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沿路走了很久很久都沒有遇到一個人,獨個兒在森山中走著,我並不感到害怕,反覺這種仿像全世界只剩我一人的感覺很自在。是日陽光普照,毫不像Jo般傾盤大雨,一路走來道路非常平坦,而且路況清晰,我甚覺比那些一小時來回的路段更易走。走過一個又一個的森林、一座又一座的山丘,眼前景物漸從樹林變成了平原,視野遼闊,有如走在電影《魔戒》內的中土世界般。我揚聲高呼,聽見我的「呀...」聲音在山谷內迴轉近十秒,未幾,竟聽有人給我「呀...」的回應。原來,這裡非只獨我一人。
明顯的道路開始收窄,我翻過河流後,發現已經沒有路。我隱約看見河邊草叢內有些腳印,便小心翼翼沿著它們走,還望這非迷路人士的腳印吧?走著走著,我開始覺得不對路,怎麼...眼前只有怪石嶙峋及高約半個人的雜草?我回頭看看,我從河流一直走來,也沒有甚麼分岔路,理應也沒有走錯呀!我朝那走了近一小時、距離都沒變過的山頂看去,方向肯定沒錯!我決定繼續往上走。攀過一塊大石後,我終於看見下一個路標,距離目的地,又近二百米了。
自這塊大石後,路況開始不太清晰,也許已開始達山腰位置,很多路開始要以爬的形式才能越過。這過程極有挑戰性,加上走了幾個小時也沒看到一個人,我多次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走錯路。我開始計著時間,走了多久還沒看見那「二百米」的標示便回頭重來,幸好,一直走來也沒有走錯。
直至,我站在一塊巨石前。
巨石前有一個標示,箭咀方向正指著那塊大石。或許,那根本稱不上是一塊大石,從上方來看可說是「小懸崖」,它可有近十米高度。我看到石上的踏腳位有一張糖果的包裝紙,是前人留下的垃圾,卻成了我的引路,那大抵方向沒錯吧?既已走了一半,我當然不會回頭走了,向上走(攀)準沒錯的。
在沒有任何攀山器材下,我沿著那些「踏腳位」,逐步逐步攀上巨石,過程比我想像中容易,到了石頂果真有一條明顯的登山徑。一些有心的登山者更畫了一個箭咀,以告知後人沒有走錯。
回頭一看,我不禁呆了。
剛才所走過的路,從上而看竟那麼美麗。遠處青蔥翠綠、近處則見紅土怪石;走過的小山峰在眼前形成了高低起伏的畫面,群山包圍下的山谷,是一個世外桃源,太美的畫面了!
「Awesome, right?」我太投入這幅美景,沒有留意身旁有位胖胖的男人及一位老太太,正坐在石上休息。
「Yes! What an amazing view!」
「It’s so tired!」胖子喘著氣,指指山頂:「I don’t think I can make it.」
「I think it’s almost the top right?」
「I don’t think so.」老太太答:「In distance, it’s half way, but, not the time.」
我也發現,隨著路途變得陡峭,每個「二百米」相隔的距離好像也久了。當然,這大抵是我走得漸累,步伐不禁慢下來。
「Go ahead, young man! Take a try, don’t give up.」老太太說。
我喝下一口水,驚覺自己已飲了將近半瓶水,路程卻沒走了一半。
「I will.」我深呼吸一口氣,繼續上路:「See you!」
「Good luck!」老太太說。
走了兩個小時,才遇上了第一個人,這也令我心情定了點,起碼這裡還是有人走的。離開了這段路後,山路愈走愈陡峭,不乏大量筆直的路徑,只有一堆亂石支撐。我既爬帶走,愈走愈累,但已到了登山路段的最後兩公里,終點在望,咬緊牙關走下去。
我開始看到很多反方向的人下山,對我說:「Almostthere!」,我不禁想,是否太遲出發?不過,誰也不能確實告訴我多久才能登頂,我開始走得意志消沉,在一個山崖邊坐下,看到一位女生也坐在那邊,喘著氣問:「Up or down?」
「Up.」
「Me too.」她喝下一口水,「It’s so tired that I can’t even feel my legs, but it worth.」
愈走愈高,景觀也愈見雄偉,那「大地在我腳下」的感覺也漸體現得來:「Definitely. Everyone said it’s almost there, I do hope so.」
「Those coming back? Haha, same as me, what an encouragement!」
「You are so brave! Hiking here alone.」
「No! I am not, you are! I come with my cousin and aunt, but I don’t think they can make it. My cousin is so fat, haha, difficult for them.」
「I think I’ve met them like an hours earlier.」
