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豹(IMAX 3D):又吹到Marvel史上最好睇?果然有料到!

黑豹

【睇文前留意喇】

早前推出新春優惠反應超熱烈,一星期散貨一箱,現加推一星期,請即把握機會以$100訂購:goo.gl/3EhkQN

 

英文片名:Black Panther

黑豹 (1)

從《鐵甲奇俠》開展一個可能是影史上最瘋狂大膽的計劃後,Marvel不斷的擴展宇宙觀來到今天已經是十週年,在決戰最強敵人來個「無限之戰」前,《黑豹》緊接著《美國隊長3:英雄內戰》的故事橫空降世,甫上映便被譽為「Marvel史上最佳電影」,對於每一部作品都有一樣評價,期望不大,但果然真有驚喜;縱不至於「史上最佳」,也屬三甲位置了。

承接「英雄內戰」,再深入交代Wakanda的世界與「黑豹」T’Challa的故事。架構其實是《鐵甲奇俠》的超級富翁落難故事與《雷神奇俠》的王族豪門恩怨史重新打造,卻還拍得出新意來,最少作為一部在《無限之戰》前的電影,沒有花了過多筆墨於「承先啟後」上;作為一個獨立故事,甚至事前完全沒有看過任何一部Marvel作品也成,單是這份心思已經突破了近年Marvel作品。雖說影圈近年政治化已是不爭事實,但無可否認這個以黑人為背景的Marvel故事,也將這些種族問題、世界大同的觀念滲入電影之內,讓本片的反派增添了幾分寫實味道(經網友分享,原來故事背景1992年為洛杉磯黑人暴動的歷史,文末再作分享)。這一次,沒有跑到外太空,就在地球的一個神秘國度也刻劃了嘆為觀止的世界觀,再以層出不窮的伏線來作首尾呼應、自圓其說,配合最悅目的視覺效果,兩個多小時看得如癡如醉,實為極出色的娛樂猛片。

片尾仍有兩節片段,請觀眾留步。

父親在「英雄內戰」一役前意外身亡,T’Challa臨危受命獲取「黑豹」能力,當上Wakanda國王,以民心一統各個異族。他上位後希望能完成父親遺願,捉拿盜取國家重要資產的小偷Ulysses。在一次追捕行動中,T’Challa發現Ulysses背後還有神秘人Erik指使,而他更擁有Wakanda族人所坐擁的能量。Erik來到Wakanda後,他不單單要挑戰T’Challa的王位,背後更帶有一個沉痛的過去,要向Wakanda進行報復...

原來劇組在呈現這個世界觀上,也參考過不同非洲部落的文化習俗,建構如此完整的視野

個人覺得《黑豹》之所以廣受好評,很大原因是能夠以獨立故事,只用輕輕幾筆跟往作與續作連貫,沒有時時刻刻把Marvel世界觀提著,同時又能獨創自身的世界觀,而且一眾角色都有獨立鮮明的性格,一下子真想起《神奇女俠》所給予觀眾的驚艷。雖然,電影格局看來有點像《鐵甲奇俠》(千萬富豪落難,最後以相類方式反擊),又像《雷神奇俠》式豪門大家族冤孽,看至中段差點以為故事套路會完全一樣,怎料竟又能玩出層出不窮的新花款。

整個故事的世界觀也相當有趣。這一次所建構的世界並非置身於外太空,而是在地球上一個未被發現的神秘國度。不如《雷神奇俠》或《銀河守護隊》飛天遁地,就是一個相對較「貼地」的人類社會,只不過科技比現實世界高出幾倍而已。在呈現這個世界中,劇本在有限時間內刻劃盡社會、生態、科技、文化、外交、價值觀等等,無需太多文戲,卻能把這一切完美展現,而前大半段的鋪排,到了末段都能夠連環緊扣,不斷呼應回前段的伏線,亦不時與「現實世界」相呼應,觀影時真看得全情投入。

是否堪史上最佳Marvel電影見仁見智,但這場飛車堪作最佳之一絕無過譽

在呈現這個世界上,視覺特技也是又一驚喜。一洗近年迪士尼喜歡「全片全幕」的設計,此作縱無IMAX鏡頭,卻只在大場面時以全幕姿態呈現,過場手法極為流暢,對比出現實與Wakanda兩個宇宙不同的景觀。當然,重要動作場面的IMAX全幕,也讓視覺效果來得極為震撼。

導演Ryan Coogler前作《公義終站》《洛奇外傳:王者之後》都不屬於超級大片,今回首次駕馭這類大製作,卻覺功架十足。在迪士尼與Marvel的龐大資金下,視覺特技當然絕不失禮,但其處理動作大場面上也流暢自然,甚至不乏幕幕超乎想像的視覺奇觀。一場賭場混戰分成了兩層的打鬥,當中又要兼顧動作場面與特技效果,鏡頭還不時要兩層之間來回走動,竟然採取一鏡直落方式(上回《洛奇外傳》已夠精彩),落足眼力都不覺有剪接痕跡,已經嘆為觀止;緊接的一場釜山飛車追逐戰,過程緊張刺激,將高科技打鬥與黑豹的異能完美展現,當可堪稱Marvel電影最佳動作場面之一。來到高潮的大型混戰、各人的宿命對決,幾線危機同時進行,且前呼後應一切伏線,也見其控制大場面上的信心。值得一讚是,故事以非洲為背景,配樂上也選用了充滿非洲風情的樂曲來烘托劇情,投入感大增。

