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片名:Wolf Totem
4月7日 15:30 UA MEGABOX
久聞本片是一部難以被「影像化」的電影,全因片中有太多動物大戰及「演戲」的場面,而那份草原上玄妙的神秘氣息,也真難透過鏡頭表現出來,沒想到,法國導演Jean-Jacques Annaud竟把之一一實現了。據說本片並沒有用上大量電腦特技效果,均採用真實的動物拍攝。片中幾場動物追逐的場面,甚至是戲中一眾狼群有如真人演譯般七情上面,倒真令人驚嘆這些場面到底是怎樣拍出來。一場重要的狼馬大戰,氣勢磅礡,精彩得叫我差點禁不住鼓掌,是電影的一大高潮所在。故事藉主角在草原上生活的故事,從狼的相處中看大自然與人類間微妙的關係,甚至牽涉華夏文化自古以來的發展史。在一個法國導演眼中,拍來尚能呈現出那份大漠的神秘風情,只是或礙於原著部份的內心戲難以「影像化」,致令末段劇情流於鬆散,角色的感情「話變就變」,而主角那過份堅持的行為,在鋪排不深的情況下更令人看得不是味兒。
文化大革命期間,知青陳陣和楊克來到了偏遠的內蒙山區,住在遊牧民族畢利格的部落,響應國家「上山下鄉」的運動。在那個地方,狼是當地居民一種敬而遠之的動物。陳陣來到不久後,便險被狼圍攻,卻因而被牠們深深吸引,收養了一頭小狼,希望能研究牠們的習性。隨著城市人逐漸移居到草原,不單對當地生態帶來極大破壞,甚至對狼大舉進行滅絕行動,而陳陣的小狼,更為遊牧民族帶來意想不到的災害...
到底片中的動作場面,在沒有電腦特技下怎樣拍出來?
在電腦特技盛行的年代,這類電影理應會用上CG形式來取代,惟片中為呈現一種逼真的實感,看得出逾大部份(或是全部?)場面均用上真實的狼群來演戲,令電影的臨場感大增。片中的狼群不單需要「演戲」(像那隻「小狼」仿有七情上面的喜怒哀樂表情),更得應付大量浩瀚的動作場面。導演處理這些大場面時,更往往以高空俯瞰的形式,宏觀草原上的殺與捕,讓一幕幕獵殺場面均無所遁形,全得要依賴天衣無縫的走位才能成功。
片初幾場浩瀚的狼群追捕先小試牛刀,盡現了導演的功架,重頭戲一幕狼馬混戰,哪管有沒有電腦特技效果,其鏡頭走位與剪接效果,倒真令我深深震懾,到底這場戲是怎樣拍出來?無論是「行軍佈陣」或是圍攻打鬥,中間再加入「人類」角色控制場面,這一幕拍來更覺一氣呵成,緊張得叫人目瞪口呆!當然,內蒙先天那壯麗的草原景色,也為電影的視覺效果增添了幾分甜頭,而導演也沒有浪費這些景色,即使文戲也把之拍成一幕幕浩瀚的大場面,真讓觀眾看得賞心悅目,先天已是一場視覺盛宴。
片初道盡遊牧民族的生活文化,拍來恰到好處,叫觀眾大開眼界
《狼圖騰》寫的是個遊牧民族歷史文化的故事,對於曾拍《西藏七年》的導演來說,這些華夏的神秘傳說,似乎也更得心應手。故事所涉獵的議題很多豐富,既有狼與神明之間的傳說、當地人的習俗,亦寫人類與大自然之間互給互足的關係,側看現代人破壞自然平衡,更暗說華夏文化幾千年以來的深厚歷史底蘊。在電影的前大半段,導演成功把這一切題材融會貫通,既讓觀眾能以帶點獵奇的眼光,去認識內蒙文化不為人知的一面,同時亦簡潔地展現出破壞大自然下的惡果。透過「狼」比「人」更懂大自然,暗諷著現代人的種種無知行為。值得一讚是,片中角色眾多,導演鋪排起來亦見有條不紊,眾人性格鮮明。
末段劇情發展突急轉直下,導演處理起來也顯得混亂,略帶反高潮之感
當主角的小狼成長後,劇情似乎開始推進乏力,幾幕重要的重頭戲過後,劇力便漸轉疲弱。小狼的出現,令各個人物暗生變化,甚至來了一群外來者,對草原進行另類的「掠奪」。在劇情發展過於複雜下,這一連串情節仿變得雜亂無章,硬生生要塞進電影的主線中,令很多情節來得沒頭沒尾,就如兩位男主角與牧民的感情戲,更是突兀得叫人摸不著頭腦。末段理應帶點感人色彩的屠狼戲份,鋪排起來也顯得順理成章,甚至硬要套回片初的大漠風情中,反令一切變得有如急就章般收結。與前段精雕細琢的考究細節相比,顯得甚不搭配,甚至帶點反高潮。
當然,單是欣賞《狼圖騰》那些「難解怎樣拍出來」的真實狼群演技,也真是值回票價。一眾狼群「七情上面」的演技,再演出大量仿是不可能的動作場面,一幕幕浩瀚的草原追逐大場面,絕對叫觀眾看得如癡如醉,不單是導演對場面調控的功架十足,更得一讚幕後那動物培訓員的勞苦功高。導演繼《西藏七年》後再看華夏文化的神秘一面,初段巧妙地把不同元素共冶一爐,實叫觀眾大開眼界,更不乏大量具反思性的情節。只是,末段劇情突然變得過份急進,眾多支線一下子難以湊合,如那沒頭沒尾的感情線甚為突兀,最叫觀眾沒趣,成了電影的一大敗筆。
Rating:80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