「Well, that’s great, at least I know they are safe.」女生略頓:「You are the first person that I’ve ever met today hiking alone! You are backpacker?」
「Sort of. I am a Working Holiday backpacker, actually I worked there.」我指著遠處的建築,倘大的酒店已變成了小小的一點。
「I live there, honestly. I envy you! You can work in such a beautiful place!」
女生來自德國,她畢業後,與整個家族來澳洲,展開兩個月的環澳遊,並在此住上三天,各自找自己喜歡的登山路線來逛。我很難想像,在香港能有一整個家族一同旅遊兩個月。說著說著,我們很自然地決定一起登山。
慶幸遇上了她,登頂的路程非常險要,如沒人一起走,也真有放棄念頭,路程中,我們得不停說話、互相鼓勵以消除倦意。而且,這一段幾乎全無「路」可言,路勢不穩,往往只有幾塊大石頂在一起,就連那些「二百米」都建不來,只在地上用噴漆畫上一些藍色的路標,一不留神便會走錯路。我和她邊走邊聊,大家經常沒留意地上標示,一次又一次迷路了,直至走頭無路才知道要沿路回頭,幸好,每次也不過多走了五至十分鐘的「冤枉路」。如只有一個人走,一定很恐怖了。
由於走了太多錯路,比原定計劃浪費了許多時間,登頂一刻已近下午一時多。單程用了四小時登山,約五時便日落,意即下山時要走快一點了。
花了一整天,辛辛苦苦爬到了山頂,踏上最高點一刻我們皆興奮不已,大家一同狂呼大叫大笑:「We’ve made it!」那種激動與暢快感難以言喻,沒有經歷過那艱辛的過程,怎也不會明白這種興奮。
由於山頂幾乎全無任何阻擋,強風猛烈得根本站立不來,但眼前仿把大地踏在腳板、頂天立地的感覺,翠綠山巒與沒有一片雲彩的藍天,景觀叫人心曠神怡,把先前的疲憊一掃而空。正所謂「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」,這大抵就是登山的樂趣吧?登山的路程會很辛苦,過程甚至會令人氣餒,但沒有經歷過這漫長的過程,也體會不到一睹美景、得來不易的感覺吧?
在山頂找個擋風的位置,喝掉的果汁和三文治後,背包明顯輕了,看看時間已下午兩時多,真要快點趕在日落前下山了。
辛辛苦苦爬到山上,面對此景二十分鐘、吃了頓午餐便得離開,看來有點浪費,還是值得的。這漫長的旅程,也成了很好很好的經驗,我絕不後悔花了這些時間。
正所謂「上山容易落山難」,上山時沿著大石攀爬還不算痛苦,下山時得面對一些鬆脫的石頭,走得太快、一不留神便會跌到。路途上,我看到一對走得氣喘的老夫婦,深知一聲鼓勵有多重要,告訴他們:「Almost there! 15 more minutes!」老太太禮貌地回應:「Thank god, haha!」
想起我們已是最後落山的人,我說:「Be careful, windy up there.」
翻過山頂的樹林後,我們在一大幅斜坡前慢慢小步小步地走,我覺得這地方有點陌生,而且,我們似乎半小時沒看過「二百米」標示了。
「I don’t think we’ve passed here.」我說:「It seems that wrong way again.」
「Oh yeah…」她帶點懷疑地說:「Nevermind, quite a view here. I want to take a picture.」
眼前有兩座仿被齊腰斬開的山,中間有一條很深、斜斜的裂谷,由於其位處較低,在山上根本看不見這景色。錯有錯著,走錯了路卻欣賞得別人看不到的景色。
「Let’s go. Ha! What a journey!」她無奈地說。我們辛辛苦苦走下這斜坡,如今卻要爬回去。
走回樹林以前,我回頭再看眼前景色。想起今天的旅程,可真集合了這幾天以來登高不同的美景與地貌,非常滿足。這些難得的景色,可能以後都很難再見到了。我攀到一塊大石後,打算拍下最後一張照片,總結這幾天的美好回憶:「You go first, catch up with you later.」
「Sure.」她爽快地回應,步進樹林。
拍畢照片後,我滿意地繼續上路,又多用了半小時在此,亦不知要走多遠才能回到登山路,我有點緊張。
走了十多分鐘,我仍不見德國女生的蹤影。
「Hey!」我大叫,我這才醒覺,自己竟沒有問她的名字:「Where are you?」
除了樹葉「沙沙」的聲響,我聽不見任何聲音。
「Hello?」我邊走邊喊,也沒聽見她的回應。
Facebook專頁: www.facebook.com/360.days.in.austral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