導演不單與好拍檔Michael B. Jordan三度合作(也為他帶來了一個超立體反派),同時竟也借這個故事來為黑人及弱勢社群發聲。或說近年的影圈政治化,涉及黑人或種族的故事都能得極高評價,甚至殺入頒獎台上(如《訪.嚇》《月亮喜歡藍》),本片亦不單單是一部以動作掛帥的特技電影,背後甚至將1991-1992年洛杉磯的黑人暴動拉扯其中。世人從沒有重視過黑人,甚至對他們一沉百踩,見識過外頭世界的黑暗無道,讓一個與世無爭的好人也化身成一頭惡魔,背負上族人的無奈宿命。
有說《美國隊長3:英雄內戰》已對現今政府有一定的政治諷刺,這次的著墨就更加深厚,也可說是呼應了導演前作《公義終站》。從種族歧視談至世界大同,再因這些糾結問題,為觀眾帶來了一個最有血有肉的立體反派,令整個故事看來夠人性化,在虛構世界觀之餘,也不忘對現實社會來一記強烈控訴。現實世界種族歧視問題短期內未必能夠改寫,就利用Wakanda王國指桑罵槐,建設一個真正的公義社會、有力於世界佔一席位的烏托邦,這份心思亦讓這個故事來得更可觀,一洗同類電影固有的漫畫化感覺。

Michael B. Jordon演個背負沉重過去的反派,發揮比主角Chadwick Boseman更甚

就在演員的選角上也相當驚喜,除了「咕嚕」Andy Serkis與「哈比人」Martin Freeman再次聚首外,全片幾乎清一色是黑人演員,但這些黑人演員從冒起新星到奧斯卡得獎者,還有「老是常出現」的綠葉都不斷出場,讓一部黑人掛帥的電影都來得很有親切感。最深刻一員莫過於前段提及過的Michael B. Jordon,他的演出甚至比主角Chadwick Boseman來得更細膩。縱為一個反派,沒有為其安排奇怪理由,更令觀眾對之同情,從不可一世、為求復仇滅絕人性的氣焰,到對父親及族群既愧疚又痛恨身世的掙扎,內心戲充滿發揮;即使戲份不多也脫穎而出,從此說起最深刻的反派,將不止Loki一員了。

在我心目中,最佳Marvel電影永遠是《美國隊長3:英雄內戰》,對於外間把《黑豹》捧成史上最佳Marvel電影又有點過譽,但作為獨立的超級英雄起源故事,這算是Marvel十年前《鐵甲奇俠》後最出色的一部了(《美國隊長:復仇者先鋒》、《雷神奇俠》、《蟻俠》等都略帶失望)。故事不單呈現了虛實交錯的全新世界觀,更在電影中擦邊地對現實種族不公來一場控訴,是Marvel電影中較為大膽的一次。有看過導演Ryan Coogler前作《公義車站》不難理解他何以有此視點,但他從小本製作一下子走到超級大製作,場面氣勢磅礡,無論視覺效果與動作場面均超乎想像,駕馭起來信心十足,成了一部雅俗共賞的娛樂鉅片。
Rating:90/ 100

後話:1992年的背景也有其原因?

電影中的一切始於1992年,接觸過世面的Wakanda間諜深感世界不公,黑人族群備受壓榨,Wakanda國王卻坐視不理,繼而引發之後的一切故事。原來,這非「Marvel世界觀」的歷史,而是真正發生過的歷史。

感謝網友告知,翻查資料才知道有這麼一件事。1991年,非裔美國人Rodney涉嫌醉駕被捕,警方因其拒捕而對他使用警棍襲擊,及後即使在傳媒廣泛報導下得到關注,最後四名警員卻被法庭斷定為沒有使用過度暴力逮捕疑犯而被釋放。事件激起了洛杉磯的有色族裔憤怒,紛紛走到街頭抗議,最後更演變成零星暴動。

就在同年同月,一位黑人小女孩在韓國店鋪被誤以為盜竊而與韓國店主有衝突,店主在爭執過程中向小女孩轟了一槍,當場身亡。事件進一步激起黑人的憤怒情緒,繼而群起暴亂;洛杉磯的Korea Town更成了重災區,過千間韓國商店受到破壞,就連洛杉磯警方都無從控制,幾乎陷入無政府狀態,令當地的韓國人紛紛要自攜武器自保家園。最後,事件演變成全國大規模暴動,迫使美國政府要動用國民警衛軍,才能於一年後平息事件,亦即電影中的1992年。

不食人間煙火的Wakanda間諜,在那年看盡了世間陰暗、黑人族裔有多無助,激起了仇恨心理也真情有可原,更別談Erik隨後所遇到的種種現世問題。觀影時,我誤以為眾人突然跑去南韓,是否跟《復仇者聯盟:奧創紀元》的背景有關係,似乎也是一個精心設計,呼應了這件事。

小弟2017的十大最愛電影、十大最失望電影是哪些?又有甚麼深刻的觀影經歷?請即看此!

【最新旅遊文章】Rocky Mountain最痛快的單車呼嘯體驗 @ Lake Minnewanka(明尼萬卡湖), Banff

【最新旅遊文章】驚喜台中遊:忘憂森林怎麼去?再住好玩懷舊酒店!

小弟用五年時間籌備的小說反應熱烈,火速售罄,第二批貨現已到港,歡迎直接下單:goo.gl/J9QdBR

台灣書局兼網上平台亦已上架,可去文中連結購買:goo.gl/xzCymP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
IG請Follow:
#travelerwithmovie

 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