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東遊Day 1:青島|青島天主教堂、棧橋

其實我沒有想過何以會用青島作旅行目的地,曾經很想來這個歐陸風情的城市,其實到過歐遊之後興趣又沒太大了。也許,我就是有一個願望很想看櫻花,沒有錢也沒可能去日本,剛好看見這裡有櫻花節,便決定到此一遊了。決定起行的時候,就想一個人去散散心,生命中太混沌太亂了,來一趟帶點出走感覺的行程也是好的。

 

我從來沒有試過坐火車去廣州,一大清早便坐九廣直通車到了廣州的火車站,原來那跟和諧號無關,感覺不是太好,也意料之外地誤點了。離開火車站,一如所料沒有任何指示怎樣轉乘長途巴士去機場,結果兜兜轉轉了廿分鐘,似乎火車站沒有人知道方向何處,時間緊迫只好乘坐的士。一小時的路程盛惠一百四十大元,我還以為可以像北京坐一小時的士都只收四十元。自知運氣不好,再等下去恐怕連飛機都走了。

 

久聞白雲機場之大名,以內地機場而言確實如同本港之機場一樣宏偉,店舖和娛樂肯定不及香港國際機場,但此機場一定好比那個不知所謂的深圳機場。航機上,看了不堪入目的〈花田囍事2010〉,到底入場觀看會是甚麼感受?

 

三小時的航程終於到達了青島,門外便有長途巴士接載到市區,非常方便。天氣很好,大約只有十多度,只是旅遊大巴上沒開空調也沒有窗,焗促的環境不禁令我喉嚨痛,也許是被傳染吧?渡過了極之難頂的四十五分鐘,終於在一條公路旁下車,拿著僅有的簡陋Google map,我很難想像這些工地附近會有一間旅館,加上我們偉大的中國同胞正在動土興建大型建設,竟可把周遭的路改得與地圖完全不一,我真頭痛了。我還誤以為不拿行李喼會比較方便,原來遇著這些尷尬時間,背著重重的行李四處走可真累。向著同一方向走吧!輾轉之間來到了個甚有古典味道的小區,離開了混濁的公路,看到了點滴歐陸情懷,我相信旅館快到了。原來這旅館也是由德國式教堂改建的,廿五元「人仔」一晚,我不能要求甚麼,有個床位,有熱水洗澡就好了。

 


青島天主教堂
  放低行李後已是四時多,看著旅遊書,似乎這個地方跟歐洲一樣,沒有夜市,未到七點就到處都關門,熱心的旅館職員叫我還是在附近隨處逛逛,看看地圖似乎也不錯吧?我所住的地方位置於比較半山的位置,四周甚多支路,一時之間未必搞得清楚自己身在何方,但是不顧地圖而走,隨心看看,反而會有驚喜。第一站到了最近的景點,天主教堂,我旅行時一直都很喜歡看各地的教堂,曾被德國統治過的青島,這座天主教堂也別具特色,門前一個大廣場,是婚紗攝影勝地,映襯著日落時的餘暉,教堂頓成浪漫動人了。

 


青島海邊的棧橋


在岸邊與途人拍照的山寨版賓尼兔
  沿著小路隨心而走,一直感受著的是一種內地難有的悠閒,沒有人車爭路,也沒有令人煩厭的叫賣聲,好好享受這一刻。當然,怎樣亂走也要有個計劃,幸好附近有一座高樓作記認,朝著那方向走,便可到了所謂的特色街道中山路。也許開始入夜吧?我又感受不到此街有何特色可言,就是在同類商店街而言,少了喧鬧,多了幾分寧靜。走到盡頭是青島著名的景點棧橋,通往海中心的一座八角亭。中國幅員廣大,偏偏聞名的海濱城市不多,青島被譽為是中國最美的海濱城市,在這棧橋上欣賞著黃昏的海岸線,哪管怎也不及我們的維多利亞港優美,岸邊特色的建築還是令我陶醉。這裡令我想起印度孟買的Haji Ali Dargah,同一種景點模式,這裡沒有印度的人煙沸騰,也沒有那種悶熱的濕氣,偶爾擺買的小販不會讓你感到煩擾,就是恰好烘托了周遭的環境,很舒服。

 

離開了棧橋,隨心走入了一家餃子店,吃著那些香港怎也吃不到的北方餃子,廿幾元就一大盤,吃得飽飽的離開。始終北方和南方的餃子也不同,北方皮薄的餃子可能不及南方多肉的餃子,但是那種香滑的感覺,配上一碟醋來調味,確實會令人吃上癮的。那年在北京生活的兩個月,餃子就是我其中一種至愛食品,回港後很難再找到,即使上深圳也難以吃到,南北之間的差別,就是在這裡。吃了廿多隻餃子飽飽的離開,沿著中山路走已關剩幾家小吃店,買了一個聞名的綠豆餅吃,其實類似我們的「嫁女餅」,但這個餅新鮮出爐地吃,外皮夠酥脆,綠豆蓉又不會太甜太膩,我告訴自己,一定離開前要多吃一個。

 

回到旅館其實很早,我的房間只有一對從北方來此公幹的情侶,他們長期住在這裡,似乎對來來去去的同房已習以為常,沒有很大興趣與你談話,似乎想找一班如同在華盛頓般可以閒聊一整夜的同房都很難吧?也好,至少不用遇上在洛杉磯那些需要爭執的煩同房。在旅館附設的酒吧坐了一會,計劃明天行程,既然沒事可幹,似乎早睡早起更好。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