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1日 16:50 百老匯The One
〈變形金剛:黑月降臨〉強攻全港戲院,票房輕易兩週直迫七千萬,在〈哈利波特:死神的聖物2〉接捧攻佔戲院銀幕前,〈生命樹〉則成為了影迷間口耳轟傳的神級作品。暑期電影所著重的節奏是不用思考,拿著爆谷汽水入戲院消磨兩小時,完美視聽轟炸,那就收貨。假如觀眾看到畢彼特和辛潘兩位大明星,在一部暑假檔的〈生命樹〉擔正,而期望本片怎也有一定的商業原素時,恐怕捱不了一半便離場。〈生命樹〉的世界極宏觀,表面是一個六七十年代美國中產家庭的生活成長史,命題卻發展遼闊至生命的意義,盤古初開的混沌奇觀,更有與上帝之間的質問和懷疑,母題也審視了親情的價值。本片是需要思考的,散場時你的腦袋會充滿著問號,同一時間那些曖昧的留白位又往往令你回憶到成長時期的往事,生命中某些黯然的失落。你可以思考,也真的可以完全不明白,尤其是片初那萬物起源的畫面,壯觀震撼得讓人感動,純粹幕幕視聽的享受。假如閣下被〈變形金剛:黑月降臨〉的一小時城市轟炸得腦袋一片空白,〈生命樹〉的視聽效果確會令你對人生有所得著,散場後更感充實。
Jack與父母同住,並有兩兄弟一起生活。Jack的父親是一名控制慾極強的男人,一直教他弱肉強食的道理,而母親反是溫婉善良,教導Jack謙虛慈愛,時刻感恩的美德。Jack在這個矛盾的家庭下生活,擁有了一個平靜的童年,但兩種價值觀的衝擊,卻使他在成長中感到迷茫。隨後,他經歷了死亡、病痛、苦難,更喪失了一個兄弟,漸使他質問生命的意義。即使長大後的Jack也在爾虞我詐的社會中迷失,尋覓著人生的出路...
誠言〈生命樹〉被人捧到上天,近乎說得是影史上最完美作品之一,我覺得有點過譽。本片的確是佳作,也可堪稱是經典作品,但評價肯定沒有如斯高。本片雖未至於很多「電影節片」般純粹以凌碎的鏡頭,製造一種曲高傲寡扮高深之效,末段那冗長的成長史,確實略帶造作味道。也許坊間的評價實在太好,加上本片的意象色彩極濃,根本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一套見解,在不同的場口位中加點註釋,一時之間人人解讀,就把本片推至神級地步。
故事從萬物虛空聚焦至小男孩長大成人,兩個看似毫無關連的情節卻盡見導演之藝高人膽大
我覺得〈生命樹〉的前半部是比下半部好看得多,雖然下半部正視著小男孩一家的成長,是電影的主菜,我反覺得評論不甚喜歡的宇宙奇觀更是精彩,連帶之後所拍的小生命成長,對應起來更是親切迷人,把人和大自然那微妙的關係,輕輕地牽上了關係。電影的片初交代了Jack一家的悲劇,當觀眾誤以為電影以此開始故事時,導演卻冷不防來一著拍攝大地盤古初開的景象,萬物皆空,經歷了宇宙大爆炸,形成了地球,繁殖了細胞,孕育了生命,從海洋的浮游生物至地上的恐龍,再發展至胚胎,以游出了海底的房間,暗喻並交代了生命的誕生。很多觀眾對這防不勝防的奇幻影像嚇呆,不知就裡有人早已離場。
事前有了心理準備,我反覺得這一段藝高人膽大,震撼奇觀配合時而溫柔、時而激昂的配樂,純粹單憑懾人影像拍出了生命演化的動人樂章,過程簡潔有力,幾組奇幻的鏡頭鋪排了生命的演化過程,既有單純的進化過程,亦帶出了弱肉強食的悲歌,鏡頭幻化至一個小孩游出了海底的房間,一個新生命從此誕生。一個生命的誕生,導演所看到的境界是超凡入聖,是億萬年來大自然的演化過程,夢囈般與上帝對話,配合這些科學性的畫面,感覺並不矛盾,反而拍出了很神聖的感覺,呼應著人與整個宇宙的關係,把科學和宗教兩個矛盾的意念合而為一,效果卻震撼得令人精神為之一振。
拍完了生命在宇宙間的孕育過程,鏡頭又聚焦回那個美國小家庭中,這一段新生命予人的轉變,感覺也是極佳,效果甚為感動。小生命的出生,父親那寬厚的手掌呵護著嬰兒那小小的腳掌,是一個很好的對比,也是很溫馨的一幕,那正是海報上的大特寫。哪管隨後父親的形象是嚴肅得近乎令人反感,新生命誕生的一刻,他也曾經欣喜過。其後,嬰兒慢慢長大,芽芽學語,走出了人生的第一步,母親教他看圖和寫字,因著弟弟的出現,作為哥哥的,感到了嫉妒,初次發現了人類的劣根本性,母親仍然耐心教導,教他做人要時刻懂得感恩的道理...
