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英文片名:Call of Heros
近年跑出了一個林超賢,但陳木勝仍是本地一個願意「實牙實齒」拍大型動作電影的導演。前作《掃毒》頭重尾輕,開段玩得太大,結局大為失望,但把人性推向最極端地步的設定,倒是華語片中鮮有的設計。新作《危城》某程度上延續了這意念,沒有《掃毒》極端的人性困局,反是簡單一個正義抉擇:殺一個大魔頭,卻要犧牲幾百條無辜性命,值得嗎?還未入戲,幾個出人意表的設計先嚇觀眾一驚。沒想到,這竟然是一個功夫武俠的故事,不難看到不少華語,甚至日本俠士電影的風骨,亦不乏西部片的英雄氣慨;在洪金寶的動作指導下,全片硬橋硬馬的真功夫打鬥,拍來緊湊刺激,痛快淋漓,最驚喜在鮮見劉青雲拍武打題材。事先張揚劇組人員刻意搭建一個古城來拍攝,大場面盡見陳木勝最擅長的功架,場面調度仍為觀眾帶來視覺驚喜。動作場面雖佳,故事仍離不開近年陳木勝式處理,過於著重動作打鬥而輕劇情,末段幾乎無止息的「打」,看來確實有點乏味,也突顯不了前段角色的內心糾結。一如《新少林寺》,本片選取了軍閥割據的年代(分別在一個圍少林、一個圍城),即使「睇戲唔好駁故」,要讓功夫撼贏槍炮,似乎仍難以說得通。最後一個「估你唔到」的收筆,是玩味還是虎頭蛇尾,就看你怎樣想了。
軍閥割據年間,少帥曹少璘殘暴不仁,到處殺害無辜百姓,輾轉來到了普城。普城的軍隊到前線作戰,只剩下保主楊克難與幾個人守護普城。曹少璘濫殺無辜被捕,楊克難決定要把他治死,但曹少璘勢力極大,瞬間兵臨城下,更向楊克難下達命令,得在一天之內放人,否則下令屠城。曹少璘之名令普城內百姓人人自危,外患未平先釀內憂,眼見局勢難以平定,能夠幫助楊克難的人,只有路過的遊俠馬鋒...
洪金寶的武術指導功架十足,就連劉青雲也變得「好好打」,霸氣盡現!
入場前,真沒想過這是一部功夫片,甚至可說是一部武俠片。在洪金寶的動作指導下,仍是金牌保證,武打場面乾淨利落,運用盡天然的環境、靈活的武器對打,拍出了多場賞心悅目的對戰場面。無論是狹窄小橋上的激戰,以至末段的酒莊對打,一一是洪金寶招牌的「硬橋硬馬」真功夫,而片中最驚喜的是:鮮見劉青雲耍功夫!他的最強武器是耍鞭,雖然部份場面明顯有電腦特技之助,仍是充滿流麗的動作,是片中的一大驚喜。
全片事先張揚在紹興斥資搭建一個古城拍攝,誠意可加。在陳木勝最擅長的動作調度下,幾幕大場面仍拍出了精彩的視覺效果,就如陳導電影中必定出現的大型爆破,同樣拍出了高潮氣勢。若觀眾為看導演最擅長的動作鏡頭,本片動作場面密度奇高,是近年鮮見的大型功夫武打題材,倒沒有失望。
說起功夫武打,更深入描寫是一場俠骨情義,沒有流於外露的說教或造作,是近年較為簡單直接的俠客故事。劇本亦一承了前作《掃毒》那種糾結的人性抉擇,設計了一個簡而精的背景框框:為了將一個殺人犯繩之於法,卻要犧牲更多條無辜的性命。一眾角色的艱難抉擇刻劃得宜,在今時今日的社會氣氛中,或許更有不少弦外之音的解讀,處境實比《掃毒》來得更形象化,不同的抉擇也令劇情更緊湊。
雖說「睇戲唔好駁故」,但這個年代要用武術戰勝槍炮,總覺有點說不通
電影的前半段雖佳,最後又一如《掃毒》般,落得了傳統「陳木勝電影」的大型動作。中段鋪排了一個危機四伏的設境、一眾角色的恩怨情仇後,全片就無止息地不斷地打,不斷越級「打大佬」,來到重頭戲亦俗套地分成了不同支線,各自挑戰不同「大佬」。動作場面完全沒有止息,末段一味在打,不如前段在動作場面之餘,也滲入了感情抉擇。片初鋪排了幾位角色的性格背景,還有奸角所謂的「遊戲」,到了末段都只能輕輕帶過,感覺真有點像《掃毒》的收結。
出現「陳木勝式大爆炸」絕對是意料之內,惟電影為求營造壓軸高潮的視覺震撼,似乎妄顧情理;動作場面拍得再亮麗,過程卻流於突兀。最大問題是,選取了軍閥割據的時代背景,又配上功夫武打,雖說「睇戲唔好駁故」,情況亦如《新少林寺》一樣,再好的拳腳功夫,大抵也難敵槍炮子彈的科技。如是者,本片竟然就此作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詮釋,到底是玩味還是反高潮,實由觀眾自行定奪了。
又是劉青雲。同期看了他在《驚心破》的「世界級演技」,看回一個「真正的劉青雲」真順眼得多,鮮看他演出武打動作場面,幾場「耍鞭」對打有板有眼,尤其可觀;又是古天樂。印象中,他近年好像較少演反派,還得是這種奸到極點的反派。的確,他的演出較為外露,真演活了那令人恨極的感覺;又是彭于晏。於片中擔演一個見義勇為的浪子,亦負責了不少喜劇情節。雖然,他在片中的發揮難及兩位主角,也演活了一個形神兼備的角色。
總的而言,《危城》還是一部很傳統的「陳木勝電影」,動作連場乃意料中事,在洪金寶的武術指導下,拍出了多場賞心悅目的動作打鬥,就連劉青雲都馬上變成武打好手。故事一承了導演近作的人性困局,只可惜頭重尾輕,末段淪為了冗長的打鬥場面,偶感悶場。繼《新少林寺》後再一次選取這個時代背景,總覺格格不入,要把功夫武術對槍炮子彈,竟得用上如斯收筆,恕我不太能接受了。
Rating:75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