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子滅殺令:劇本欠火喉下的不平凡氣氛

4月26日 14:45 數碼港百老匯

因著波蘭斯基本身的風風雨雨,本片總算在鬧哄哄之下以另類話題上映,並順勢勇奪柏林影展銀熊獎。〈影子滅殺令〉的確有著非常濃厚的政治影射意味,假若當作一部商業的政治驚慄片也非常耐看。故事的確平凡簡單,不過在波蘭斯基的導筒下,還是拍出了不同層次的驚慄感覺,簡簡單單的故事,也暗藏著精彩劇力。不過,氣氛背後,劇本還有大量改善空間。

 

傳記作家Ghost被聘替英國凌阿當擔任回憶錄代筆,他被邀請到首相位於外島上的大宅工作,因著一批豐厚薪金,Ghost便答應了這項工作。在外島工作其間,一份熟悉的工作,Ghost竟然發現首相府充滿秘密!他的前代筆無故身亡似乎並非意外,首相對外政策也埋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。Ghost驚覺自己無形做了幫兇,他暗中調查真相,卻愈查愈恐怖,一個政治陰謀更威脅到他性命安全...

 

一個傳記作家偶爾發現一宗政治陰謀,愈查愈令自己墮入恐怖謎陣

〈影子滅殺令〉的故事其實諷刺味極濃,即使觀眾意欲抽離,看至中段都不期投射了某個政治人物身上,藉著一個政治人物的秘聞小題大造﹑加鹽加醋,本身故事已夠趣味,難得波蘭斯基並不旨在拍一段「野史」故事,反而在氣氛營造上加了不少功夫。
基於小說改篇的故事,一所與世隔絕的大宅,本身已夠詭秘,拍成了影像的真實畫面,雖然沒有想像中的困獸鬥格局,過程也來得非常緊湊。昏暗的場景,加上希治閣式驚心配樂,更為一個平凡故事營造了上佳的氣氛。全片的故事其實尚算複雜,幸而透過男主角抽絲剝繭的追查,過程中也充滿著追看性。相比起同期〈女神的報酬〉,查案過程片面簡單,〈影子滅殺令〉的查案過程無疑高班得多。

 

全片過份講求氣氛和劇力營造,卻缺乏了最基本的人物描寫

可惜,全片過份著重於查案過程,變相令人物關係變得非常薄弱。男主角Ghost的角色性格其實能有強烈的探討空間,惟故事不斷使他被線索牽著走,令此角色並無性格可言。同時,他與首相及其妻當中複雜微妙的關係,亦只是輕輕帶過,導致各個角色之間的關係平板而不立體。結局的處理相信是最大爭議,我覺得略嫌粗之過急,更有草草收場之感。影片故事的發展模式是偏向複雜且多支節,惟全片落力營造驚慄氣氛,略為忽略了劇情的結構,很多情節純粹氣氛搭救,卻缺乏深刻交代。到了末段為了安排一個個懸疑位,更令劇情節奏過急,前段精心鋪排的劇情突然變得走馬看花,更略感支離破碎,甚至結局的「解謎」也欠缺了震撼感覺,看後感到有點失望。

 

演員方面,伊雲麥葵格由到帶到尾,演一個落力求真的作家,那份執著和專業演得很入肉,惟劇本編排上的小毛病,令他的角色到了末段轉化太急,難以令人投入。皮雅斯布士南演那個亦正亦邪的英國首相,在嚴肅和談生風生間,展現出角色的內心矛盾,戲份雖少也演得出色。

 

〈影子滅殺令〉是一個平凡的政治驚慄片式故事,只不過是加重懸疑味道,以及結局一個出人意表的真相。波蘭斯基在處理這麼一個故事中,不慍不火的導技突顯了電影的驚慄色彩,也拍出了很可觀的懸疑味道和追看意慾。可惜劇本上的處理未夠火喉,末段略嫌操之過急,劇情走向急轉直下,結局收筆之急更是可圈可點。當然,波蘭斯基拍攝本片時的尷尬背景,相信也可替本片後段的不完美作個解釋,帶一點小遺憾,也可加點同情分吧?
Rating:80/ 100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