挑情殺局:略勝原作,僅此而已

3月22日 20:00 百老匯電影中心

〈情殺局中局〉並不算是一部佳作,有著一個堪玩味的故事,卻不懂自圓其說,結果令電影變得虎頭蛇尾,我亦難解何以荷里活要把之翻拍。Brian DePalma近年的電影水準參差,本片在美國更是劣評如潮,坦言本片未必能稱上佳作,我卻覺得至少更勝原作。未知〈挑情殺局〉是否要盡量跟足原作,就連原作中一些極不合理的情節,都照板煮碗搬到新作中,這一點確是不足之處,惟本片劇本也嘗試在原作的犯駁中,於結局時增添新的情節,務求盡量把原作的不足合理化。這處理令電影於結局一刻,雖然仍漏動處處,卻至少不及原作般牽強無稽。此外,本片更勝原作之處,則在於電影控制氣氛非常精妙,尤其是語出驚人的配樂更成功烘托氣氛,緊扣觀眾心靈,而兩位主角的演出,亦令電影在驚慄懸疑之外,增添了不少異色原素。雖然劇本驚喜不多,質素亦談不上佳,至少能夠在敘事上有所突破,更勝前作。

 

警告:下文可能含有重要劇情,請讀者留意。

 

Christine是一家手提電話公司的高層,與得力夥計Isabelle合作無間。一次,Isabelle的意念被Christine盜用圖上位,Isabelle視Christine情同手足,即使懷恨在心仍不作聲。可是,位高權重的Christine咄咄逼人,逐漸控制Isabelle的私人生活,甚至一次又一次出言侮辱,務求把這個職業上的威脅消除。終於,Isabelle忍無可忍,決定展開一場復仇大計...

也許看過〈情殺局中局〉,本片前段的驚喜確實不強,故事大同小異,亦沒有原作由一場「辦公室鬥爭」突變懸疑故事的震撼。不過,本片在前作的基礎上,也確有不少改動令電影變得更可觀。原作〈情殺局中局〉中段開始主力營造懸疑感,卻忽略了劇情發展,來到這部翻拍的〈挑情殺局〉,則對兩位女主角的關係多花筆墨,把女性之間的妒火和矛盾寫得更深入,令末段的懸疑殺局變得更具投入感。
劇本更勝原作,則在於電影增加了部份角色,令整個案情來得更有說服力。雖然總觀全片也是犯駁連連,起碼結局的處理不會流於過度誇張牽強,即使案情主線與原作相同,局部改編的情節也使案情較為合理化。至於最後一個鏡頭的處理,印象中也跟原作相異,有沒有畫蛇添足則見仁見智,我卻覺得這手法令案情增添更強的懸疑色彩。

 


翻拍的〈挑情殺局〉加入不少異色原素,曖昧氛圍叫電影更添追看性
在劇情以外,〈挑情殺局〉最精彩的部份,則是電影對氣氛的調控。全片善用環境的光源,還有那些語出驚人的配樂,均成功帶動著電影的氣氛,令全片來得更緊湊迫人,甚至能令觀眾忘記劇情的不合邏輯,凝聚劇力。片中無論是爾虞我詐,乃至末段的殺局糾紛,在迷離的攝影下,皆帶動了濃烈的懸疑色彩。即使我看過原作,也被這氛圍感染,導致追看性極強。另外,在印象中,原作〈情殺局中局〉並無此異色味道,此作於描寫兩女的攻心計上,確如片名所言,加入了不少「挑情」和色誘的情節,令電影的異色濃厚。也許此作的兩位女角較原作年輕,演繹性感場面時亦較不留手,使全片的視覺甜頭大大加強,展現那錯綜複雜的情色殺局時,信服力也有所遞增。

 


即使結局略作改動,但是仍未能就整件案情作圓滿解釋
不過,〈挑情殺局〉翻拍更勝原作,卻只限於觀影感覺較佳,歸根究底,只是電影的氣氛和結局些微改動引領,說到底也誠非佳作。正如文初所述,我不太明白〈情殺局中局〉被翻拍的原因,通常,一部電影被翻拍,理應是原作非常出色,才能吸引荷里活翻拍。像〈情殺局中局〉的原作已「甩甩漏漏」,極不合邏輯,本片若作翻拍,理應對不合理情節有所改動,而非照板煮碗,把不合理的情節繼續延伸。沒錯,電影的結局略作改動,確能令案情較合理化,但總觀整件事情仍是不合邏輯,一樣與原作一樣,要依賴極多的巧合才能成事。害人者與被害者的設局,同樣無頭無腦,令人失笑。兇手設局入獄擾亂視線,這個原作最大的問題,本片縱把之盡力刪減,情節仍是極不合邏輯。當中兇手的下屬如入無人之境的跟蹤,也難以把故事說得通,甚至令整段案情變得更無稽。結局的處理略作改動,確比原作來得更有味道,惟最後一刻,煞有介事後竟突然完結,也完全叫人措手不及,浪費了苦苦鋪排的伏筆。
我覺得,若找來一部中下水平的電影來翻拍,理應拿原作的優勝之處,如把辦公室政治捲入情殺佈局的框架作保留,至於案情方面再多加改動,不難成為別樹一格的精彩改篇作(就如美國版〈龍紋身的女孩〉翻拍跟原作一樣,但於情節上略加改動,使之更勝原作),以〈挑情殺局〉之改動,實在浪費了一個充滿進步空間的故事。

 


Rachel McAdams在片中雖然沒有裸露,但仍不乏性感演出,是其一大突破
演員方面,Rachel McAdams和Noomi Rapace戲份均勻,水準亦不俗,最特別的是兩位演員均顛覆了其固有的形象,作一創新的演出。常有甜妞兒感覺的Rachel McAdams在片中不乏性感場面,已是破格一環。今回要演一個蛇蠍美人角色,與固有形象相距甚遠,但仍演活了令人討厭的刻薄形象。至於自瑞典版〈龍紋身的女孩〉走紅的Noomi Rapace,角色深入民心,往後的作品均帶點強悍型格的形象,今回要她在初段演一個單純的職場新秀,絕對看不慣,乃至末段突變偏鋒的復仇美女,才是其一貫戲路。兩位女角全情投入的演出,令這些辦公室惡鬥更具吸引力,在片中較多大膽和性感場面,也是原作中缺乏,致使電影的異色原素大增,也更為可觀。
個人認為,兩位演員若把角色轉換,就是其個人的形象,以此性格逆轉,也有著新鮮感,角色有所突破,是為驚喜一環。我卻想,未知是否Rachel McAdams不願裸露,因此有此安排,定抑或是導演有心於演員上尋求突破所致?

 

總的而言,〈挑情殺局〉確實比原作〈情殺局中局〉好看,結局略作改動的小聰明,力求讓故事更具說服力,而電影中的用鏡及配樂編排,也讓電影一步一驚心,營造了相當出色的驚慄氣氛,把原作理所當然的鋪排增添可觀性。可惜,〈挑情殺局〉沒有就原作的犯駁作出修改,照板煮碗把它搬到新作中,在原作的基礎下,更讓觀眾容易找中片中的犯駁連連,漏動處處。我不明白何以創作人沒有力把電影導回正軌,極其量只替原作加入大量異色原素,令電影更添睇頭,可是,劇情上的不堪實叫人搖頭嘆息,片末不明所以地突然收結,更叫觀眾無所適從。曾是大導演的Brian DePalma自〈職業特工隊〉般仿佛每部作品的票房口碑均插水,今回更明顯選錯素材來翻拍,未來路向如何,實在祝君好運。
Rating:75/ 100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