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客特攻47(優先場):逃不過電玩改篇電影的宿命

英文片名:Hitman: Agent 47

刺客特攻47 電影

多年前其實早有一部改篇自同名遊戲的《殺手47》,當年在電玩遊戲翻拍電影過多下,劣評如潮,香港甚至不作上映,直接出碟,其實效果也不致太差。多年後再度以此題材拍一部新的《刺客特攻47》,全新故事、全新班底,務求把前作的劣評完全抹去,誰知卻正正是「愈搞愈衰」。整部電影的故事非常簡單,就是女主角被人追殺,遇上了男主角拯救她,繼而發現另一個身世之謎。以此簡單的故事,又不像《末日先鋒:戰甲飛車》般爽快直接,反是安排了大量冗長無謂的文戲,鋪排一些「鬼唔知阿媽係女人」的情節,叫一部看似刺激過癮的電影,實則悶場連連。《刺客特攻47》偶有不俗的動作設計,就如中段一場新加坡鬧市的飛車追逐,但大部份仍離不開典型電玩遊戲改篇電影的弊病,過份著重於「場景」及耍帥的動作鏡頭(每回開鎗都要360度轉身再慢鏡擺pose),令動作場面看來更覺支離破碎。最大問題是,男主角被設計成無敵的超人,遇強愈強,從頭到尾都絲毫沒有遇上危機,試問又怎能叫觀眾看得投入?

 

《刺客特攻47》片尾還有一節片段,請觀眾留步。 

 

一個神秘的特攻集團,一直致力培訓經過基因改造的人種以執行任務,最後終被官方禁止行動。多年後,這個計劃一直被野心家重新提起。少女Katia一直尋找失蹤父親的下落,想不到竟因此而被追殺,直至遇上特攻集團的殺手「47」,她才發現自己原來身懷重大秘密...

 

《刺客特攻47》在美國劣評如潮,勢成暑期檔的另一伏片炸彈,當然,對比起同公司的另一「伏片」《神奇4俠》,《刺客特攻47》還有多一些可觀之處。欲求動作場面的話,片中幾場動作場面確有如打機式快感(或許本身這就是一部改篇自電玩的電影)。誇張的打鬥與飛車場面,仍能讓觀眾看得過癮,當中尤以中段於新加坡的一場飛車大場面最為刺激爽快,完全滿足得此類電影的要求。因此,若談「伏」的話,《刺客特攻47》娛樂性怎也比《神奇4俠》強得多。

 

不過,作為電玩改篇的電影,《刺客特攻47》仍離不開那類過份執著於「場景式」的設計,情況就如愈拍愈爛的《生化危機》系列般。整部電影的故事推進力已相當疲乏,在劇力不足下還不斷有如「打機」般轉換場景,過程也純粹為製造動作場面而設,令電影看來愈見鬆散,相當無謂。即使從電玩改篇而成,故事的人物設計也不能去得太盡。片中男主角再神通廣大也好,怎也得要有些弱點。觀乎男主角從頭到尾均愈戰愈強,甚至幾近刀槍不入,看了大半電影早知道他根本不會遇上性命危險,即使遇上另一位同是「刀槍不入」的奸角,實力旗鼓相當,同是不傷不死,這些擺明「為打而打」的動作場面,已先難叫觀眾投入其中。男主角夠誇張也罷,弊在連女主角都被「改造」得仿有超能力般,令這個「殺手集團」的世界觀似乎比Marvel超級英雄電影來得更天馬行空。在缺乏理據、人物性格,甚至故事背景下,這些空洞的人物設計,實在叫人看得不是味兒。

最要命的是,男女主角「打不死」也罷,《刺客特攻47》還每場動作場面都要耍帥,不斷360度轉身再慢鏡開槍「擺pose」,近乎是「天機華」上身,終極一戰甚至看得全場觀眾發出強烈的恥笑聲。雖知這類動作場面為求美感而拍得誇張,絕對情有可原,且看《22世紀殺人網絡》一樣拍得科幻誇張,卻能成經典。偏偏,《刺客特攻47》為求型格,不斷要主角們作出離奇失實的動作設計,反成了觀眾的一大笑位了。

 

作為劇情簡單得近乎空洞的電影,《刺客特攻47》大可以像《末日先鋒:戰甲飛車》般,女主角面臨追殺,逃,遇上男主角,邊打邊逃,一樣可以拍出強烈的觀能刺激,甚至更能切合電玩改篇的設計。可是,這個極其簡單的故事,還得要安排大量無謂的文戲、女主角的內心戲等,鋪排出幕幕根本無用明言的情節,還得故弄玄虛,沒去搞清楚整件事件陰謀的來龍去脈(看來感覺又有點像《叛諜追擊》系列)。最後,觀眾看了個半小時的電影,似乎才正式入戲:留待下集揭宗。到底看罷整部《刺客特攻47》後,劇情談過甚麼,只有男女主角不斷被窮追猛打?還是只有男主角不斷慢鏡轉身雙槍的動作場面?一時間也真說不清。

 

別期望《刺客特攻47》是一部超刺激過癮的動作電影。作為一部電玩改篇的作品,本片也逃不過同類電影的毛病,過份執著於「電玩式場景」,也對角色嚴重缺乏刻劃與描寫,效果甚至比本已劣評的首集來得更差。整部電影拍來有形無神,動作場面一味耍帥而乏刺激感,男女主角「打不死」的設定更是最難令人代入。故事非常簡單,偏偏劇本又為之加入了大量不必要的文戲,令劇情愈看愈冗長。或許,創作人希望一洗首集因著劇本而飽受劣評的往績,殊不知硬要把劇本填得充實,反而「愈搞愈衰」,到最後只成了下一集的個半小時預告片,如有的話。
Rating:50/ 100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