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除了Hollywood的戲院之外,片場Studio Tour也是我此行的另一個重點。五年前曾到Warner Brothers(華納)Studio參觀,一處處電影的真實場景活現眼前,看得我這個影迷大為興奮,因此還想再到其他片場參觀。至於當年沒車到不了,只能作遠觀的Hollywood Sign,亦是此行的另一大重點。雖然,這些到地標拍拍照的行為很「遊客」,但作為一個影迷,我還是想去看看。
上回去了最好評的Warner Brothers Studio Tour,這次則到次好評的Paramount(派拉蒙)Studio Tour。Paramount片場位於鄰近荷里活的地方,不像Warner Brothers般離市區有一段距離,前往也甚為方便。入場費盛惠USD54,印象中比Warner Brothers更貴。友人笑說,這個價錢多加廿元,便可到Universal Studio玩一整天了。其實,我也想去Universal Studio,可由於除了Studio Tour及新開的《壞蛋獎門人》遊戲外,似乎全都在新加坡及Orlando的Universal Studio玩過了,所以還是不去。只是,由於先前在Warner Brothers的回憶太美好,我還是決定去Paramount看看,反正,錢也得要花吧?
Paramount Studio面積極大,入口眾多,卻沒有標示說遊客從哪進入,更得到對面的停車場付錢泊車,給了我一個頗差的壞印象。片場外掛滿了一幅幅Paramount電影及劇集的巨型海報,包括了即將上映的超級大片《變形金剛:殲滅世紀》、剛出影碟的《驚天諜變:魅影特攻》及爛中奇片《午夜來嚇:劫數難逃》等,遠遠看來極具大片廠的霸氣。
在綠葉林蔭工作,相信定必投入感大增吧?
Paramount片場的正門,在不少電影也見過,無論是實景還是後期搭景,都時常出現在電影之中,是比Warner Brothers更具重要性的電影地標,親身光臨也不禁興奮。我對Paramount的第一印象,是比Warner Brothers來得更熱鬧和活潑,滿目的棕櫚樹是很典型的California標誌,走在其中就是有一份閒適感。來來去去的工作人員全是電影工作者,總會聽見他們說著甚麼劇本,又或是哪段預告剪輯成果如何等等。我沒有聽見甚麼最新電影的「內幕」,就是有點羨慕這裡的人可以投身電影界,還要在荷里活這個大型片場內工作。
大學面對著未知前路時,曾想過孤注一擲花盡積蓄,跑到Los Angeles的電影學院讀個電影學位,有時候回想當年的想法,亦會思疑,假如當年有了這個決定,我即使未必能當上甚麼導演或編劇職位,能否在這裡當上一員?
Studio Tour中最深刻的,竟是這家Theatre
閒話表過,正式談談這個Tour。一如其餘片場的Studio Tour,Paramount同是要遊客坐在高爾夫球車內,遊覽片場內的各個地方。有別於Warner Brothers,此地所談到的實際取景場地不多,較深印象的倒是一部電影或劇集製作時背後的種種。像一個Paramount Theatre便為片場的試映場地,有別於本港舉行的優先場,這裡是一部電影正式放映前,測試觀眾反應和收集意見的地方。
最著名的是《午夜靈異錄像》放映前便於這裡裝了偷拍攝影機,拍下了觀眾觀影的反應,成了近年最成功最有名的真實預告片之一;去年的《義勇群英:毒蛇反擊戰》因Channing Tatum於電影初段太早死去,導致試映會上大部份女觀眾中途離場,因而令電影正式上畫前要為其角作出「調整」以納女觀眾客源;動畫《無敵貓劍俠》上映前,亦在此搞搞新意思,招來極多的「貓觀眾」觀影,並為牠們特製了小型的3D眼鏡,相信場面一定很惹笑。除了試映外,這個影院亦是導演和監製在一部電影正式與公眾會面前,一回屬於自己的試映,像《變形金剛》這類超級大片,導演Micheal Bay便得在此先看電影的畫質和聲效,可馬上直接聯盟剪片室,繼而作出相應調整來達最佳效果。此外,這影院亦是員工包場的地方,能招待親友觀賞新舊電影。導賞團並沒有在此給我看場電影,但看影院的面積和規模,相信其聲畫效果也不俗。
長時間坐在遊覽車上真有點無聊,最長時間逗留的紐約街,也跟其他片場大同小異
