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日 22:05 Cine Grand Century IMAX
當「杜比仔」那舊版《蜘蛛俠》愈拍愈差時,把之完全棄之不顧再作重拍,上回《蜘蛛俠:驚世現新》竟為陳腔的故事貫注了新力量。《蜘蛛俠2:決戰電魔》在鋪天蓋地宣傳下,當然來勢洶洶,成功大破票房紀錄,不禁也令人期待。在動作特技層面上,《蜘蛛俠2:決戰電魔》悅目的視覺特技當然令人嘆為觀止,仿奪幕而出的3D特技更是近期「真人電影」鮮有的出色效果,連場激戰打鬥刺激快感是兩個系列水準之冠,純求觀能刺激只能說本片「值回票價有突」。劇情方面,可能不少觀眾會覺得感情戲過份拖拉,我倒能接受這漫長鋪敘,畢竟對末段的轉折位甚有幫助。若說本片最差劣一環,倒真是走回當年《蜘蛛俠3》的舊路,奸角太多導致刻劃毫不深入,末段對主角「重生」,以及另一奸角的鋪排更來得太倉促。觀乎近年流行把一部電影硬拆上下兩集,以《蜘蛛俠2:決戰電魔》篇幅而言,何不「分拆上市」?
非IMAX版於片尾有《變種特攻:未來同盟戰》片段,請觀眾留步。
Peter繼續於紐約市內警惡懲奸,他每天與死神交戰前,仍忘不了對Gwen父親的承諾,刻意讓自己淡忘Gwen,二人更面臨分手邊緣。同時,維修員Max一次被蜘蛛俠拯救後,對蜘蛛俠奉若神明,一次意外令他觸電成為「電魔」,到城中四出破壞,終要與他的「偶像」蜘蛛俠碰頭...
連場超悅目的視覺特技當可堪稱近期最佳,只怕效果太凌厲令你招架不來
只求能觀能刺激快感的話,《蜘蛛俠2:決戰電魔》絕對是系列中最出色之作,以其特技效果之精細和悅目度,更能堪是近期最佳。近兩個半小時的電影中,打鬥時間頗多,鏡頭不斷從主觀角度描繪蜘蛛俠飛簷走壁的畫面,刺激得叫人喘不過氣來。連場打鬥動作場面不斷使用慢鏡,以及非常複雜的構圖來突顯凌厲視覺效果,時代廣場大戰的一幕大場面,畫面之細緻絕對叫人嘆為觀止。
如同打機式的刺激快感並不止於此,最難得是《蜘蛛俠2:決戰電魔》的3D效果也有無限驚喜。本片沒有甚麼刻意射出的畫面,卻往往能從流暢的動作場面中,製造出悅目立體效果。碎片四濺的大場面當然能令觀眾有閃避的衝動,就連蜘蛛俠飛翔的畫面,甚至噴絲的場面都令人如墮片中世界般,效果非常迫真。當然,全片用上大量慢鏡頭,無疑是演示3D場景的最佳示範,《蜘蛛俠2:決戰電魔》的動作場面都有超凌厲的立體效果,這一點,絕對是驚喜所在。
兩位角色於戲內戲外俱打情罵俏,而我覺得本片的感情線也處理得不俗,亦是有需要作出編排
很多人會覺得《蜘蛛俠2:決戰電魔》的感情戲及內心戲拖得太長,我卻覺得可以接受,最少比舊作來得可觀吧?新版的蜘蛛俠形象其實甚為討好,即使他也有矛盾陰暗面,但他面對一切煩惱時也會豁然面對,甚至帶不少俏皮色彩,尤其是他與嬸嬸的關係、作弄別人時的輕挑舉止,一一為角色貫注了較青春的正能量,達到性格所需,也淡化了角色的悲情成份。也許,很多人會覺得Peter和Gwen的感情戲寫得太婆媽,但片中二人的關係卻應有此必然的轉折(個人覺得上集收結得太理所當然了),而他們的感情戲寫來也尚算自然,起承轉合全能襯托劇情發展,這漫長的鋪敘,對於埋下結局轉折時的伏線,也特別有感人之效。
哪管動作特技再出色,《蜘蛛俠2:決戰電魔》末段角色太多導致故事凌亂,反削弱了劇情應有的刺激感
反倒《蜘蛛俠2:決戰電魔》的最大問題,卻是在於奸角之上。雖知《蜘蛛俠3》正正因為角色太多,削弱了劇情的重心,過份貪心反讓電影只空有視覺特技鏡頭。新版的蜘蛛俠有意革新,把舊有形象一掃而空,偏偏今集劇情卻走回舊路。主線對電魔的內心描繪太片面,突然因為一兩句說話便馬上變壞,而他與蜘蛛俠之間的關係,描繪起來也可深入一點。如今看來,只覺電魔為找回自己的存在感,於市內亂搞破壞,這種目的不太明顯的犯案動機,讓連場動作場面看來迫切感甚低。
電魔之性格再平板,也不及末段不斷鋪續集而突兀。末段突然拉出一個綠魔來,他和蜘蛛俠之間的關係,只不過憑三言兩語交代,重頭戲的對打也走回了《蜘蛛俠3》的敗筆,無謂地來一場奸角之間聯手,增加動作場面的時間。最後,即使重頭戲完畢了,劇情還「死唔斷氣」地硬加一個類似後記式結尾,只為多鋪一場動作場面(及下集)而設,但這一切於主線完結後才出現,令人覺得劇畫蛇添足,無限拖長。
坦言,這一切仿如「後記」式鋪排,理應可於下一集才出現(反正一定有第三集),或如常地於片尾字幕顯露些少,這樣大費周章來鋪排下集,真覺有點冗長。而且,《蜘蛛俠2:決戰電魔》描述主角既要面對感情問題,同時又要尋找自己的身世之謎,這一切只為鋪下集的情節,也令中後段劇情失焦,縱不走至前人舊路,亦頻臨離題之險。
Andrew Garfield再演這個輕鬆佻皮的蜘蛛俠,態度依舊親切可人,為蜘蛛俠這角色貫注新能量。他於片中既有搞鬼一面,也得面對感情煩惱,沒有為角色增添過多悲劇色彩,演來絕對恰到好處、討人歡心。Emma Stone繼續「攞正牌」於幕前跟Andrew Garfield打情罵俏,惟其演出多年仍覺演技浮誇,於這類不需賣演技的電影中更見明顯。戲份不多的Dane DeHaan礙於劇本所限,可能發揮不多,但其演出那份狂妄兼走火入魔,完全入型入格,比舊版James Franco更搶鏡。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payme以下連結或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總括而言,《蜘蛛俠2:決戰電魔》純粹從娛樂層面來看,可當堪稱是近期的娛樂片王。全片動作場面密集而緊湊,複雜構圖與刁鑽的動作打鬥,成就了幕幕有如打機式觀能刺激快感,而《蜘蛛俠2:決戰電魔》的3D效果亦屬意料之外的驚喜,幕幕有如奪目而出的動作場面,只怕你看得眼球受不住,純粹就動作打鬥來看,本片無疑是新舊系列中最出色的一部。可是,《蜘蛛俠2:決戰電魔》對敵人的描繪卻走回舊作的敗筆,過份貪心安排太多角色,削弱了主線應有的戲味,發展至末段更覺劇情拖泥帶水,純粹為「鋪續集」而設。
Rating:85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