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聞〈惡女花魁〉之大名,當年在「香港國際電影節」欲購票一睹其風采,極速滿座不能買票,加場後依然滿座,也實屬遺憾。眼見此空前盛況,心忖戲院必上正場,誰知機會依然落空。那麼,應該會出影碟吧?誰知只見台版影碟。
終於有機會給我看到這部只聞樓梯響的名作,推翻了我一切的疑惑,證明香港片商眼光獨到,這部電影確實連出影碟的機會都該省下。
〈惡女花魁〉談的是一個賣藝歌妓的故事。清葉自幼被賣到酒家做藝妓,她苦心學習,長大後終於成為藝妓街頭最矚目歌妓。無數男人為求一親香澤,皆願花費大量金錢與她共渡春宵,她卻偏愛一個男人。當她嘗過愛情創傷後,她利用自己專業技能,當上首席藝妓:花魁,此舉更惹來其他藝妓的不滿...
很多人看後本片,都大讚電影的色彩非常奪目,畫面美得令人不覺得自己在看電影。的確,在名攝影師蜷川實花的鏡頭下,這部〈惡女花魁〉的畫面美得可以用作做試機天碟,開場一場對罵戲,背景色彩的強烈對比已令人目瞪口呆,幾場櫻花勝景更是目不暇給,一眾主角華麗的衣裳和妝扮,無疑也是全片的賣點之一。幾場性愛鏡頭拍來大膽,但在充滿美感的鏡頭下,卻不失唯美感覺。電影的鏡頭運用拍來非常唯美,偶爾強烈的色彩反差,也帶起刺激觀眾視覺神經之效。影片的視覺效果之出色實是罕有。蜷川實花居功不少,令觀眾驚嘆也是有其原因的。
這部〈惡女花魁〉,確是一場視覺盛宴,絕無過譽。
可是,請明白,觀眾要看的是電影,並非攝影展。
蜷川實花的鏡頭運用和色彩對比確實很美,問題是,再斑斕的畫面,缺乏劇情支撐,觀眾最終只會感到乏味。當鏡頭不斷唯美,劇情卻推動乏力,畫面再豐富,觀眾卻看得悶了,早就昏昏欲睡。蜷川實花過份沉溺於唯美鏡頭之中,作為一名新導,其技能肯定是水準之下。
故事其實毫不複雜,不外乎是女人勾心鬥角的電影,故事也很老套,只不過拍得比較唯美罷了。可惜,全片卻拍得非常沉悶,高潮起伏全乏。理應製造劇力的對罵和勾心鬥角戲份,拍來竟然悶場連連,每次的人物衝突皆帶不起高潮來;理應追看性高的上位情節,竟然連美國人拍〈藝伎回憶錄〉都刻劃得比〈惡女花魁〉深入,至於是全片中心的感情戲,片面得可有可無,辛辛苦苦鋪排出一段段的錯愛,結局卻變得草草收場,兒戲得令人失笑。而且,全片的節奏極其緩慢,蜷川實花為要遷就美感,拍了過多無謂的鏡頭來,把電影的節奏拖慢得如半世紀長,看DVD幕後花絮的刪剪鏡頭,仿佛原裝版的〈惡女花魁〉會更不堪入目。
至於作為宣傳賣點之一,椎名林檎的配樂,其實「出場」不多,雖知本片玩味甚濃,但其流行配樂放諸在電影之中,恕我不懂欣賞,不但沒有「玩味」,反而格格不入。
女主角土屋安娜由頭帶到尾,可算是電影的亮點,她從無知到柔情,再到強悍的轉變,掌握得非常準確,是〈下妻物語〉和〈NANA: 世上的另一個我〉後又一精彩角色,假如缺乏了此女精湛的演出,本片成績更難以想像。
假如你想看一場視覺盛宴,你看十五分鐘便可關機,因為你已看夠你想看的東西,再看下去只會破壞你的好感。你想看勾心鬥角,想看藝妓背後的故事,你看美國人拍的〈藝伎回憶錄〉,實在更通俗,更耐看。
我終於明白,何以沒有片商購入本片。
台灣版雙碟dvd在kubrick索價$228,附送精美電影劇照和製作手冊,值不值得,見仁見智。
Rating:45/ 100
恕本人膚淺,我不懂欣賞。歡迎讀者分享對本片的心得,賜教賜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