可是,Studio Tour除了這裡外,我對之印象便不太深刻。有別於Warner Brothers Studio Tour能經常讓觀眾下車走走,又不乏各類型電影道具展覽(記得前往當日正有《哈利波特》系列的電影展覽),Paramount Studio Tour竟長期坐在車上,聽著導遊的講解。坦言,除非你對這些電影非常熟識,不然聽著聽著可能會真覺得納悶。
導賞團末段較有趣的是路經這座不明所以的大廈。原來,這是一座於電影中經常出現的「高樓大廈」,以簡潔的外形,以後期電腦特技「加建」上去,形成一座摩天大樓。電影是一場掩眼法,在此也能體現得到
雖然小弟對導賞團所介紹的電影也頗熟識,但行程的末段轉移談及了太多有關劇集和真人Show的介紹,一來我早在Warner Brothers Studio Tour,甚至在Orlando的Disney Hollywood Studio及Universal Studio聽過,再加上對美劇的認知有限,末段走著走著可真感到沒趣。
「雲海」前的停車場是一儲水池,能注水借位拍攝海岸的場面
當中較有趣的倒是片場中間的一幅大型「雲海綠幕」。那是甚麼來的?原來這「雲海綠幕」前的停車場可改裝成一儲水池,借位拍攝海灘或衝浪等場面。那麼,既然加州一帶有大量海灘,何不實景拍攝?說來有趣,話說加州一帶的天氣太好,經常皆一片藍天,銀幕上看來便會顯得太假,在從前沒有電腦特技的年代,便得依靠背後這由「雲海綠幕」來「加鹽加醋」,令海邊看來有點雲霞,不致顯得一片深藍。
認得這張椅子嗎?是《阿甘正傳》中的經典椅子,也是Studio Tour的鮮有「實景」參觀
遊罷這個Studio Tour,竟就此馬上完結,而那間紀念品店也沒有太多特別的紀念品出售,我是有點失望的。也許,Paramount不如Warner Brothers般有《魔戒》、《哈利波特》甚至《超人》、《蝙蝠俠》等相關系列產品夠他賣個滿堂紅,只能以其「雪山」標誌作紀念品出售?諷刺地,Studio Tour的紀念品竟是一隻《午夜來嚇:劫數難逃》的Blu-ray,難道電影太不濟要以此來清貨?
由於在LA的時間不多,最後我沒有去Universal Studio,也沒有去Disney,因著Paramount Studio的感覺太差,我連最後一個片場,比Paramount更劣評的Sony Studio也沒去了,轉移直接上了Hollywood Sign。
從Lake Hollywood Park的一大片草地看Hollywood Sign,累了躺在草地上,非常舒服
位於山上的Hollywood Sign,曾為多年前當地地產發展商的廣告牌,直至這一帶的電影事業發展蓬勃,這個標示卻成了電影人的追夢化表標誌。要看Hollywood Sign,在市內隨處可見,包括在Chinese Theatre旁的商場,更另置有一「Lookout」讓遊人觀看,要真正近距離觀賞,則要驅車到山上。
坦言,我不知道確實欣賞位置,畢竟山頭面積頗大,很多位置都能近距離看到,我則選了GPS點的地方,位於Lake Hollywood Park附近的一處空曠地方看看。那是一個位處山丘豪宅區的地段,需經過九曲十三彎的小路才能到達,到達後發現人流極多,看來也真選對了位置。Hollywood Sign說穿了就真的只是一個「Sign」,居高臨下地建於山頭之上,拍拍照當「朝聖」便能離開,我較喜歡在Lake Hollywood Park上看上去的角度,在綠草地的襯托下較為漂亮。
值得一提是,當地大抵為抑過多的遊客,不斷在各處寫明山上沒有任何泊車位,我不清楚它指的是哪裡,卻有點「此地無銀」的味道。從地圖上看,Hollywood Sign是位處於Mt. Lee Drive之盡頭,前往當日那段路真的封路了,我和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也得掉頭。當然,我相信你要徒步走上去,那小小的鐵閘當然阻不了你,但在列日當空下要走老遠只為近距離看那Hollywood Sign似乎又有點無謂。也許,看《戀搞好朋友》或《搖滾歲月》中一眾角色能近距離在標誌上走動,只能在電影中出現吧?
除了Los Angeles外,這段長達半個月的Roadtrip,當然也路經了很多電影取景場地以及電影中常出現的地域,下回再作分享。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Facebook Page:http://www.facebook.com/jackyheimovi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