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D蟻俠(Atmos全景聲版):節奏太快帶點草草收場

英文片名:Ant-man
7月18日 21:30 GV Vivo City Singapore

Marvel以《復仇者聯盟2:奧創紀元》強攻全球票房後,再以全新人物來貫穿Marvel宇宙觀,亦是繼《銀河守護隊》後,續以不算家傳戶曉的角色,並透過輕喜劇方式鋪敘,一洗超級英雄出身必是悲情的形象。入場前已有點興趣知道,到底以「蟻俠」這種角色怎能成為一個「超級英雄」?雖然,劇情對於其超能「戰衣」的解釋似乎未為完善(甚至有點誇張),幸總算還能令觀眾投入其中。即使作為一部Marvel電影,《蟻俠》的動作場面隨時是一眾作品中最少,但過程總算節奏明快,那種不時「變大變小」的動作場面,無疑更是創意十足的設計,再配合以周遭景物「變大變小」來製造強烈的喜劇效果,令本片雖不至預期般精彩,還為觀眾帶來一定驚喜。

 

片尾仍有兩節片段,請觀眾留步。 

 

Scott是個小偷,因其入獄導致家庭破碎,只能與一眾損友終日無所事事。可是,他的才能卻被科學家Hank看上,並邀請他穿上自己所研製的縮小戰衣,化身成「蟻俠」去阻止這項力量落入敵人Darren手中。原來,Darren希望掌握這項技術,化身成軍事武器,此舉將導致世界大亂,而他們更想不到,Darren原來早已成功研究得這項技術...

 


雖然《蟻俠》的動作場面不多,卻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覺驚喜
對於「蟻俠」發揮異能時到底會有甚麼「畫面」出現,相信是本片的最大難題,也是觀眾期待的亮點。的確,就此「變大縮小」的特技場面,電影用上了出色的視覺特技,令這些「變身」過程非常流暢,是電腦特技的成功所在。同時,男主角所控制的螞蟻群,透過不同蟻種力量以輔助自己,當中更用上了不少主觀鏡頭,呈現主角「變小」後的視點,通通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覺效果。片中的動作場面雖然可能是Marvel電影中最少的一部,但重頭戲的打鬥以及受訓場面都設計得頗為精彩,是Marvel一貫化腐朽為神奇之妙筆所在。

 


電影同時設計了不少喜劇場面,讓一眾插科打諢的配角也很突出鮮明
值得一讚是,Marvel自《銀河守護者》後,似乎終發現了英雄電影並沒有一定的規限,而「蟻俠」的「成型」,以及他身邊一干人等的角色性格,亦突破了固有英雄電影的框架,讓這部以文戲為主的電影,拍來也仿像談笑風生,充滿了強烈幽默感。此外,我蠻喜歡角色設定並沒有把其刻意悲劇化,兩段父女情遙遙呼應,甚至不乏感人效果。這一切,均是Marvel的一個新方向、新嘗試,而效果確是令人滿意的。
作為Marvel另一個宇宙觀的首部電影,《蟻俠》處處為《美國隊長3》鋪路,亦暗暗鋪墊了其黨派陣型,同時又一承了角色的風格,偶爾自嘲回《復仇者聯盟》的故事,也是另一個「鋪路」的新嘗試。

 


電影前段的節奏太快,令奸角設定不算深刻,讓末段「變身」後的打鬥來得操之過急
作為一部英雄人物「成型」的電影,又或許本身「蟻俠」的戰衣及其「戰隊」過份科幻誇張,難以輕易令觀眾信服,變相讓劇情花了極長時間去描述其訓練過程、來龍去脈。到最後,其實電影也很難把之完全合理化,這些情節似乎也拖得太長了。
如是者,電影的反派看來便顯得過份單薄。雖然本片的劇情實在非常簡單大路,觀眾打從一開場便早知到善惡分明的角色設定,惟電影安排了過多時間於主角身上,令末段奸角現身顯得相當突兀,仿是純粹為求安排一場動作場面般。劇情花了逾半時間所鋪排的「盜竊」場面,過程亦非如想像般緊湊過癮,反讓前段苦苦經營的佳句帶來反效果之勢。當觀眾一直期待這個奸角有多厲害時,原來其強勢也只不過「僅此而已」,更令末段看來頗有趕急收場之味道,倒真令人失望。

 

 

找來了不算當紅的Paul Radd作主導,演出莊諧並重,似乎也頗有向Chris Pratt借鏡之意。雖然,就此看來他似乎「星味」不強,相信此角將又能為他帶來了當紅的機會?至於電影另一驚喜是Micheal Douglas,雖年紀老邁依然不減型味,每每出場都甚具壓場感,搶鏡度絕不遜於男主角。

 

 

《蟻俠》作為Marvel的全新系列,倒開了一個不俗的頭,以全新風格去展現一個超級英雄的「成型」。有別於其餘超級英雄主張以浩大場面,甚至「滅城之戰」來作噱頭,《蟻俠》以「微型」視點去拍幾場動作場面,甚至把周遭事物「變大變小」,令電影既具應有的刺激感,同時也滿有創意效果。只是,畢竟劇本過份側重於「蟻俠」的成型過程,對其餘角色,尤其是反派的著墨太淺,甚至令末段顯得「為打而打」,不期令觀眾覺得:「咁就完喇?」
Rating:75/ 100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