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亞洲電影節2012:不能愛

11月17日 21:50 百老匯電影中心

 

一個男同性戀者跟一個女同性戀者同住一室,最後擦出愛火花,會發展出一個甚麼故事?從這麼一個有趣設想,勾劃出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,探討同性戀在生活和社會上的種種議題,本土獨立電影〈不能愛〉拍出的,就是一部很窩心的小品製作。本片在劇本上構想獨特前衛,同性戀在片中只作議事的輔助,主線一男一女兜兜轉轉的感情線才是最動人一章,成功拍出了充滿本土氣息的清新小品。作為一部獨立製作,〈不能愛〉的配樂和攝影絕不馬虎,完全拍得住商業製作,並成功烘托出一個窩心的愛情故事。

 

鄭漢威是一個男同性戀者,而田麗娜則是一個女同性戀者。二人從小便相識,某天重遇剛巧碰上大家都要找屋租,便決定二人同租一屋,過著同居生活。二人各自均有自己的同志伴侶,也一直當作對方是自己的好兄弟、好姊妹。有一日,鄭漢威為供首期,突然閃婚,並找副職攝影師田麗娜幫他拍婚紗照,在拍攝途中,田麗娜才知道自己不知不覺間已愛上了鄭漢威...

〈不能愛〉的這個題材,在同性戀的故事中確實比較罕見,因此看來也處處充滿驚喜。入場前,我誤以為本片是一個同性戀故事,沒想到片中一對男女漸漸擦出愛火花的異性戀,才是電影的主線。其實打從片初開始,看到這對關係帶點曖昧的男女,已深知他們早已暗生情愫,而電影花了整部電影描寫他們兜兜轉轉的愛情角力,也絲毫不覺冗長,反而二人微妙的感情變化,看來更覺清新可人。我很喜歡劇本在鋪排這段關係上所花的心思,從不同的微小事情上,層層遞進地去鋪排出一段感情角力,看來舒服自然,把二人微妙的感情變化描繪得很有味道。電影到了中段一場意想不到的「抽離」情節,把整個故事突然轉向至另一個層次,從此去襯托出二人的感情在對方心中有多重要,已是一個相當出色的設計。

本片借這麼一個故事,設想了同性戀者會遇到的不同問題,就如結婚後下一代所面對的認同感,又或是同性戀者能否「中途變直」等等問題。故事在這些敏感議題上並無太強的批 叛力度,以中性立場去替不同情境設想一些結局,事實是否這樣無人得悉,至少劇本在取態上的立場讓觀眾看得很舒服可喜。值得一提是,〈不能愛〉在探討多個同性戀的嚴肅議題上,均偶爾穿插著一些適可而止,符合同性戀者身份的笑位,讓電影節奏在輕鬆明快之餘,又不會過份輕佻,在劇本上應該一功。

〈不能愛〉的劇本和導技相當出色,連帶片中的攝影和配樂都一絲不苛。片中的配樂全部均貼近劇情發展,完全烘托起劇情發展,在一部獨立製作電影中,有著如此多元化的配樂,已令我相當驚喜。同時,本片的攝影美學相當動人,可能局部畫面確有賣弄之嫌,但是全片在調光和鏡頭運用上的確運用得很美,完全符合上片中一段愛情線曖昧朦朧的淡淡哀愁。

從電影放映後的導演對話環節,得悉片中的一眾演員多是朋友仗義幫忙,沒有甚麼演出經驗,但各人的演出均相當出色和自然。兩位女主角在演出田麗娜一角時,要演活那種大情大聖的性格,也有著內歛的單戀情懷。在電影中,這個角色的情緒波動極大,二人演出時均能投入其中,仿如真情流露。至於兩位男主角除了演出大膽的同性戀纏綿鏡頭時全情投入外,二人在演繹一個同性戀角色時,一舉手一投足都把角色的神態捕捉得很神似,難怪演員在事後都表示,曾經被誤會作同性戀者。

總的而言,〈不能愛〉是一部相當出色和驚喜的獨立製作,把兩個同性戀者「不能愛」的故事,以一個比較特別的鋪排方式,拍出了一部相當窩心的清新小品來。本片的故事尤其創新,但全片的軟件也絕不馬虎,攝影和配樂的可觀性,令本片根本不像一部獨立製作。一眾演出經驗不多的演員能夠全情投入角色,更讓電影的可觀性大大提高。〈不能愛〉將一個仿佛沒有可能發生的愛情故事,寫成了一段令人感動的窩心戀曲,也許當一段愛情來臨時,真的沒有甚麼不能愛,同性異性戀,也不重要了。
本片將在百老匯電影中心作特別放映,值得支持。
Rating:4/ 5

 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