描述他們怎樣面對危機、如何互相扶持、面對恐懼,寫來也仿讓觀眾與之互動,看至中段更出現大量從心而發的感人位,尤其是女主角怎樣從絕望中振作的過程,放諸在一個如斯絕望的背景中,看來令人更見感動。值得一讚是,全片只有兩位主要演員,而兩人的性格竟非常鮮明,成功令觀眾產生共鳴,與他們一起歷劫生死。
我先分享故事的感受,是因為劇本實在給我極大的驚喜,尤其是這個令人望而生畏的絕望故事,寫來仿似天馬行空,卻又言之成理,甚至牽涉了很多觀眾意想不到的物理概念,使這個故事完全合理化,更沒有離經叛道的過火位,自然是一大成功要素。當然,事前期待的影像效果,倒也沒有失望。本片的影像和3D處理,也是劃時代的經典鉅獻,難怪連占士金馬倫也大讚,確實絕無過譽。
若觀眾有看過導演的前作《末代浩劫》,必會對片中一幕行車中的打鬥、以及那場大型巷戰一鏡直落嘆為觀止,完全佩服這位導演的藝高人膽大。今回這部《引力邊緣》玩鏡頭玩得更出神入化,事先張揚的開場十三分鐘太空船意外,一個鏡頭直落真的緊張得我不禁冒汗,這幕長鏡包含了極複雜的構圖,更明顯要演員憑空想像「走位」。同時,劇情亦非只有單單動作場面,鏡頭更不時遠觀近觀描述太空船的狀況,而文戲和動作場面相輔相承,營造出層層遞進的壓迫感。我相信,這一幕長鏡不單是經典之作,更隨時成了後世研讀的對象,精彩得無話可說。當然,Alfonso Cuarón大抵真有鋪「長鏡癮」,本片隨後不同場面都運用上長鏡來敘事,每一幕都並非單單「露兩手」那麼低層次,不同場面的長鏡均營造出一氣呵成之感,令迫力倍增。雖然,你可能會覺得,Alfonso Cuarón此作用上大量CG做背景,再多的長鏡也可用上掩眼法來作充撐,但導演能以此成功敘事,更為調度氣氛增加了極佳效果,倒是功德圓滿了。
在鏡頭以外,《引力邊緣》的視覺效果也懾人奪目。片中近乎所有場面全均在太空發生,層出不窮的意外,往往又引發出不同的影像奇觀。一如去年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,本片對影像的處理非常細緻,每個鏡頭都經過精心雕琢,細緻得連微塵、淚水的特技都清晰描繪,至於演員的「漂浮」動作,甚至太陽光和地球影像的光暗對比,都拍得近乎毫無破綻。也許,這可能是為3D而設,但我相信若以2D觀影,也一樣能感受到這些視覺效果的精心傑作。
因此,有了這些細微的特技,本片的3D效果更能大玩特玩。全片不時都充斥著漂流物體,而這些漂浮物正好為3D作完美演示。整部電影的立體效果拍來非常流暢,完全為劇情所需,景深的超強前後對比,也令畫面產生了極強的空間感,叫觀眾仿跟置身太空的角色作互動。當中幾場大爆炸,碎片襲來的場面更視效凌厲,不禁叫我本能反應地避了一避。坦言,我覺得若稱《引力邊緣》的3D效果為電影史上最佳3D影像,也無過譽吧?
視覺出色之餘,本片的音效也絕不失禮。在絕對寧靜的太空中,有任何些微聲音,都能響徹整個空間,給人深深的震撼,還談在這個充滿絕望的環境?本片無疑成功拍出了這個效果。未知這是否導演的用意,片初和片尾的字幕都刻意用上高八度的聲效,看來想帶領觀眾來回現實與太空的兩個空間,同時也能製造出一定的不安感。至於片初一段角色漸入的戲份,把外太空的對話從遠到近慢慢帶入,為一段序幕營造了極可觀的開章。隨後,片中的幾幕爆炸和動作場面,音色當然清晰細膩,更可觀的是音效不時從角色的主觀角度出發,令觀眾從聲音上能角色歷劫生死,極富現場感。當中,電影不時有物件碰撞的聲音,哪怕是最細微的物件,一樣清澈明亮,教觀眾感受到寧靜空間內,每一個細微聲音所能帶來極大的震撼。當中某幾幕「生存希望」的聲音更帶給觀眾感動之效,成功牽動情緒。我覺得,這是《引力邊緣》的另一成功要素,不單是影像帶給觀眾濃厚的現場感,就連聲效上也明顯下過功夫,絕對抵讚。
演員方面,George Clooney和Sandra Bullock兩位演員撐足全片,完全交足功課,成功帶動了全片氣氛。當中Sandra Bullock有極多獨腳戲,甚至不乏單以眼神演出的超近鏡。在一部看似以特技掛帥的電影中,Sandra Bullock充分演出了一位遭逢意外的太空人,怎樣從希望與絕望中徘徊,末段真情流露的演出賺人熱淚,非常感人,成功獲取全場觀眾的紙巾聲。我相信,要Sandra Bullock於奧斯卡再度提名影后,實無問題。
近乎可以肯定,《引力邊緣》是本年度我最喜歡的電影,也隨時是本年度最佳作品了,同時,本片在影史中相信能佔一重要地位,其拍攝手法和故事的創意界限,相信更能堪稱劃時代的科幻新經典了。Alfonso Cuarón繼《末代浩劫》後再次挑戰長鏡的不可能,首十三分鐘的超震撼一鏡直落,相信能令他在電影界揚名立萬,其後的個多小時,不斷以精細的視覺和音響效果,一次又一次深深地震撼觀眾,教全場觀眾如同與主角一同歷盡生死,效果何其迫真。難得的是,這個貌似極難發展下去的故事,竟然於九十分鐘內調度自如,伏線連環緊扣、高潮位和感動位兼有之,是劇本上的一大驚喜。而且,這個看似天馬行空的故事,Alfonso Cuarón用上了不少物理概念,使之在驚險百出同時,也盡量言之成理,沒有純為緊張而緊張。最後,故事更藉著一個驚險故事,帶出一個談自信和勇氣的冒險故事,精彩得想馬上購票再次入場觀看。
Rating:100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