沽注一擲(優先場):一頭霧水仍很過癮!

沽注一擲

英文片名:The Big Short

有一類電影,對於外行人而言,不懂「遊戲規則」,是你再努力都不會明白他在說甚麼,但你又會覺得很好看,就如去年的《KANO》,坦言對於完全不懂棒球規則的我,看了三小時都完全不明白故事在幹麼,但是那份情調與熱血,竟又令我相當感動;縱全不明白細節,卻又看得很激動,而《沽注一擲》正是這類電影。對於沒有投資經驗的觀眾如小弟般,相信全片80%的細節「玩法」都會一頭霧水,而另外那20%明白的地方,就出於電影那深入淺出的有趣介紹。全片或不致於兩集《華爾街》《華爾街狼人》般充滿戲味,勝在拍來妙趣橫生,即使細節不明所以,大體仍看得相當痛快。電影講述2008年美國經濟崩潰前,幾位洞悉先機的人,如何透過獨到眼光,在一場經濟災難前不單能「止蝕離場」,甚至能大賺一筆的傳奇故事。這是一個相當艱深難明的題材,有趣在曾拍過不少著名喜劇的導演Adam McKay,以一個半紀錄片形式敘事,抽離了那個喋喋不休的「商戰」時空;透過角色獨白,甚至招來毫無關係的名人作比喻,不單用以自嘲帶出喜劇感,也讓部份最重要的「詞彙」都讓觀眾易於明白。即使全片是揭露銀行界背後的黑幕,筆觸卻生動有趣,當中如Ryan Gosling、Steve Carell那嬉笑怒罵、莊諧並重的演出,更讓電影充滿濃厚的幽默感。坦言,「外行人」相信很難明白超過一半的細節,奇在沒有悶場,看得蠻過癮。

 

 

在08年經濟崩潰前幾年,投資經理Micheal發現地產市場非想像般穩重,卻被其餘銀行家嘲笑,當中,只有銀行家Jared聽罷他的言論,決定與一眾大銀行作賭注,並招來基金經理Mark一同策劃這個行動,務求於經濟危機前先賺取一門可觀收入...

電影以一種輕鬆幽默的手法,笑看商界的風雲變色,鋪敘手法確有驚喜
  坦言,小弟對電影的投資概念一知半解,也不敢太仔細去分析這個故事、班門弄斧以獻醜了。雖然對電影的細節一知半解,仍很喜歡故事的表達手法。導演曾拍過美國當地大紅,但小弟完全覺得是「無聊當有趣」的《搶閘男主播》系列,調度喜劇場面相信也頗有信心。面對如斯一個認真且複雜的故事,或許真怕觀眾看得一頭霧水,用上了喜劇手法、不少尖酸刻薄的有趣對白來敘事,先討觀眾歡心。
全片縱有大量喋喋不休的「商戰」計謀,拍來並不艱深難明,不時利用形象化比喻,甚至請來名人作解釋,讓觀眾易於明白片中那最核心的「遊戲規則」,手法深入淺出,同時又充滿喜劇感,從一個門外漢的角度來看,這個手法運用得夠高明。即使全片非每個細節都有比喻,不時也會用上「偽紀錄片」方式,讓主角們抽離片中的世界與觀眾互動,或自白或自嘲,帶出商戰世界背後的種種陰暗面。電影拍來也勝在夠緊湊,再加上種種外人難知的荒謬真相,兩個多小時看來談不上零冷場,最少不會悶得叫人昏昏欲睡。

一個非以「人」出發的故事卻角色眾多,變相令部份角色性格空洞模糊,可有可無
  電影的鋪敘手法確妙,惟劇情卻非外界所言般出色。全片並不如《華爾街狼人》般以「人」出發,反是以「事」出發,透過幾線人物交錯,鋪排出經濟泡沫爆破前所發生的事情。幾線人物彼此之間關聯不大,用上這種「多線性」人物群戲的手法,卻令情節顯得十分混亂。
片中以Micheal「洞悉先機」的背景植入,但此角隨後幾乎與全片主線劇情無關,鋪排起來更覺多此一舉,至於兩位「新手」的賭博遊戲,想顯示這商戰世界下的眾生相、每個抉擇背後的人性掙扎,而Ben那輔助他們的「隱世」的形象,也成全片最立體的一員,可惜有關情節只於中後段才輕輕帶過,甚為浪費。主線是Jared與Mark的情節,拍來交流不足、劇情散亂且跳脫過急,白白浪費了兩位演員的精湛演技。劇本以「事」出發,拍來生動可觀,卻缺乏一個故事應有的人性化角度,又或許,電影先天沒有明確的劇情或主角,所以才得要以一種紀錄片的手法來拍攝,也能順道指桑罵槐。

Ryan Gosling與Steve Carell兩員喜劇感十足的演繹,成功帶動得全片的節奏
  礙於角色缺乏深度與人性化,即使眾員演得再好,甚至星光煜煜,其實也沒有誰特別深刻。一如前文所言,個人最喜歡Ryan Gosling的演出,演一個自信心十足、說話尖酸刻薄、善用利用別人心態的銀行家;雖是一個「正經」的角色,演來卻充滿喜劇感,神態自若爆出句句「金句」,賺取哄堂笑聲。至於Steve Carell與導演屬老拍檔了,今回再演一個帶點神經質的角色,莊諧並重,喜劇感同是不期流露,是片中亮眼的另一員。

 

 

總的而言,看《沽注一擲》前真得有心理準備,除非你是個投資「玩家」,否則再努力去看也會一頭霧水,只明當中20%的「玩法」,絕不出奇。話需如此,我又很喜歡電影的表現手法,以輕鬆幽默的形式敘事,甚至抽離電影;透過很多生動有趣的比喻,形象化那艱深的題旨。即使電影主題難明,效果卻妙趣橫生,連門外漢都會看得過癮投入,甚覺大快人心,鋪敘的手法應記一功。可是,作為一部從「事」非從「人」出發的電影,全片角色眾多卻鋪排混亂,部份角色與多餘的情節,更令電影亂上加亂、角色性格模糊,仿如可有可無。
Rating:75/ 100

 

 
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Facebook Page:
www.facebook.com/jackyheimovie

旅遊專頁「有故事的旅人」Facebook Page:
www.facebook.com/360.days.in.australia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