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D大亨小傳:金碧輝煌掩飾空洞的心靈,還有故事

5月16日 19:10 UA太古城

Baz Luhrmann被列入了「大導」之名,但幾年磨一刀,作品貴精不貴多,就如〈羅密歐與茱麗葉:後現代激情篇〉和〈情陷紅磨坊〉便是經典之作。可是,隨後拍回自家祖國故事的〈澳大利亞〉卻沉悶不堪,令人非常失望。由於〈澳大利亞〉實在太失望,我沒有抱著很大期望觀看此片,只據聞本片文戲的3D效果可媲美〈雨果的巴黎奇幻冒險〉便夠了。〈大亨小傳〉一承Baz Luhrmann的風格,畫面構圖相當精緻,美術設計無懈可解,華衣艷服、場景設計,那些幾可亂真的電腦效果,更把觀眾帶入了疑幻疑真的大美國式戰前時代。本片的3D效果絕對出色,即使沒有動作場面,在文戲上卻營造了極強的景深效果,前後對比清晰分明,尤其是片初描述那紫醉金迷的夜生活,精彩的3D效果確能叫觀眾融入電影之中,是一回很成功的3D敘事手法。可是,本片的劇本卻僅比〈澳大利亞〉好一點,全片為求營造「史詩式」效果,把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拖長來拍,但片長兩個半小時,就連主角的性格背景都顯得蒼白無力,需要依賴一眾演員出色的演技,才挽救得了這個單薄無味的劇本。

 

二十年代,Nick來到了美國華爾街工作,尋找屬於自己的美國夢。在他家對面,住著一個神秘的大亨Gatsby。Gatsby的大宅夜夜笙歌,而Nick卻一直只在旁邊冷眼觀看。某日,Nick竟接到Gatsby的邀請出席其盛會,自此之後,Nick便進入了Gastby那個如夢似幻的上流社會,他這個舉動,更影響了身邊好朋友的人生,包括那位與Gastby有過一段情的表妹Daisy...


全片的美術效果構圖奪目華麗,成功帶動全片氣氛,試問誰不動心?
Baz Luhrmann的電影,從來都對美術指導一絲不苛,這也成為了〈大亨小傳〉的最強可觀之處。全片無論哪一個鏡頭都美得仿如一幅幅精心構圖的畫作,即使連電影中的低下階層地方,都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美感。故事聚焦於美國二十年代的奢華生活,那些金碧輝煌的廠景,營造出五光十色、紫醉金迷的上流生活,更有藉口讓電影拍得比「紅磨坊」更艷更美。不談男主角Gatsby的浮誇大宅,就連女主角一家的豪宅(鋪排女主角Daisy出場,從漫舞的布簾中,慢慢找到那充滿古典美的Daisy是多麼迷幻!),甚至旁觀者Nick的小屋,每個場景的設計都是巧奪天工的精心傑作,相信來年奧斯卡定必最少得一美術提名。我相信〈大亨小傳〉用上了不少電腦特技去勾劃場景的美態,但這些特技效果拍來既富奇幻感,更是充滿實感,讓人信服眼前景物是真切存在。
此外,深受讚賞的3D效果,在〈大亨小傳〉中也是非常精彩。我在觀影前都不明白,以一部文戲作主的史詩式電影,何以斗膽以3D效果澄現?原來,本片極強的景深效果,的確完全能讓觀眾投入那色彩繽紛的迷人世界。正如〈雨果的巴黎奇幻冒險〉,本片的文戲採用了3D效果澄現,畫面上那複雜的構圖,確能讓觀眾投入更多,尤其是片初的連場豪宅奢華氣派,氣氣笙歌的場面,3D效果確讓觀眾感受到那不凡氣派,如同親歷奇景,因為電影前後對比非常鮮明,無疑給觀眾更能體會到豪宅中的盛大豪華。電影中的飄雪、彩帶等等鏡頭當然有著悅目的立體效果,但本片竟連低下階層的畫面都拍得相當精緻,多次橫空越過這片土地,竟連工地工人的剪影都充滿立體效果,對照出主角們那鮮艷的座駕,形成了很強烈的對比效果。值得一提是,〈大亨小傳〉的3D效果相當光彩明亮,有別於一般3D效果定必令畫面變暗,絕對無礙觀影過程。

我可以說,〈大亨小傳〉單看構圖、美術效果和3D特效,確是值回票價,你用一張一百元的戲票,便能全情投入那如夢似幻的上流生活,感受與別不同的氣派,在視覺效果的層面上,〈大亨小傳〉是無容挑剔的。可是,〈大亨小傳〉故事上的平淡無味,卻顯露出Baz Luhrmann敘事上的失手。
也許Baz Luhrmann喜歡把電影拍出一種史詩式氣派,把同一道板斧套用在不同電影中也能成功,有了〈大亨小傳〉這個金碧輝煌的奢華故事,自然能夠讓他有藉口拍得更「史詩」。不過,前作〈澳大利亞〉拍得極為沉悶乏味,更是拖拉冗長,完全令人大跌眼鏡。即使其經典之作〈情陷紅磨坊〉的人物關係也是相當平板,但那作為一部歌舞片,倒也情有可原。來到了〈大亨小傳〉,故事其實非常簡單,換著其他導演,隨時個半小時便能完事,但Baz Luhrmann要營造一份史詩式奢華氣派,竟把之拍成近兩個半小時的電影。