我相信假如觀眾沒有被片初的景像嚇怕離場,也沒有睡著,這一段確實令人憶起了小時候被封印了、被遺忘了的記憶。當每個人經歷了反叛期、獨立期,甚至與父母鬧翻,每個人的童年都總有一段與父母最溫馨的片段,可能,我們長大後忘記了,但這些記憶仍然殘留在每個人的腦海中,〈生命樹〉這些凌碎的片段(畫面),相信勾起了不少人的記憶,窩心滿載。看完了那震撼而激昂的生命演變史,回歸了人性的真善美,那段每個人生命中最簡單最美好最呵護備至的回憶,簡單細膩的筆觸,即使沒有一個明確的故事線,〈生命樹〉拍出來的感覺,實在令人愛不釋手。
當本片從虛無縹緲漸漸形成一個故事結構,風格反而略嫌失望
看至這一節我甚至覺得本片當可堪稱全年最佳電影,是一部無可懈擊的作品,可惜,往後的情節卻甚為失望。〈生命樹〉的故事發展下去,變得與普通的家庭倫理片無異,敘述每個人成長過程的必經階段,震撼性不斷減弱,甚至覺得平平無奇,偶爾還真的有點造作。
劇情的設定可能不少觀眾皆有共鳴,在成長的過程中,父親擔當的角色是嚴父,卻因著工作關係,在成長過程中,他的面孔往往較為淡化,少年與母親之間的關係較強。在本片中,父母對人生價值觀的矛盾,對少年的成長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衝擊,令他的人生變得抽離、茫然。導演兼編劇Terrence Malick的風格偏向簡約、曖昧,對一切的喻意並不明言,變相在一個劇力不強的故事中,令人漸漸脫離了故事的主線。
其實,這種風格我是欣賞的,對於很多煽情的情節,如死亡,如分離,如傷痛等等都淡化了,但是觀眾又不會看不明白;對於與父親的衝突,那些「要成功不能當好人」的道理,也沒有老土地如同肥皂劇般安排一次人生突變,讓少年明白這些道理,一切都是淡化了,可是,這些淡化的情節在一個似有還無的故事中,明顯拖得太長,再有詩情畫意的畫面,如泣如訴的配樂和獨白,再多的哲學思維,一下子都變得多餘了。我覺得導演把那些充滿哲學意味的符號放進萬物的演變、成長的過程中,效果是出色的,可是當成長的過程漸漸收結成一個較有紋理的故事,那些成長時期的反叛,以及對生命的迷茫,片初虛無縹緲的節奏並不能套進這個故事中,變得如同不少網友所言,末段略嫌顯得造作了。
本片演得最出色的,是幾位小演員那毫不造作、自然流露的演出
我覺得全片演得最好的,不是兩位無緣無故被觀眾聲稱「騙」了入場的畢彼特或辛潘,雖然兩者演得也不俗,尤其是後者印象中沒有對白,也演活了那種與社會疏離的感覺,演得最好無疑是幾位小演員。無論是演Jack小童時的演員,還是少年時的小演員,在沒有清晰故事的情況下,掌握何其準確,每個動作和表情皆真情流露,那些倔強的眼神是是令人難忘。至於那位演繹小童時期的小演員,我不知道那是他年紀輕輕便有極強表演慾,還是導演捕捉的技巧極佳,幾分鐘的戲份,演盡了無知的可愛,也有嫉妒時的憤怒,是一個很可愛的小演員。
總的而言,就個人觀感,〈生命樹〉肯定不如影評般超凡出眾,但肯定誠是一部出色佳作。故事那多角度對生命的思考,對成長的反省,與父母甚至大自然之間的關係,在暑期連番視聽大片轟炸下,找一天帶腦袋入場,相信會對你的生命有所得著,即使沒有,看罷全片,只要你用心觀畢,完場時感覺也理應覺得充實。也許,觀眾完全不明白本片在幹麼,畫面上的震撼,高超的攝影技巧(多回陽光滲在樹木之間若隱若現,是再千金打造的電腦特技也拍不出來的動人),還有貫徹全片的動人樂章,純粹視聽享受也值回原價。也許,在一間隔音差的戲院,你會聽到鄰院播放〈變形金剛:黑月降臨〉天崩地裂的音響效果,但是觀眾欣賞本片描述生命起源的幾回視聽效果,也絕不遜於鄰院那千金大製作。
做足心理準備,找個下午去看看本片,是一回不俗的體驗。
Rating:85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