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片名:Blackhat
多年沒有新作誕生的Micheal Mann,今回轉拍一個描寫網絡黑客入侵的題材,似乎甚具新鮮感,更來到香港拍攝逾半場面,對香港觀眾而言當然甚有話題。難得地,《黑客特攻》沒有如同類電影般,以獵奇方式來拍香港,沒有燈籠、沒有貧民區、沒有冰室,反是呈現出香港最真實的一面,鏡頭下的石澳和油麻地拍得多美,兩場在港拍攝的鎗戰場面,也是一貫Micheal Mann招牌式火爆。撇除有關的香港情節,《黑客特攻》確實水準不濟,比Micheal Mann近作更差。整個故事背後的陰謀很簡單,卻花了超過兩小時來解構劇情,把故事簡單複雜化,叫人愈看愈混亂,大部份劇情只輕輕帶過,沒頭沒尾,相當鬆散。幾位主角看似戲份很多,可惜交流嚴重不足,只淪為「行行企企」之列,男女主角的感情非常薄弱,需看至末段才能投入其中。最後,也許電影為求「更Micheal Mann」,於末段竟刻意扭成一個動作類型的故事,不單與前段風格各異,急就章的收筆更讓劇情犯駁連連。即使湯唯於片中戲份之多,或能替華人女演員爭一口氣,惟劇情過份不堪,卻未必能助她成功打入荷里活。
神秘黑客攻擊全球電腦系統,控制期貨,更釀成核電廠爆炸,其技術之高令局方難以招架,被迫找電腦犯罪天才Nick協助。Nick追查之下,發現神秘黑客以其精密頭腦,瞞天過海,成功透過保安漏洞,正準備下一回更大規模攻擊。可是,Nick快將接近真相之際,卻得罪了國安局,令他變成逃犯,兩面受敵...
《黑客特攻》風格化的火爆鎗戰,仍是Micheal Mann的招牌手筆,兩場重頭戲移師香港拍攝更叫本地觀眾投入
看Micheal Mann的電影,也許都會知道,劇情大多是「口水戲」居多,卻總會有一兩場叫人深刻難忘的動作場面,就如經典之作《盜火線》。《黑客特攻》一改戲路拍網路攻擊戰,格局又不像《虎膽龍威4.0》般擺明以大型動作場面掛帥,也真難想像電影如何能安插這類動作場面。《黑客特攻》於末段突變成一部如James Bond式「走遍全世界」的動作電影,無疑有點奇怪,但幾場主要動作場面仍見Micheal Mann式一貫功架,像石澳水渠一戰的火爆,更有招牌式「燈燈聲」的子彈橫飛音效,中後段中環伏擊的大型鎗戰亦有看頭。因此,欲看Micheal Mann式火爆鎗戰,《黑客特攻》依然有所提供,單論此類動作場面,仍是一貫的亮麗可觀。
對香港觀眾而言,《黑客特攻》如實地拍了香港最美一面,難得地沒有花巧的燈籠,沒有古老冰室,沒有貧民區,也沒有穿旗袍的女士,一切都是如實地呈現出今天的香港面貌。某一兩個地理接駁上的謬誤當然影響不大,但鏡頭下的主要場面如油麻地及石澳,都是西方電影鮮有的真實香港面貌,而有關動作場面與重要劇情,亦揉合了香港的地理環境,於取景上花過心思,當中部份廣東話情節,相信亦只有港人笑得出來。這種濃厚的地道色彩,倒真叫人看得驚喜且有親切感。
《黑客特攻》美其名是拍一個網路攻擊的故事,初段也拍出了那種無處不在的危機感,而Micheal Mann處理這個故事時,明顯作過不少資料搜集,令片初連場網路攻擊的隔空對戰,也拍出了緊迫感十足的濃厚劇力。不過,為甚麼有這些鎗戰場面,則成了電影的一大弊病。
