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來到三藩市第四日,其實要去的地方都去了。雖然這個城市實在悶了一點,不過這種悠閒的生活態度,我也是有點留戀的。沒有地方好去,一大清早到市內一遊。
Yerba Buena
先到了Yerba Buena,大概是三藩市的convention center,以一幅大草坪來吸引遊客,水池中倒映著對面教堂的倩影,構成了一幅很美麗的圖畫,叫人心動。之後再沿著Market Street走,那大概是類似香港柏麗大道的東西,一條古色古香的商店街﹑購物城,其實也挺浪漫的。
有點像華盛頓國會大廈的City hall,能夠入內參觀又覺莊嚴宏偉
沿著Market Street向直走,到了三藩市的City hall。其外觀與華盛頓的國會大樓沒分別,旁邊的建築物亦如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大道旁的建築物無分別,到過首都,拍了兩張照片便離開。不過City hall內部確是挺壯觀,走在其中也有一種肅然之感。
外型奇特的St Mary’s Catherdal
一解日本菜思鄉病Japantown
感謝友人的pass,我可隨意坐巴士。看似很近的距離,畢竟也坐了十分鐘車,我便到了St Mary’s Catherdal,這是一座教堂,卻有別於一般的教堂設計,摩登時尚的設計盡現了另一種美感,走在其中卻發現狹窄的窗戶設計,竟然也使教堂內部有充足光源,與紐約華盛頓的古老教堂相比,這又是另一種美態。我再走到了Japantown,幾個月沒有逛本港潮特等地,重見日本精品卻令有久違了的感覺。吃了一碗「明昆」遊客毫不飽肚的日本拉麵後便離去。
嬉皮士區
亞斯楚同性戀區
之後再去了嬉皮士區和亞斯楚同性戀區,畢竟那是另一個世界,在這舉世聞名的同性戀區,我看到了愛情的大同世界,兩男在街上公然親熱而毫不避忌,也許只有在這個地區才能公開表現二人間超越俗世的愛情。走著走著突然覺得自己很快不能吃美式地道Pizza,在那兒點了一塊,非常好味,在港即使吃到相信已經改良成非正宗美式口味了。
來到美國後完全愛上了Ben & Jerry
舊金山港碼頭大樓
回到漁人碼頭,買了一杯Ben & Jerry,突然回憶起種種在美國生活的點滴,曾經大家都在分享哪個牌子的雪糕最好味,很快,已經再沒有機會了。之後,我決定回到市中心坐一坐地面的電車。其實我只是純粹一坐,沒有甚麼特別感覺,很快便到了舊金山港碼頭大樓。我覺得我已經在金門橋看過最美的日落,但旅遊書介紹這裡的日落最美,我便來此一遊。 與漁人碼頭相隔不足十分鐘車程,這裡人煙稀疏,沒有漁人碼頭的熱鬧感覺,卻多了幾分憩靜舒適。大樓旁邊有一條類似觀景台的路,長長的伸出海港的中心,我覺得看不到美極的日落,反而回頭看到了三藩市最動人的夜景,遙看Oakland Bay Bridge,是多麼的可愛動人。
Oakland Bay Bridge
途中遇見一位漁夫,跟他閒聊幾句,他好像很自豪有人欣賞他的捕獲,向我展示他的收成品,還把一只蟹掉到海鷗群中,不只半分鐘那只活生生的蟹立即慘被五馬分屍,看得我目瞪口呆,不過那漁夫卻堅稱那只蟹已死。我覺得很殘忍,不過他又覺得很過癮,我只好跟著附和。不過這也是很有趣的,唯獨是個人遊,才會有此心情去跟陌生人閒聊。
最動人的三藩市夜景
