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電影遊


這是在嘉義火車站外的一家戲院,在古舊的小城市中,仍有一間多影院的戲院,最特別是採用人手繪畫的海報,無論在台灣還是香港,都已少見了

早前到了台灣一遊,從墾丁玩至台北,一路上都有留意各戲院設計和上映中的電影,也順道到了該處的戲院逛逛。有時候,香港對比內地的電影,香港影迷無疑很幸福,看到更多類型的電影,但是,每當比較起台灣,則覺得台灣的影迷比較幸福了。


在本地影院很少機會可取得電影商傳品,但在很多亞洲地區,如台灣﹑韓國﹑泰國都有很多單張任取,當中不乏精美製作。就如台灣作賀歲片的〈爆粗band友〉便把宣傳品設計成日曆,很有心思


這是台譯〈天方夜譚〉的〈魔法童話夜〉宣傳單張,印刷和設計都別出心裁,我很喜歡


在電影院的售票大堂外,有大量宣傳品任君選擇

相信很多影迷都會有收集電影宣傳單張的習慣,香港在此層面則比較少,也許是基於市場問題,印太多電影的宣傳單張和postcard,其實並不化算,與其花時間去設計宣傳品,不如花多點時間怎樣去爭取片商播更多場次。可是,在台灣卻差不多每部電影都有相類的宣傳產品,而且印刷也非常精美,就如〈魔法童話夜〉的宣傳品,打開來看有如一張聖誕卡,也像小孩的立體童話故事書,既看得,也能切合電影主題。

 


這是台北電影街的入口,兩幅大型海報已予人一種電影主題街的感覺


且看〈赤壁:決戰天兀〉的宣傳品大型得連兩旁的紅綠燈都用盡,可見當地對電影的支持不弱


兩旁的燈柱都掛上了電影海報,一方為大肆宣傳的〈赤壁:決戰天下〉,另一邊則是近年台灣的經典電影


這是台北最大的威秀影城,一個巨人在影院扶手電梯前,未有戲院先見氣勢


影院的電子顯示屏十分先進,差點就如機場般有「最後召集」XD

在台北的電影街武昌街二段(其實只不過是幾間戲院聚在一起的街道),就感受到台灣電影的宣傳力量。打從街口的〈赤壁:決戰天下〉開始,一整條街都看到大型的電影海報,感覺十分熱鬧,幾家大型戲院聚在一起,相信觀眾多時感覺一定很熱鬧。我亦到過有十七個影院的威秀影城,附近的環境都設計得很有電影的感覺,一大條行人道和商場中,都讓觀眾知道,這裡有一家電影院在內。
在本港寸金尺土的土地中,有一間大型影院已是難事,還要建一些主題的電影城,則難上加難。像這家威秀影城,已成了一個旅遊點,且看看本地最大的grandcinema?附近的配套設施實在差得可憐。


美麗華IMAX設在摩天輪旁,晚上遙遙毫望去,可謂十分壯觀。它如同本地的IMAX一樣,一樣被SAMSUNG作冠名戲院


台灣的戲票很小,只有一個一毫子面積大

我亦到訪了美麗華百樂園的IMAX影城,這間聲稱是全亞洲最大的IMAX影城,建在商場中那摩天輪旁,配合那個IMAX的標誌,也甚具氣勢。影院樓高三層,在IMAX院外還有十多個影院。票房不知是否在裝修,竟與小賣部的電腦系統混在一起使用,沒有指示還差點找不到票房。票房售票設有劃位系統,但是那個劃位系統卻是由職員替你劃位,他只會問你要甚麼位置的座位,然後選了一個後排中間的位置。我不知道這是否IMAX獨有的系統,還是整間影院如是,感覺很怪。
進入影院,果然被其銀幕之大所震懾,氣勢非凡。影院入口是從銀幕底下進場,舉頭望上銀幕,確實有點難度。戲院面積很大,座位超過四百個,座位和行距之間的距離也很充裕,絕對坐得很舒適,沒有香港那IMAX的狹少。座位的顏色全是一片紅紅的,遙遠看下去,感覺很豪華。
電影開場是那藍色的IMAX倒數畫面,印象中比香港那一段長了一點,最後一個有如水珠四射的畫面,在廣大的銀幕下,沒有立體都很3D,我相信,在此欣賞立體電影,一定有另一番體驗,畢竟我覺得比香港的IMAX畫面大接近一倍。之後用IMAX格式播了兩段電影預告,印象中,香港那間IMAX並沒有播電影預告,而是直接播片。

 

我在那兒看〈地球停轉日〉,香港久聞爛味不敢看,到了海外才一賭其真面目。電影還未至於爛,不過平鋪直敘的敘事技巧,令本身已經乏味的電影,更為拖慢了節奏。整部電影其實可以拍得更好看,可惜導演,甚至編劇沒有好好運用題材,拍出了一部娛樂不成,說理未夠的特技片來。當然,那所謂的電腦特技,假得來更出現不多,預告片看到的,已是你看到的全部。如非想一睹這IMAX風采,這電影可以節省至看影碟便算。

 

由於時間關係,沒有機會在台灣看多幾部電影,只是,依然覺得台灣的影迷很幸福,可以看到很多不同類型的電影,上映時間亦往往比香港更快。一些在港乏人問津的電影,在彼邦卻大肆宣傳,如〈追擊者〉和〈黑幫有個荷里活〉,特別是後者,選取在節日檔期中上映,絕對比本港只在淡期在幾間戲院上映更佳。也許本地電影市場較細,很多題材的電影根本沒有機會上映,僅有的戲院都拿去上荷里活大片了,小眾佳作還有誰問津?其實在台灣我很想欣賞聞名已久的〈午夜人肉列車〉,可惜沒有時間,希望本港上映有期。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