一個黑客對戰的故事,到了中段竟變成一個動作片模式,而「黑客」亦非如傳統電影般的「宅男」形象,反成荷槍實彈的恐怖分子,以及善戰的筋肉英雄。為求設計這些大型動作場面,《黑客特攻》不惜令劇情簡單複雜化,讓主角們能夠一如James Bond般走遍世界各地,以應付各類型的動作場面或製造緊張情節。可是,劇本寫來卻帶點牽強,不少情節為搞而搞,每每到了高潮戲將至時便馬上打住,叫人看得相當沒趣。
整部電影雖然片長超過兩個小時,說穿了背後的陰謀原來很簡單,搞了大半天似乎也多此一舉。因此,片中很多角色,甚至連幾位主角都沒有很大發揮空間,性格模糊空洞,甚至連其身份和作用都難令人記住,更別說其餘一眾配角了。正如所文所述,《黑客特攻》把一個簡單的行兇動機複雜化,中段花了太多時間去設計無謂的支節,每每沒有清晰交代便跳到下個情節,觀眾看得一頭霧水,只能被劇情牽著鼻子走,實則卻很難說清這些情節作用何在,也一如主角們「走遍全世界」般,表面是說網路世界罪案無處不在,最終亦只為增加電影的世界觀及大製造格局而已,劇情鬆散混亂,甚至自打嘴巴。
為展現電影的「世界觀」,《黑客特攻》於中段開始刻意地「環遊世界」,不單對劇情毫無幫助,更令電影愈看愈鬆散
當劇情愈搞愈複雜,走訪的地區愈來愈多,也令劇情愈見混亂,不單令人漸覺鬆散得不明所以(大量觀眾看得中途離場),更令劇情的犯駁位更明顯。先別說電影何以從網路攻擊變成動作電影,且看男女主角逃亡後,似乎已無視一切警方的存在,甚至逃亡之時竟仍如入無人之境,輕鬆地四處查案。這一切情節已完全放棄了基本的邏輯性,到了終極結局一刻,也沒了應有的高潮氣勢,只覺劇情拖拉至極點,只想電影能盡快完結。
此外,Micheal Mann的電影素來擅長描寫男性之間惺惺相惜的情義,或說他的電影本就是剛陽味極濃的男性電影,《黑客特攻》卻加了一段極奇怪的感情線。當主線描寫雙雄間的情誼已相當含糊不清時,卻強行硬加一條感情線,即使湯唯戲份之多及其重要性,當能成為近年殺入荷里活女星之冠,但男女主角間嚴重缺乏感情基礎便強行「撮合」他們,乃至末段更變成愛得要生要死的抉擇,真恕難令觀眾投入得來。
把一個花瓶角色演得那麼傳神立體,更鮮有地戲份奇多,以近年打入荷里活之華人女星而言,湯唯的演出無疑更勝「冰冰」之流
演員方面,「雷神」Chris Hemsworth是其一貫的硬朗英雄形象,驚喜不大,倒是湯唯的演出反令人略有驚喜。在一部荷里活電影中,她此角的演出明顯是花瓶之用,但在戲份奇多下,她仍有一定的發揮空間,成功在片中發光發亮,比另一位近乎有主角般戲份的王力宏,感覺更為討好。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總的而言,《黑客特攻》確不會讓你感到悶場,兩個多小時的片長時有緊湊劇力,幕後神秘兇手不按常規出牌的懸疑感,也有一定戲味。作為Micheal Mann式電影,幾場動作場面仍有其一貫火爆力度,對此有所期待者仍不感失望。可是,電影極其量能製造一份「不感悶場」之感,卻難令人感到「沒有冷場」。劇情把一宗案情簡單複雜化,大量電腦術語縱見Micheal Mann的詳盡資料搜集,把網路攻擊影像化,惟過多艱深用語只令觀眾難以投入。為展現一個「全球化」的味道,刻意走訪多國,劇情上卻不見有所幫助,令電影愈看愈覺鬆散混亂。末段突從網路攻擊故事變成動作逃亡故事,更顯劇情誇張犯駁,成了Micheal Mann自《邁阿密風暴》後又一失望之作。
Rating:55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