第五天巧遇探知館每個月一次的免費參觀,便決定前往。除了紐約之外,我覺得在美國旅遊最頭痛的就是很難找一家「捨得食」的餐廳,我預早落車,走了十五分鐘才找到一家泰國餐館,見價錢尚可便一試。來到美國這麼久,有點懷念炒河。點了個泰式豬肉炒河,誰知份量奇少之餘,豬肉是凍的,菜是未熟的。菜單聲稱有甜品供應,侍應卻說那是個過期的餐牌,他媽的。她知道我從香港來還刻意問我關於香港的事情,基於這一餐實在太難吃,我沒有心情跟侍應說話,就是閒聊幾句便離開。
來到探知館,其實是香港科學館的加大版,我走了半天都走不了一半,真正力學的實驗不好玩,反而是視覺﹑聽覺﹑觸覺的實驗才好玩,可惜我玩不完。我很想玩測謊機的實驗,可惜那個儀器需要二人才能做得到,不能試玩。
晚上約了友人吃美國之旅的最後晚餐,我不知何解會來了一家中國餐館,吃了一個在你和我家樓下的酒家都吃得到的中菜,普通之餘卻索價四百港元一個人,我相信回港後我會覺得北京樓很便宜。再到舊金山港那邊拍夜景便離開。
第六天清早多得友人有車送我到機場,否則我一個人肯定不知如何是好。老早到達機場,習慣了多天的一個人旅遊,孤觸感已不及離開奧蘭多那天差點落淚。辦理機場手續的國際航線比較費時,但試得多了還有甚麼好怕。入閘時的不捨感覺也沒有奧蘭多般強烈--雖然在三藩市前前後後也生活了六天八夜,不過,也終需一別吧!我只是奇怪何以美國先進得不用我辦離境手續便能離開機場過關,我找了一個機場人員來問,他也解釋不來,倒也罷了。
再見了三藩市,再見了美國,有機會我一定會重來的
在航機上空回望金門橋,美國之旅終於完結,回憶始慢慢擁現。四個月前因為豬流感而對美國之旅動搖,更因著一個人到紐約差點跟家人吵大獲,最終也來了。我在韓國的機場獨個兒呆了六個多小時,第一次自己坐飛機便坐十多小時的飛機,一到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又找不到民宿的聯絡人,在機場慌張得要命。初到奧蘭多與同房的互相介紹,夜夜長談,與同屋的明爭暗鬥,那時工作壓力極大,又沒有朋友,每天寂寞無聊獨個兒做飯...如像昨天的事,但一切已成笑話和回憶。第一次自己組織自己負擔自己去一個旅行,出發往華盛頓前才發覺遺失了提款卡,最後雖然一場誤會也嚇得要命,在華盛頓的機場遇上保安事故,又差點上不到飛機...後來認識了幾位好朋友,去旅行﹑去吃喝玩樂,渡過了人生最快樂的時光...最後這十多天畢生難忘的獨個闖遍美國各大城市...我覺得自己已經去過了畢業旅行...回憶片段逐格倒帶,很快飛機已看不到美國陸地...這片生活了一百多天的地方。
這架大韓十一小時的航程竟然沒有私人電視,我覺得有點沒趣。之前的航程如沒事做,我會看下一個地方的旅遊書,現在真的不知看甚麼好。幸而電視播放〈星空奇遇記〉,重新看一次有字幕版,有如看新片一樣。在奧蘭多看完,雖然我完全不明白這電影說甚麼,已覺得很好看,看了有字幕版,更覺精彩。再多看一部韓片,不經不覺很快便到達韓國首爾國際機場。到過了美國各大小型國際機場,重回這些亞洲大機場,看回熟識的亞洲面孔,一下子不習慣。
等了大約一小時便有機回港,第一次坐樓上的座位,畢竟也沒有分別。我座位附近的全是香港團的團友,一下子聽見這麼多廣東話,既親切又陌生。經過時差的煎熬,我餓得要命,要了兩個飛機餐,原來可以的,只要你不怕尷尬。
到達了香港國際機場,那一刻的感覺很難形容,是帶點掛念,又有點不想踏足,滿眼中文字反而覺得很焗促,熟識的道路又沒有了美國機場順著指示牌走來走去的冒險感覺,總之,就是很怪。
拿了行李,離開行李輸送帶,回到了現實,想起種種煩惱,我嚇得想衝回禁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