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亞洲電影節2014:俺俺

英文片名:It’s me! It’s me!
11月9日 21:50 百老匯The One

 

入場前早已久聞了應屆電影節中「脫力系」的節目無聊當有趣、不倫不類,但仍有興趣一睹這部介紹寫得蠻過癮的《俺俺》,看來原來並非一部喜劇。片中縱有不少誇張得近乎漫畫化的演繹,但能否笑出來見仁見智,我看的那場明顯每個笑位都鴉雀無聲。故事有點像早前非常驚喜的日本驚慄片《雙生靈》,同是描寫「自己打自己」的奇詭情節,只是本片(意圖)拍得較輕鬆罷了。論結局精奇當然不夠《雙》片為妙,劇情玩得天馬行空,卻全無交代任何東西。一個極其反智的劇本,基本上不足個半小時便可完成,終拖足兩個多小時,弊在中段愈看愈無聊,劇情全無推進力,真恕我笑不出來,甚至極有離場衝動。

 

家電店員永野因為一時貪念,以手機騙取了一筆金錢,他誤以為把手機丟掉便相安無事,沒想到,他的生命卻因此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受害人突然出現在永野家中,聲稱是自己的母親,他追查下去,竟發現有更多個不同身份的「我」正「共生」著,他們甚至組成了一個「我」的組織來生活。可是,永野萬料不到, 隨著愈來愈多個「我」的出現,竟會牽涉到他的生命安全...

我不能說整部《俺俺》很無聊,畢竟頭尾也拍出了一定的懸疑詭異感,吸引到我很想看下去,到底這個故事在搞甚麼。男主角龜梨和也一人分飾33角,每次造型和出場手法都有所不同,倒也有一定的玩味,可是,同一手法不斷重覆,便叫觀眾有所生厭,甚至看得反感了。
以喜劇形式包裝的《俺俺》,或無需拍得像《雙生靈》般帶恐怖驚慄色彩,但最大問題倒是這部以喜劇形式包裝的電影,全片幾乎沒有一個笑位,主角們超誇張的演繹,務求落力叫觀眾大笑,全場卻是鴉雀無聲,效果也真的頗尷尬。電影為了增加笑料(或是讓主角有個人表演),刻意加入了大量無關痛癢的所謂喜劇場面,直叫全片看來已超越鬆散的地步,達至毫無劇情可言。

笑料以外,單從劇情看也真不倫不類。其實,看至中段我已拋開了一切常理觀念,但整個故事看來仍是難以投入。當劇情發展至三個「我」的友情故事後,劇本仿佛不懂如何延伸下去,讓這些「我」繼續「行行企企」般生活下去,故事全無焦點,已為電影增加了大量「睇錶位」。當中「交換身份」的情節理應能增添玩味,但又無好好利用,反叫劇情愈看愈亂。到底這些「我」想做甚麼、他們身邊出現的各式奇怪人等又有何作用,劇情全無交代,直教觀眾一直被牽著鼻子走,看得一片茫然。
當劇情「無聊」了一大段時間後,結局突然扭轉至一記懸疑兇殺案格局,這時候確能為電影帶來一絲緊湊感,但這重頭戲拖得超長,那場「大戰」也拍不出應有效果,對整個過程的前文後理俱無交代。結局那局中局的收筆拍來效果尚算不俗,但由於看罷全片也對「我 VS 我」的來龍去脈感覺模糊,也真覺電影非常無聊。其實,《俺俺》的故事背景甚有玩味,不難拍得趣味盎然,但本片拍來既不搞笑,又全無任何懸疑色彩,簡單故事硬要拖足兩小時,只叫電影悶場連連。

也許,男主角龜梨和也或是片中較強的亮點。於片中他一人分飾33角(按簡介而說,沒有細心數過),雖然部份角色需要較為外露浮誇的演繹,感覺略為反感,但兩位性格各異的主角「我」,他演來也拿捏掌確,另外那堆插科打諢的「我」也相當搶鏡,甚至性格突出,倒也見其演技之多變。

總的而言,《俺俺》找來了一個好玩的故事,拍來效果卻是不倫不類,既想搞笑又被浮誇劇情弄得鴉雀無聲;既想懸疑科幻,拍來又解釋不周、沒頭沒尾。兩小時的片長完全多此一舉,中段大量超無厘頭的劇情,足叫觀眾魂遊四海後,劇情仍沒有任何推進,大量沒有好好解釋的多餘支節充斥全片,也令電影看來毫無焦點。龜梨和也出盡渾身解數去演這連串怪誕角色,形象鮮明,或是電影的一大賣點,但劇本太爛太無聊,他再努力也返魂乏術了。
Rating:0.5/ 5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