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片名:Go Away Mr. Tumor
9月1日 20:25 廈門思明電影院
白百何近年可謂成了悲劇的代言人,像《被偷走的那五年》、《分手合約》、《失戀33天》,每一部非絕症便失戀,卻全均大收旺場,再憑一部《捉妖記》成了20億的票房女王。緊接著那大破票房紀錄的,則是這部《滾蛋吧!腫瘤君》,更是完全為她度身訂造。電影走回了她的一貫路線,集失戀、絕症、悲情之大成,但這一次反沒有哭哭啼啼,是一部以輕鬆形式包裝的「絕症片」,過程笑中有淚。白百何一反極悲情的形象,以活潑可愛的形象、樂觀積極地面對身懷的絕症。全片無疑是她的個人表演,親民可愛,相信無論男女觀眾也會愛上她,值得一讚是片中的笑料相當到肉,並非一貫內地觀眾才會笑得出的低層次笑位,當中她的表現絕對抵讚。不過,這部改篇自真人真事的電影過份貪心,涉獵的題材過多,前段描寫主角如何面對絕症的情節縱流暢可觀,尤其是天馬行空的幻想場面最為有趣,惟末段一下子要把主角的愛情、友情、親情、病情等各元素一下子盡攬,過程散亂得完全沒有一條主線可言,結局再來一記標誌式「白百何式悲情」,硬要給觀眾擠點眼淚,讓電影顯得虎頭蛇尾,失望收場。
29歲的熊頓正面臨著人生的臨界點,生日當天卻遇上了失業、失戀,更發現自己得了腫瘤。樂天知命的她積極面對病情,因她的性格而燃亮了身邊的病友及好友,更對主診的梁醫生暗生情愫。當二人還搞不清相互的關係時,熊頓的病情卻急轉直下...
《滾蛋吧!腫瘤君》以喜劇形式去包裝一個俗套的絕症故事,效果相當討好,尤以前段刻劃出女主角那活潑可愛的性格,最讓觀眾看得投入。雖為一個絕症的故事,調子卻完全沒有一絲悲情成份,女主角那天馬行空的異想、做出種種傻傻的行為去吸引醫生注意,全均叫人會心微笑,而在白百何那七情上面、古靈精怪的漫畫化表情下,更讓「熊頓」這個角色來得討好,笑料滿載。故事改篇自女主角繪本的真人真事,白百何演來完全符合漫畫角色的形象,演來絕不誇張過火,親民且讓角色來得立體,完全叫觀眾投入了角色的世界中。
除了女主角外,她的一眾好友亦一樣插科打諢一起搞笑,而片中的笑料設計得夠精準,並非那類只有內地觀眾才笑得出的笑料,因此,就著電影的前半段而言,本片突破了同類電影的框架,甚至把醫院弄得像看遊樂場般,笑看著人生的種種低潮,態度正面樂觀,而白百何的演出更是電影靈魂所在,應記一功。至於本片為甚麼要IMAX,除了單純「為錢」外,女主角的多場幻想場面竟然充滿著「大場面」,攝影與視覺特技效果絕不欺場,從技術上來看,也是本片的一大驚喜。
本片片長近兩小時,不斷要靠女主角在搞笑搗蛋的話,似乎也難以撐足一部電影。於是,電影於末段竟亂搞一通,盡把前段苦苦鋪排的劇情盡數破壞。或許,女主角的性格樂觀得過份,根本完全不像一個抗病故事,便得要為電影硬加更多支線去充撐劇情。像女主角跟朋友鬧翻、面對父母的矛盾、與一眾院友的關係等,全均開了個頭而沒有好好發揮,甚至稱得上是與主線劇情完全無關,讓電影愈看愈覺鬆散。整部電影明顯集中於女主角身上,對於身邊眾人的性格背景竟只用上幾句對白來交代,在他們身份過於模糊下,末段的連番轉折也顯得多此一舉了。
至於男女主角間的感情線理應是電影的一大主線,看來卻成了一大陪襯,到底醫生與病人之間是單純的關係,還是發生了超友誼關係,似乎劇本也沒有意圖去好好解釋。礙於白百何演得太出色,反之吳彥祖卻安排了一個較沈默寡言的性格,也讓二人的演出毫無火花可言。
作為一部「絕症片」,整部電影的調子過份樂觀積極,畢竟也要安排一些催淚位。於是,電影於末段甚至連病情都沒有好好交代,劇情便得以急轉直下,在觀眾還未搞清楚甚麼事前,強行安排一段突兀的收結去煽情,叫全片看來虎頭蛇尾,混亂收場。
對於以「不看國產片為榮」的香港觀眾而言,或許不知道誰是白百何,本片或真可讓你認識她,甚至喜歡她。整部《滾蛋吧!腫瘤君》明顯是為她而設,而白百何以活潑可愛的清新感覺,以全新形象去演活這個她的「代表性」悲劇形象,更覺笑中有淚,角色立體突出,看罷不難令你愛上她。單看其演出也真不會乏望,惟本片實則水準參差、虎頭蛇尾,末段過份計算下,令一眾支線雜亂無章,當中的愛情線與友情線更是敗筆所在,結局為煽情而刻意堆砌一個突兀的收筆,哪管白百何再施展渾身解數也解救不來。
Rating:65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