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來叛變(優先場):終於入戲正是完場之時

小說改篇的電影,幾乎一個月最少有一部,早前《移動迷宮》予人極強驚喜,高潮起伏完全緊扣觀眾情緒,作為一部「首部曲」,也真令觀眾有追看下去的意慾。在美國票房口碑兼仆直的《未來叛變》,即使有影帝影后級人馬坐陣,也救不了這部水準低劣的作品。故事講述一個和平得接近白色恐怖的社會,一個少年某天發現這是一個粉飾太平的世界,不甘安逸,決意衝破傳統框框去尋找另一片天。這個「突破維穩」的故事,意念不俗且具社會意義,放諸在近來的香港政局中,相信觀眾更會看得有共嗚,而片中就不同人價值觀的探討,寫來也甚具反思意味。故事的框架與意念頗有發揮空間,惟導技與編劇的不濟,卻難把這個題材拍得引人入勝。整個故事寫來非常平庸,即使片中偶有緊張情節,拍來仍見平平無奇。電影切合小說情節,把部份場面以黑白處理,但其對節奏調控不佳,這些時而黑白、時而彩色的畫面則更為難頂。電影只片長個半小時,在角色不多而劇情又簡單的情況下,竟花了整整個半小時仍未入戲,當中犯駁情節多不勝數,也叫人難以投入。

 

在一個和平的國度中,那兒沒有顏色、沒有感情、沒有戰爭、沒有罪案,每個人均由領導所掌管的生活,一直相安無事。Jonas在分派工作的活動中,被獲派了一個「記憶傳承者」的職位,受上一代傳承者Giver的傳授,認識這個社會不為人知的一面、人類的過去。Jonas從這些知識中,漸漸明白了這個國家同化國民的手段,似乎蘊釀著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!在所有親朋戚友盡被同化思想時,他決心要獨個兒衝出那條「邊界」,釋放自己被限制的記憶與思維...

看似花了逾半部電影的時間去鋪排故事,但竟無一角色有鮮明性格
活在一個被和諧了的社會內,那兒沒有任何衝突或情感,每個人的感情或思想都受控了,創建出一個仿似最完美的國度。可是,每個人並非甘於安逸,只是一切情感理念備受控制,而這些感情亦非出於個人理念,而是受著當權者的掌控。當權者致力剷除一切不平等的對立點仿是出於好意,實是加強對民眾的控制。每個人從小便給「洗腦」成一個「聽教聽話」的人,一直被錯誤價值觀洗腦,甚至缺乏個人思考與感情,又怎能判別是非黑白?
這個故事背景寫來非常恐怖,看似是危言聳聽,諷刺在放諸於近日社會中,寫來似乎又帶點警世色彩。雖然,這類以粉飾太平來掩飾當權者陰謀的故事有很多,但這個故事打正旗號以一個「和平社會」的框架為故事核心,在科幻性不強的情況下,寫一個神祕國度的生活,看來似乎會更投入。故事中的白色恐怖、人民不懂喜怒哀樂、「被強制」失憶、思想如同智障一樣、把殺人當成工作職位一部份也不自知,每個人早被貫輸了一種錯誤的價值觀,又怎能說他不願清醒過來?這些情節看來天馬行空,看來或覺誇張化,回想起在極權國家中,這一切均是實實在在地發生著,看來又真令人不寒而慄。

故事設定寫得頗妙,這或要歸功於原著小說的作者,電影版某程度上也拍出了那份白色恐怖感,像每人「鼓掌」的動作、對言論的「精準」控制等,影像化了這些情節,即使全無血腥暴力場面,竟才是最恐怖之處。可是,故事的概念宏大前衛,偏偏導演卻拍不出有關感覺,甚至連基本娛樂性也完全拍不來。