 


片中的人物角色眾多,但無論是主角或是各個配角,盡皆描寫得十分薄弱
電影故名為〈大亨小傳〉,但片中的「大亨」其實看罷全片後,對其性格背景都描寫得十分片面,既名作「大亨」的「小傳」,似乎用意在描寫這位富翁背後的落寞心理,揭示上流社會的虛情假意。我得同意電影的末段是拍得不俗,大亨這位「英雄」千金散盡為紅顏,把自己推向滅亡邊緣後,更發現原來自己一文不值,把那種悲劇色彩寫得非常沉重無奈。
可是,〈大亨小傳〉的首廿幾分鐘其實很拖拉。沒錯,電影的畫面瑰麗,卻難掩劇情上的空洞無物。片初為求營造Gatsby的神秘感,刻意故弄玄虛地,花上極長的篇幅去描繪這位大亨的傳奇色彩,但用意不強,那種所謂的神秘感,到最後竟然不攻自破。劇本花了長時間去鋪排大亨的神秘感,到頭來原來他只是一個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大亨,電影沒有就他的背景作很多描繪,只營造了他是何等的深情。也許,作為一個富豪大亨(也被Leonardo DiCaprio的俊朗外表所包圍著),他的行為可以理直氣壯,但是,劇本一面倒去描述這位富豪的情深款款,卻沒就他的陰暗面作出描繪。最後,觀眾看到的,只見〈大亨小傳〉用上了兩個半小時去描述一個大亨怎樣「暗奪人妻」,對他的性格,甚至片中一眾上流角色的生活都沒有好好鋪排,而Gatsby到底何德何能,讓片中的旁觀者能為他著書,也真難令我信服。
劇情過份聚焦於片中的三角戀,其餘一眾角色更變得可有可無。疑似是主角的Nick,在片中戲份眾多,但也真能像劇情所需般,只充當著一個旁觀者角色,可有可無。至於另一女角Jordan經常陪伴著女主角,但她的角色卻比花瓶更不濟,完全刪減也無礙。片中其他的綠葉如Isla Fisher所演的情婦一角,明明可以有所發揮,卻因為劇本只管描寫主線的三角戀而白白浪費了。我覺得本片既然片長近兩個半小時,理應有時間去寫其他支線的角色,偏偏劇情對主線描述過多,反而令一眾副線黯然失色。

不過,矛盾地說,片長兩個半小時的〈大亨小傳〉,故事的確略帶冗長,但尤幸在Baz Luhrmann的華麗打造下,視覺上總有些甜頭去吸引觀眾追看,而主線拍來縱不符大亨的背景,但起碼拍得通俗。兩個半小時的「爭女戲」,總算也找不到甚麼廁所位,能叫觀眾安坐欣賞觀畢全片。

 


無論是Leonardo DiCaprio還是Carey Mulligan,在本片中皆成就了最耀眼的一回演出,構成了一對金童玉女組合
電影劇本不濟,除了視覺效果之外,也慶幸有一眾演員的出色演繹,令電影生色不少。主角Leonardo DiCaprio多次出戰奧斯卡也失落而回,在〈黑殺令〉中入型入格的演出連一個提名都沒有,實是一顆遺珠。今回在〈大亨小傳〉中則再現他的戲路縱橫,無論是大亨所現的紳士風度,抑或是面對心愛女人時所流露的小男人心理,乃至情緒爆發時的躁動不安,演來皆層次分明,充滿巨星典範,在銀幕上最發光發亮的一回。女主角Carey Mulligan同為演技派,在Baz Luhrmann的導筒下,竟有著超凡脫俗的不朽古典美,一舉手一投足,甚至一個眼神都充滿著片中Daisy應有的無知少女感覺。她那惹人生憐的天真無邪,為愛情所盲目的感覺,絕對能叫觀眾為之動容,完全洗脫了她在〈色辱〉和〈極速罪駕〉中的成熟韻味。她那不經意流露的氣質,是Carey Mulligan在銀幕上最美的一回。

總的而言,〈大亨小傳〉的視覺美術效果絕對無懈可擊,一承導演Baz Luhrmann的風格,把片中那奢華的一面盡情展現,看得賞心悅目。因著〈大亨小傳〉的故事背景,Baz Luhrmann有更好藉口去雕琢片中的一景一物,每個鏡頭的構圖絕妙,剪接過場也相當夢幻,是一回視覺盛宴。本片的3D效果也非常細緻,景深前後對比效果非常鮮明,難得無礙畫面亮度,層次分明,成功讓觀眾投入那奇幻世界中。可是,〈大亨小傳〉有著金碧輝煌的畫面,卻難掩劇情上的空洞無物。故事表面想宏觀一場American Dream的夢幻破碎,實則竟是一部片長兩個半小時的「大亨暗偷人妻記」。即使劇情上充滿著通俗的追看位,沒有甚麼冷場,本質上還是拖拉冗長。我覺得,劇情既然鋪排了大量的支線和人物,也拍成了兩個半小時的電影,倒不如花多一點篇幅與這些人身上更好,如今實在白白浪費了。
Rating:75/ 100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