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世紀的諾言(優先場):打從心底感動的成長歲月

英文片名:Ode to my Father

這部在南韓大破票房紀錄,力壓一眾大製作的電影,想不到本地發行也獨具慧眼,馬上購入且事先張揚老早搞優先場,是近年罕見的做法,果然沒有「走寶」。《半世紀的諾言》描寫一個男人一生的故事,歷盡韓國近年的種種變遷,如何逆境自強,經歷起起跌跌,仍對家人和自己負責,背後只為信守一個「諾言」。有看過《海雲臺》《戇爸的禮物》的觀眾自會知道,導演尹演均炮製催淚煽情確有一手,觀眾不難哭崩眼睛,這些催淚彈卻真對劇情有所幫助。本片縱非一部悲情電影,片中出現多回生離死別的場面均非常感人,乃至末段那個「諾言」相信更令全場觀眾均淚灑當場。本片再次「煽情有理」,導演對節奏、感情及氣氛的調控絕有一手,我相信本片能在南韓大獲好評,那份「共鳴」感必然應記一功。劇本從韓戰寫到今天社會,主角歷盡社會不同變化,以南韓這個背負著悲痛歷史的國家而言,片中所描述的一切無疑能勾起當地人的集體回憶。個人覺得,電影成功在即使離開南韓後,理應能得全球觀眾共鳴,電影沒有加入一些艱深的歷史背景或文化,只要對南韓歷史有基本認識已能投入其中。而且,全片製作更是一絲不苟,片中的大場面極多,連場意外、不同的人生起起跌跌,視覺效果震撼人心。橫跨幾十年的故事竟是全無冷場,每一分每一秒皆牽動觀眾心靈。

 

韓戰時期,德秀於亂局中意外地與父親和妹妹分離,跟母親及弟妹移居南韓,與姑姐同住,堅守「一家之主」的重任。其後,他與朋友達久遠赴德國當礦工,生活艱苦,卻遇上了他的妻子英子。為承家人的重擔,德秀不惜參與越戰,更放棄了人生的一個又一個機會,直至戰亂平定後,國家回復和平穩定,德秀仍沒有忘記當年的一個承諾...

以此題材,再加上導演前作《戇爸的禮物》之「威力」,不難想到本片會叫人哭乾眼淚。若嫌前作的催淚力度過大,本片的催淚彈可說是放得更多,基本上甫開場不久已能叫眼淺者哭至完場。不過,一如《戇》片,這些催淚彈也投放有理,沒有強行要擠觀眾的淚水,而是因應劇情所需來製造感人效果。導演在處理煽情位上沒有不斷安排煽情的場面,反叫觀眾與主角一同經歷這段傳奇人生,節奏控制恰到好處,感染力尤其強烈。哪管觀眾再堅強也好,相信看至結局那「諾言」的真相俱會禁不住落淚。就「煽情」的層面上,我得承認本片確有大放催淚彈之嫌,卻非一貫韓式感傷,是真正能牽動觀眾情感所致。

電影雖然大賣南韓人的近代集體回憶,劇情就著不同典型的大事件和社會現象,俱能融情入景,與劇情互相緊扣,自然在南韓叫好叫座,成功勾起觀眾共鳴,更成功的是,電影即使離開了南韓,也一樣能觸動觀眾。無論是製作上的視野,或是片中的情味,均能帶動觀眾的追看意欲,全情投入,成就了一部各地觀眾也能雅俗共賞之佳作。單看散場後鮮有地掌聲雷動的一刻,便知道本片也深深感動本地觀眾了。
《半世紀的諾言》雖然南韓本土情懷為主線,並以大量近幾十年南韓的大事件及社會現象穿插,慶幸創作人選取素材時能抓著最有代表性的歷史,如韓戰、越戰、經濟起飛等較明顯的背景,再加入主角養家、尋親、戀愛等支節,有如伴著主角一同成長,成功勾起觀眾共鳴。有別於同類電影或以一些當地人才明白的社會現象作主題,本片勝在能讓本土以外的觀眾也能投入其中,是一致勝之道。

至於主角的傳奇一生,看來或真有點像《阿甘正傳》般戲劇性,歷盡了人生的起起跌跌,感覺帶點誇張,劇本卻巧妙地把不同故事背景融入片中,並安排了一個插科打諢的角色,伴隨主角一起成長,令電影看來更有親民的實感。主線描寫主角的一生,而不同的人生關口,拍來亦非常寫實、平易近人,像主角與妻子邂逅、與家人相處的故事,全均窩心動人。此外,整部故事即使只是描述主角的一生,於不同片段中均各有起承轉合,也有不少高潮位,場口之間剪接流暢,不會因牽涉情節過多而散亂,脈絡清晰,緊扣觀眾情緒。最後,看似平淡單一的故事,因兌換一個「諾言」而成了電影的一大高潮位,借以回顧韓國早年的悲慘往事,在場觀眾無不深深感動,為這個故事寫下了一個完美結局。

故事無疑夠感動人心,本片製作水準之高,也是觀眾驚喜所在。正如前文所述,電影的剪接位非常流暢,這方面視覺效果無疑相當悅目,但整部電影其他大場面,則更令人驚喜無窮。坦言,本片的視覺特技當難與大製作堪比,幾幕大場面像片初的逃難、中段的礦場意外、一場越戰的伏擊(爆炸一幕甚有特技水平演示之味道),甚至末段信守「諾言」時的大場面,視覺效果俱毫不失禮,甚至誤以為在看動作特技大片。至於片中的道具與佈景,甚至化妝效果,均從年月變化而有所轉變;一絲不苟的場景設計,更見電影的用心所在。這一切硬件的配套,成功讓電影的可觀性大增。

演員方面,要黃政民和金允珍裝年青可能有點嘔心,但除了年青時代,看著他們一直演到老,也真見他們的演出層次。當中黃政民擔正大旗,要他演主角德秀的傳奇一生,當中有不少感情發揮戲份,到老年時更有極大感情波動。看著他的感情起跌,演出盡皆牽動觀眾情緒,乃至末後兌現諾言的一幕,感情真摰,讓觀眾為之動容。金允珍演這位傳奇男人背後默默扶持的妻子,戲份不多,幾場主要的感情戲同樣發揮十足,帶動強烈之感人力量。至於導演的老拍檔吳達秀在本片演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角色,主要擔當搞笑作用,亦把一個有情有義的角色演得十分搶鏡,笑中有淚。

入場前或誤以為《半世紀的諾言》是一部俗套的催淚片,觀影後自會明白本片於南韓大破票房紀錄,更製造了一個現象,實有其道理。電影借一個男人的傳奇一生,回望近年南韓的社會發展,對當地人來說無疑有共鳴,但本片出色在選材方面,簡單且易於入口,讓南韓以外的觀眾也能投入其中。全片每段情節盡皆互相緊扣,看似是片段形式實則息息相關,不斷有各類高潮位牽引觀眾,計算精準,鋪排至結局的一個感人位,更不難令觀眾淚耍當場。這也得一讚,《半》片的感人位以主角的傳奇一生感染觀眾,縱有煽情地方亦非亂放催淚彈,叫觀眾從心感動。最後,本片的視覺效果也絕不馬虎,幾幕大場面出奇地精彩悅目,老早讓觀眾被情節深深吸引,難以離座了。
Rating:90/ 100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