整個社會的理念,其實開場不久後已能簡潔地告訴觀眾發生甚麼事,幾位主角的性格談不上鮮明,在這類電影中已經足夠;眾人之間的關係不算複雜,末段的轉折位亦不算出人意表,片首鋪排已經明白了。如是者,電影何需用上超過一小時去鋪排這一切?開場已有一段時間,仍覺電影並未正式入戲,不斷就各人之間的關係作補白或鋪敘,甚至煞有介事地保留了某些人物的背景和過去,偏偏劇情仍無任何推進力或戲味,男女主角間的感情戲亦毫不深刻,末段眾人的感情變異也來得突兀。如是者,片初無頭無腦的漫長鋪排,拍來只覺多此一舉,悶場連連。男主角的身份,那種衝破傳統界限的設定,理應是電影的一大重點,可是,即使經過了漫長的鋪排,也難見他的角色鮮明突出,更連固有的「英雄」形象都缺乏,那種對抗強權、挑戰傳統的性格,亦不及同類電影出色。
故事的理念,觀眾也明白了,只是創作人不懂把情節有條不紊地拆解,叫電影愈看愈凌亂,看了大半部仍覺遲遲還未入題,待劇情仿佛已進入正題時,竟已是完場一刻,叫人大呼沒趣。片中有不少情節都沒有好好解釋,我不知道本片是否還有能去拍下一集,就本片的觀感只覺有頭沒尾,而即使創作人能開拍下集,以本片的水準,實在難令人對下集有所期待。

「黑白」是故事的一大重點,惜電影拍來卻覺不倫不類,而且突顯不了其作用
有一個龐大的故事框架,但片長只有個半小時,變相令電影情節拍來顯得急就章,若非犯駁連連就是不明所以(但電影仍是超過一小時還未入戲!)。男主角「自省」後的逃亡過程,理應是電影的一大高潮,拍來毫不緊湊也罷,更是邏輯混亂。男主角漫無目的地不停奔跑,亦不解釋那關鍵的嬰兒有何作用,觀感已見乏味。獨個兒毫無準備下逃亡,竟全無生命危險,也令人難以投入,至於那個「不死BB」更仿如神乎奇技、絲毫無損,叫人不禁失笑。片中的Giver仿佛早知天下事,偏偏仍獨個兒發呆等待繼承人,到底他與長老間的關係到底是敵是友又全無交代。這一切不明所以的劇情連貫起來,令劇力相當薄弱。至於故事一大重點,透過不同角色的視點去展現黑白或彩色的影像,在導技不佳的情況下,也突出不了應有的效果,令本已無味的電影更添悶場。

找來兩位演技派前輩來支持這部平庸之作,他們演來也仿佛不費吹灰之力,實在浪費了他們的演
本片找來了兩位影帝影后坐陣,卻可能是他們近年「最hea」的演出。「梅姨」Meryl Streep沒有甚麼電影會令人失望,今回演一個帶點反派色彩的領導者,似乎離不開兩三個表情,更見她老態盡現,至於Jeff Bridges演一個帶有不堪記憶的傳承者,全程只作一個頹倒的表情便成,對他而言實在不費功夫。未知他們何以會接拍本片?只覺把他們的演技都浪費了。至於男女主角Brenton Thwaites和Odeya Rush不算特別有星味,在劇本平平無奇下也難有發揮,演出只屬不過不失。

總的而言,《未來叛變》是一部空有意念卻導技不行的電影,當中對「另類」的極權統治、在「維穩」中如何自處、人與人間價值觀的矛盾,無論是否切合本港現時政局,也真極具反思意味。可是,這些意念大抵也不過是依靠原著小說而創作,即使電影對片中的白色恐怖也營造了一定的氣氛,卻仍難讓觀眾投入。劇情鋪排混亂,仿過了大半部電影仍未入戲,絕對是電影的最大毛病,在故事過份濃縮下,太多劇情沒有好好交代,顯得粗之大葉,重頭戲的犯駁情節多得令人失笑,更不禁令人懷疑,到底本片正式拍攝時有沒有一個完全的劇本?結局完結一刻來得相當突兀,「鋪下集」之勢明顯不過,只是以本片劣評如潮之勢,又能否有能拍下集?即使有下集出現,坦言本片也真毫不吸引,結局「留尾」手法對比起同期《移動迷宮》,可謂差天共地。
Rating:45/ 100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