催眠大師:內地驚慄懸疑電影驚喜作

7月18日 22:00 UA MEGABOX


印象中,國產電影涉及驚慄或懸疑的題材不多(當然不計那些最後是精神病、發夢、「突然出現」殺人狂的「靈異電影」),所以這部在內地叫好叫座的《催眠大師》,也成了本年度內地的一部注目作品。電影在港排陣不獲看好是意料中事,卻不代表這是一部質素欠佳之作。電影講述一位催眠大師治療病人時,於一夜之間所發生的奇詭故事。宣傳事先張揚「結局出人意表」,反或會令人猜到故事真相,但當中的原因及命運中冥冥的安排,卻有一定程度的意料之外。劇情以外,全片的氣氛營造與攝影效果俱佳,不同場景的逐層催眠,過場手法仿如毫不著跡,於有限空間內所發生的種種故事,更令戲劇感十足,當中的靈異原素又能用另一方式拆解,也是內地同類電影創新的嘗試,只略嫌結局拆解過程太理所當然,畫公仔畫出腸,反見拆解累贅,偶有犯駁。

 

善以催眠幫助病人的心理治療師瑞寧是行內高手,深受業界讚賞。某天,他接到由師父方教授傳來的病人小妍,聲稱能夠看到鬼魂,並深受過去的家事所困擾。當瑞寧誤以為小妍又是另一個患有精神病的病人時,採取一貫的催眠療法,卻發現小妍看似受軟不受硬。瑞寧自以為佔盡先機,控制著小妍的一舉一動,卻不自覺墮入一個圈套內...

 

花過心思設計的電影場景,叫本片還未入局已引人入勝 
有時候很怕看內地驚慄甚至是靈異電影,非說那些電影太恐怖,而是結局為要「符合國情」,刻意要加入甚麼精神病等「爛尾」情節,再好看也枉然。因此,《催眠大師》大玩懸疑驚慄,甚至於初段加入靈異原素,更難得是劇本有腦,又能拍出氣氛,實是驚喜。其實,電影的好感於開場一幕已見功架,首段催眠的戲中戲,氣氛冷冽陰森,人鬼不分步步進逼,甚至不乏一鏡直落的壓迫感,真真假假、帶點抽象化的影像,已是內地電影鮮見的奇詭精彩,叫人一看愛上。
的確,整部《催眠大師》片長僅約個半小時,場景不多、人物角色也不多,拍來卻見毫無冷場。古老大宅先天的陰森恐怖氣氛,當然令電影分數大增,劇本後天的真真假假、疑神疑鬼也不時叫觀眾看得毛骨然(床下波子一幕更拍出了日韓恐怖片的驚慄快感)。營造得詭異氣氛,最後以靈異成功嚇到觀眾,又能自圓其說,在國內電影中也真算數一數二。故事主線是一幕幕催眠大鬥法,幾場局中有局的催眠入局拍來極具迫力,過程中掀出兩位角色中愈來愈多的陰暗面,劇情連環緊扣,更令全片的追看意慾大大提高。值得一讚是,片中眾多伏線及懸疑位並非為搞而搞,每個不經意的伏線皆細心設計,叫劇力層層遞進,精心計算過的線索,叫觀眾觀影時也能同步思考,是劇本奧妙的一環。

劇本聰明的設計,令電影看來局中有局,兩位主角背後所埋藏的秘密,寫來也見合情合理
電影宣傳事先張揚「結局出人意表」,反令主線某個tricky位不難猜到,但背後所埋藏的原因才是意料之外。片中層層催眠的場景非但是主角,就連觀眾也防不勝防,齊齊墮入電影的迷霧中,過程中不斷的設局與拆局,主次關係不停逆轉,原來已暗地埋下伏線,直至最後一刻才恍然大悟,大家早已被暗中催眠了。也許,世事一如電影,劇本能夠猜透,人心難以猜透,到頭來最難猜透的,原來是自己的心魔。

 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,片中拆局一刻縱是出人意表,但解謎過程卻仍流於傳統flashback式逐層解構,而解構過程也過於仔細,反令片中不少甚有味道的伏線來得犯駁,自打嘴巴。另外,我對催眠或心理學的認識不多,卻覺片中催眠的過程過於神化,非得把一切計算準確,再配合無數個巧合才能成事。個人覺得,《催眠大師》整部電影的鋪排和計算相當準確,如非說得太白,看來理應更有味道,更能帶動思考性。如今,劇本把整個概念赤裸裸地展現觀眾眼前,反失去一點餘音裊裊的味道。幸好,解謎以後還有另一個真相再來震撼觀眾,才不致令電影變得虎頭蛇尾。

莫文蔚七情上面的演繹,是本片一大靈魂所在,極有壓場感
演員方面,片中基本上只有兩位演員撐足全場,也尤幸兩位也屬好戲之人,叫全片看來更見火花。莫文蔚於片中演一位神祕女病人,既要展露柔弱一面,又不時要流露冷酷自信的一面,往往在同一場戲內已見其千變萬化的感情,精彩萬分,帶足全場,個人覺得她甚至憑本片提名影后也絕不誇張。至於徐崢演一個自信十足的醫生,戲路或與他往作相同,驚喜略欠,但於末段埋藏的故事被揭開後,他那感情起伏也演得細膩,與莫文蔚之間的「鬥戲」亦見神采飛揚。

總的而言,別看《催眠大師》是一部內地驚慄懸疑片便打退堂鼓,全片縱難與經典的同類電影相比,但其鋪排與拆局上皆連環緊扣,角色心理或背景盡皆變幻莫測,劇本伏線計算精準,追看性極強,觀眾能齊齊動腦筋思考,令本片先勝一仗。至於電影的氣氛看來懸疑具迫力,揉合驚心動魄的靈異原素又能自圓其說,於內地電影而言也真是一破格手法。只是,劇本於拆局過程中略嫌說得太白,反削弱了電影應有的思考性原素,破壞了應有的「出人意表」之效。
Rating:80/ 100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