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英文片名:Concussion
奧斯卡舉行在即,又是各「衝奧」電影上映的時候,但今年各部「衝奧」電影不單在各頒獎禮的前哨戰中失敗而回,連帶口碑與票房俱敗北,這部《震盪真相》便是其中一員了。這是一部格局擺明就是「衝奧」的電影,有Will Smith刻意裝口音的用力演出,亦有充滿社會意味的元素,挑戰大財團、揭露一個陰暗的黑幕,盡是一典型「奧斯卡片」格局。坦言,看畢全片又不如想像中差,畢竟看出創作人用心作過資料搜集,寫出一個細節豐富的劇本來,過程中牽涉到眾多人物與複雜的細節、挑戰重重黑幕的過程,也拍出了一定劇力。只是,全片的情節過於「大路」,起承轉合位盡在意料之內;情節縱然豐富,過多無關痛癢的支節,卻令電影看來好像「東一忽西一忽」,當中有關主角與妻子的一條感情線,完全刪去亦影響不大。
尼日利亞移民到美國的醫師Bennet,某次在一名美式足球員身上,發現他發瘋致死的原因,竟是因他於球場上,長年頭部撞擊而令他患上了慢性創傷性腦病變。他深知這情況對球員影響深遠,決心要將病情告知世人。可是,他的研究結果總以影響整個球壇,令Bennet隨之面對著的,是足聯的重重阻撓,甚至使計令他失去一切...
作為一部「衝奧」片,《震盪真相》於美國評價一般,若作一部「衝奧」片來看,對比其餘強敵,電影的水準實在不敢恭維,但以平常心去看,本片又不如想像中差劣。故事講述一個帶點「膚色」背景的角色,如何突破重重難關,捍衛一宗能影響性命的研究結果。電影橫跨了不同地域、時空、人物,亦看出創作團隊作過詳盡的資料搜集,令整部電影結構看來紮實完整,部份較艱深的理論亦以觀眾易明的形象化來處理。
至於主線離不開談主角不畏強權、毅然挑戰幕後財團,甚至大型司法機關。以卵擊石的過程不難預料,卻揭露了幾乎代表美國體壇界的足聯,背後那不堪的醜惡一面。故事談到主角努力對抗強權,處處受到恐嚇,過程中仍堅持信念,確營造得一定的劇力,亦給不熟悉有關歷史的觀眾認識到事情真相。
男女主角間的一段感情戲,與整部電影格格不入,成了拖拉冗長的敗筆
不過,整部電影也真敗在過份「工整」。全片縱不如外間所言般差劣,確實毫無驚喜可言,到最後花了兩個多小時去鋪敘這件事,原來竟是一個「沒結果」的情節(我明白這是真人真事改篇的緣故),倒真有點洩氣。此外,劇本牽涉的人物過多,到了中段顯得東拉西扯,情節看來更覺鬆散無味,尤其對一眾受害者的鋪排,有如隨心所欲,沒頭沒尾,更讓男主角追查的過程顯得有如處處「巧合」般。
整件案情理應可聚焦在一件「震盪真相」中,又為男主角安排了一段感情線。電影花了漫長時間去鋪敘這段感情線,竟對電影主線完全起了零作用;即使主角因其身份背景所衍生的問題,亦只輕輕帶過,到最後更不了了之,讓故事看來頭重尾輕,愈看愈覺沒趣。
Will Smith一洗固有的「星味」鑽研演技,劇本所限下卻吃力不討好
Will Smith努力演出這角,花過功夫去練習口音,令其角色演來更具實感,亦刻意安排幾場讓他發揮的「對罵」戲。只是,劇本對之描述太平白下,除了他的口音外,對他的記憶都十分模糊,對比其餘一眾「影帝」的對手,未免相形見絀了。
總的而言,《震盪真相》不抱著「衝奧片」的心態去看,觀影時又不如外間所言般差劣,不乏戲味,對於揭露黑幕的社會實況故事中,大部份時間拍來亦夠平實而不煽情,只略嫌末段離不開大美國主義。可是,電影也真來得太工整,變相沒有任何驚喜,在角色與支線太多下,反令中段凌亂冗長,偶覺支離破碎;一條可有可無的感情線更是多此一舉,成了電影的一大敗筆。
Rating:70/ 100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Facebook Page:
www.facebook.com/jackyheimovie
旅遊專頁「有故事的旅人」Facebook Page:
www.facebook.com/360.days.in.austral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