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片名:Knock Knock Who’s There
8月14日 22:30 CinemaCity
吳家麗早前合導的《花街柳巷》劣評如潮,甚至成為本年度一部超強的恥笑式奇片,姑勿論她的參與程度有多高,可真為她走上導演之路惹上污名。不足半年後,她又推出這部《有客到》,卻一洗了前作的爛味,拍出了一部甚有人情味的靈異電影。雖然,若求恐怖場面,《有客到》的恐怖感可能略遜,卻是借殯儀行業、人間鬼界之間的習俗與傳說,包裝出三個都市奇談,感覺卻帶點90年代《陰陽路》式趣味,甚至不禁令我想起系列中的佳作《陰陽路3:升棺發財》。對比起早前《迷離夜》或《奇幻夜》,以不同導演的短篇故事集結而成,今回由吳家麗獨個執導,幾個故事暗有連貫鋪排,亦令感覺看來較為統一。縱使本片很難稱得上是絕妙佳作,總算一洗吳家麗前作的污名。
首個故事既具情味也談及不少殯儀行業的風俗,恐怖感最低卻最令人驚喜
《無頭》:準新娘遇上交通意外身亡,慘成無頭冤魂,出殯時,竟是由現職殯儀館的前男友送自己最後一程。已為靈體的她,看著他為自己默默所做的一切,更發現了一個埋藏多年的秘密...
與其說是一個恐怖故事,倒不如說這是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。故事說來十分簡單,借一對分隔陰陽的戀人,寫出一個人間有情的故事,再藉此去帶出殯儀事業中的種種習俗與「行規」。片中的恐怖場面不多,極其量只是為製造緊張而拍出一兩場驚嚇場面,反是描述殯儀館中與靈體互相尊重的微妙關係,寫出了一個人情味濃郁的故事,帶出殯儀行業不為人知的種種習俗,富強烈地道色彩。當中那段淒美的愛情線,寫來恰到好處,更不期令我想起當年結局超難忘的《陰陽路3:升棺發財》首個殯儀館故事,是全片最出色的一個故事。
第二個故事勝在入題夠創意,卻礙於時間所限,末段顯得草草收場
《種貓》:少女於後巷養了一頭黑貓,卻被好賭成性的舅母把黑貓捉走入棺,藉此令自己在賭桌上無往而不利。沒想到,少女早已被黑貓上身...
故事亦有點像90年代恐怖短篇的那套模式,揉合了靈異與喜劇情節,當年「鬼王」雷宇揚再度演出,莊諧並重,成了電影的一大驚喜所在。故事設計甚有創意,亦突破了傳統靈異故事的框架,只可惜這個故事拍來略感故弄玄虛,亦沒有好好抓緊故事應具備的恐怖效果,末段情節盡在意料之內,浪費了整個故事的創意。
最後一個故事恐怖感充足,亦見吳家麗營造氣氛上的出色功架
《屍香》:任職殯儀化妝師的少女,一直不相信靈魂之說,某天拾到一部電話,與一位神秘女生對話。女生希望少女幫忙替自己找回一件失物,她卻想不到因而令自己陷入險境之中...
這可算是整部電影中氣氛最陰森的一個故事,劇情中所涉及到的殺人狂,氣氛營造上更帶點導演前作《花街柳巷》的影子(不談故事之無稽單論氣氛,《花》片絕對不俗的),尤其是片末的街市困獸鬥,更拍出了極緊湊的效果。若論製造氣氛的話,此故事更盡展了導演處力恐怖場面的能手,末段尤其迫力。可是,整個故事的佈局過份單一,不少驚嚇情節更是說得太白,縱是氣氛懾人,但要嚇得了觀眾還尚欠火喉。到最後,電影所包裝的,也是一個帶點溫情的收筆,迷途女生千方百計也得回家的意義,總算為單調的劇情挽回不少分數。
總觀整部《有客到》,觀感一定比導演合導的前作《花街柳巷》出色得多。故事拍攝模式有點像90年代的同類短篇恐怖故事,利用土炮化妝與特技效果營造氣氛,縱使恐怖感略遜,幾個故事所滲透的人情味,也令電影並非流於一味嚇人之效;把殯儀行業連貫整個主題,繼而帶出一些民風習俗,拍來亦滿有地道情懷。可是,吳家麗此作的故事仍難得圓滿,只拍出了氣氛與情味,劇情外露、順理成章,仍有不少改善空間。不過,作為一部充滿地道情懷的電影,《有客到》也可算是近年難得一見的同類作品,甚至走回了90年代小品恐怖電影的情味,仍是值得支持的。忘記《花街柳巷》吧!
Rating:75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