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6日 13:40 百老匯電影中心
談起哈薩克電影,也許觀眾只會想起〈哈薩克鄉下佬出城搵著數〉,亦即〈波叔出城〉,當然那套電影只是借哈薩克背景來開玩笑。每年國際電影節過去,總有一兩部電影節選映電影上映正場。剛看了劇力迫人的〈赤色風暴〉後,轉轉口味看一部清淡的哈薩克電影〈大耳無罪〉,〈赤色風暴〉有多人知道本片的上映實在難料,但肯定更少人知道〈大耳無罪〉的上映。不過,看了〈大耳無罪〉後,我又認受這樣的宣傳手法和放映規模,實在是最好不過。
當兵的水手回到自己長大的草原,卻發現那兒剩下的單身女孩已所剩無幾。在相睇過程中,他愛上了少女杜蘋,可是依人卻嫌他的雙耳太大,不願嫁娶。他唯有一邊跟家人過活,一邊想辦法討依人歡心,在大草原上,尋找自己的夢想...
以上確是本片的內容簡介,若看官因著這個有趣的劇情入場,則可要受騙。其實這不過是電影的一部份,這段簡單的劇情其實不足十五分鐘已交代完畢,所謂的故事,只不過替電影所描述的大漠風情作點綴。如觀眾以此入場,相信感到納悶,再次證明,電影節內容的寫手之威力。
即使有了心理準備有場,本片仍是流於平板沉悶。全片的實況紀錄味極濃,男主角的趕羊場面﹑小女孩大唱牧歌﹑老板尋求治羊的療方﹑妻子與遊牧民族的買賣﹑小男孩在草原上的樂子...所有情節皆拍得如紀錄片一樣,與劇情的主線完全無關。若導演有意把電影拍成一部牧羊人的生活紀錄,本片的手法亦過於雜亂無章,缺乏組織,到了中段難免悶場連連,多餘且重覆的情節太多太長,就如小女孩歌唱的情節也許想表達草原生活的自由愉快,惟歌唱情節太多太重覆,卻令人感到煩厭,大大減低了全片的可觀性。
對於男主角的情感和夢想,〈大耳無罪〉確有花了篇幅去交代。他在門外與心儀的女孩談夢想,感覺甚為感人。在這個有如孤島上草原上,我只有那個小小的夢想,和你。全片沒有正面拍攝過女孩的面孔,卻更突出了男主角對她的迷戀。這段情其實描寫得不俗,可惜篇幅太少。其實電影片長一百分鐘,若花多點筆墨去描寫這段情節,哪怕只有三十分鐘的時間,也總好比這段情感淪為了大漠風情畫的點綴。
誠言〈大耳無罪〉的攝影鏡頭是一流的,這一點電影節場刊的簡介可沒有騙你。在一部紀實味強的電影中,〈大耳無罪〉捕捉了草原上的宏觀視野,趕羊的場面拍得震撼,有如置身其中。偶爾一兩場沙龍捲,近距離拍攝而沒有加任何電腦特技,亦拍出了另一種觀眾鮮見的視野,幾場高空的視點拍來也何其壯觀。最深刻的是初見男主角一家的場面,鏡頭先環視草原的壯麗氣魄,除著一陣悅耳的歌聲,植入小女孩出現於銀幕一角,再以營幕作主體,深刻地交代了牧人與草原之間的關係。表現出草原的壯麗氣魄,本片是令人喜出望外的。
儘管〈大耳無罪〉在康城影展中參展過,整體水平不過平平。攝影鏡頭多充分,也彌補不了故事上的焦點不清,在紀錄片和劇情片中找不到落腳點,更令電影顯得身份尷尬。
Rating:65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