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9日 20:05 百老匯The One
彭氏兄弟曾是本土電影多產的一員,隨著水準每況愈下,近年產量亦逐漸減少。當中較具口碑的「偵探」系列於上回〈B+偵探〉留伏線留得甚明顯,這部前名為〈A+偵探〉的〈同謀〉也應運而生。其實,〈B+偵探〉成績已比首集〈C+偵探〉遜色,沒想到這部最終章更是狗尾續貂之作。〈同謀〉表面是替整個「偵探」系列作結,但全片的故事相當堆砌,純粹為拍而拍,結局一記自圓其說更處理得非常俗套,仿為內地市場獻媚而設。雖然,〈同謀〉依然不乏彭氏在影像上的強烈風格,惟多場賣弄視覺效果的動作場面,其實拍得相當刻意,與劇情之間的連貫性不強。我覺得,〈同謀〉的最大賣點,是「偵探」系列新成員張家輝的加入,其濃厚的喜劇演出,實在久違了。
承上集劇情,陳探繼續調查其父母被殺之陰謀。他在調查途中,驚覺家中的暗格物品被盜,懷疑其與案情有關。輾轉之間,陳探隨線索來到馬來西亞,並邀當地的偵探風喜調查。他們卻發現,原來陳探父母之死,人物牽涉眾多,有關人物甚至一個個消失。神秘兇手為求掩飾秘密,亦開始向陳探和風喜二人步步進迫、進行恐嚇,在真相大白前,陳探竟也成為嫌疑犯之一,備受當地警方追捕...
片中所謂的「線索」竟是不斷的「轉介」再「轉介」,觀眾還未入戲前,竟先要記下一大堆無謂的人名
首兩集的「偵探」系列均以一個懸疑故事背景作主導,再從副線去鋪排主角陳探尋找父母身亡的真相,來到這部最終章〈同謀〉,故事卻選取了陳探得悉父母被殺後,尋找幕後真相來作主線。電影開場並沒費多餘的口水,馬上入題,觀眾如對首兩集故事印象不深,隨時難以入戲。
可是,〈同謀〉的入題即使節奏再快,但故事本身卻難叫人投入。這部〈同謀〉看似懸疑性十足,但畢竟主角父母被殺的真相懸疑性不強,而創作人鋪排這個故事上,亦沒有替劇情作出曲折離奇的鋪排,甫開場只管不斷把線索轉來轉去,主角也跟隨著這些「線索」,不斷被轉介到不同人物身上。這些近乎以對白鋪排出來的線索,已叫人看得納悶不耐煩,完全失卻了一個偵探故事最基本需具備的懸疑色彩,更要命的是這些不斷轉介的一干人等,卻未必對往後劇情有所幫助,難免看得不是味兒。
電影到了中段,安排了另一位偵探的出場,從中又仿似想搞出甚麼「局中局」的懸念。看罷全片後,只覺得這位與陳探一直拍檔的鄭風喜,除了出場插科打諢,作出喜劇和動作場面的演出外,這位角色著實也是可有可無,令劇情變得堆砌而散亂。哪管〈同謀〉的劇情再故弄玄虛,其實追看性也甚低,到了結局真相大白後,整件案情說穿了原來非常簡單,那個結局的收筆更是非常俗套,完全仿為討好內地市場而設。我不禁懷念,當年〈C+偵探〉的結局雖然帶點 「你講曬啦」的誇張收結,但是那一刻帶動的驚喜,確是很難忘的。
彭氏兄弟的電影一直以影像先行,敘事手法永遠其次。像 〈同謀〉般的故事已先天不足,影像仿佛成了電影的主導。〈同謀〉雖然有大量的動作場面,縱使電影的影像凌厲奪目,惟多場動作場面完全為拍而拍,緊湊和實感均遠遜於首兩集的偵探系列。也許劇本本身已沒有很強烈的故事性,電影到了中段便不斷加插一幕幕的動作場面去貫穿全片,這些動作場面近乎全皆離不開兩位男主角被一些流氓的追逐打鬥,一次又一次「警告」他們別追查下去。如是者,一幕幕的伏擊和追逐,初看時還有戲味,最後卻愈看愈沒趣。當劇情愈玩愈誇張,甚至無厘頭安排一些大爆炸跳樓的場面,影像上亦沒有太強的驚喜,反而讓我看得搖頭嘆息。至於結局的重頭戲,也因為安排上過於巧合,失卻了高潮場面應有的氣勢。因此,這部〈同謀〉無論在故事和影像上,均是彭氏(彭順)一回失手的示範。
張家輝和郭富城這對組合比較新鮮,但在一個平庸劇本下,張家輝的演出無疑是一亮點
說到動作場面,我覺得最好看的是張家輝那莊諧並重的打鬥。他今回在片中沒有〈大追捕〉那種實感式動作場面,反而是帶點喜劇手法去耍詠春功夫。當然,他在片中的打鬥並無幾部〈葉問〉那些詠春場面精彩,惟張家輝那喜劇感濃厚的動作場面,完全充滿著昔日他在王晶電影中的詼諧演出,竟是全片的最大亮點。我覺得,張家輝在片中的演出,完全力壓系列的主角郭富城,為一部平庸的驚慄片畫龍點睛。也許張家輝近年演得太多太沉重、挑戰演技的電影,演這類帶點喜劇色彩,卻又不流於當年過火的喜劇感,並成功在電影作平衡作用,演一個有情有義,又充滿幽默感的角色。雖然未必能有演技突破,卻惹人討好。至於郭富城三度演回這個角色,在對手張家輝過於精彩的表演,以及劇本先天沒有甚麼發揮空間下,全片他的演出仿佛心不在焉,與首集能得演技獎提名的演出,實在差天共地。
彭氏兄弟曾是推動本土電影的重要一員,拍出了多部極具本土特色的驚慄電影,只可惜二人創意銳減,更要北望神舟,把這個本是口碑不俗的系列愈拍愈爛。當〈B+偵探〉已水準欠佳時,還要硬拖一部〈同謀〉去替整個故事「埋尾」,只可惜這部最終章毫不緊湊、故事亦全不曲折離奇。即使創作人扭盡六寅去故弄玄虛,也彌補不了劇情的空洞無物,最終,全片要依賴大量無關痛癢的動作場面去製造視覺甜頭,更要命的是,緝兇過程竟要使用不斷「轉介」的招數去拖延劇情,令前段搞了大半天仍未入戲。全片最驚喜的相信只有張家輝的演出,他那久違了的幽默喜劇感依然奏效,多次令觀眾發笑,是全片畫龍點睛所在。
Rating:50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