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片名:As The Gods Will
4月7日 11:20 MCL德福
三池崇史近年水準飄忽得令觀眾止步,連帶這部話題新作《要聽神明的話》亦只在港悄然上映。改篇自漫畫的《要》片無疑是三池祟史的拿手好戲,題材偏鋒血腥,大量爆頭、血肉橫飛的誇張場面,仍是導演的個人風格。故事講述全球中學生被一神秘的「組織」設計一個個玩命式「遊戲」,來決定誰有生存的權利。劇情當然天馬行空、離經叛道,過程有如《恐懼鬥室》X《大逃殺》,大玩「只能活一個」的生死抉擇,從而看盡人性百出的一面。的確,導演處理這些「遊戲」確實拍出了超強迫力,幾個「遊戲」之間幾乎全無冷場,欲求血腥刺激的觀眾定不會失望。可是,本片又淪回典型日本漫畫改篇電影的模式,這不過是一部「入題」之作,結局明顯未完,變相令末段劇情好像拖拖拉拉了大半天後,竟是沒頭沒尾般結束。且看導演前作《惡之教典》留尾後「走數」至今沒拍下集,還望本片能夠再拍下去別再「走數」吧!
在某個平靜的上午,高中生高畑瞬的老師突然爆頭而死,變成了一個不倒翁,跟學生大玩死亡遊戲。高畑瞬僥倖地在這場死亡遊戲中活過來,沒想到這才是恐懼的開端。他與一眾「遊戲」的生還者馬上被帶到一個「立方」之內,繼續挑戰一個接一個另類「遊戲」,面對著一個個不公平的遊戲,他只能看著同伴一個接一個死亡...
這類「只能活一個」的「死亡遊戲」,似乎真是日本人的拿手好戲,由這類漫畫題材改篇,從此描繪人性百出的電影很多,而這類「遊戲」又真的長拍長有,成了驚慄恐怖電影的另一類型。《要聽神明的話》是較為血腥暴力的一部,也正正切合了三池祟史的固有風格。就著此類場面而言,片首語不驚人的一幕「不倒翁殺人」遊戲完全盡現了三池祟史的本色風格,血肉橫飛的場面,配以「紅綠燈」式遊戲,不單製造了強烈的視覺效果,更帶動了極強迫力,輕鬆拍出了一個甚有吸引力且緊張刺激的入題,鋪敘了連場死亡遊戲的開始。
如是者,劇情發展下去當然是連場考驗人性的殺戮遊戲,這些遊戲每每更以帶點喜劇形式的手法拍出,一眾「遊戲」的「真正結果」全然讓觀眾猜不透,在嬉笑中成功拍出了荒謬的喜劇感來,突然殺出的血腥場面又叫觀眾膽戰心驚(像「分屍」一場戲實在始料不及),是三池祟史的招牌風格。假如觀眾覺得《惡之教典》的血腥場面不夠喉,看這部《要聽神明的話》實在回到導演早年的風格,一直保持的懸疑味更為觀眾帶來無限追看性。
可是,始終作為一部電影,哪管漫畫如何,「一集過」還是拍幾集,都應該有自身的起承轉合,本片在處理懸念和血腥場面上,確能拍出了一定的水準,惟整部電影只不斷以一個「遊戲」接一個「遊戲」,而每個「遊戲」又能不斷改規則,看至最後一兩個「遊戲」時,已心知電影明顯不能完結,而且過程愈玩愈大(「全球」學生去了哪裡?),這些重覆又重覆的情節,便開始由懸疑變成無味了。不難料到,結局一刻又是「留尾」拍下集,在結局完結得太突兀情況下,這個「留尾」的手法也真夠沒趣。觀乎導演前作《惡之教典》「留尾」後至今依然「走數」,這部話題性更低的作品會否又再次「走數」?
此外,片中一眾角色過份典型化,亦令片末的追看性大跌。或許,角色的性格是漫畫先天設計,惟部份角色的反智行為,在電影中看來便不禁叫人無名火起。「遊戲」開始前,幾位角色只管不斷在作無謂爭執、浪費時間,更往往淪為「解釋劇情」的工具,這些情節以真人電影的角度看來,便覺有點煩厭,而角色的過份典型性,也叫人不難猜到眾人的下場。
總的而言,《要聽神明的話》那奇詭的劇情、大量瘋狂的血腥場面,明顯是為三池崇史而設,在他的導筒下,也拍出了強烈的個人風格,直教電影充滿追看性。劇情的先天玩味、每個「遊戲」中的人性抉擇,亦令電影除了血腥風格外,也帶動了強烈的娛樂性。可是,三池崇史後天改篇的刪減上卻虎頭蛇尾,尤其是「留尾」手法過於突兀,讓末段的「遊戲」場面變得拖泥帶水,顯得重覆又重覆,破壞了前半段強烈的玩味。我不知道本片有沒有拍續集的打算,還望導演若以此收筆的話,請別再「走數」了。
Rating:75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