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坪海戰(優先場):相煎何太急呢?

英文片名:Northern Limit Line

南北韓這兩個背負著沉重歷史背景的國家,一直以來是不少電影的好題材,相信身為南韓人亦看得更感觸,像早前《半世紀的諾言》便大破當地票房紀錄。描述韓戰時期的故事有很多,以近代衝突為題的故事,好像就較為鮮見。《延坪海戰》描寫2002年世界杯賽事期間,於南北韓分界線海域上所發生的一次戰爭級衝突。故事並非如《鳴梁海戰》般以大量海戰場面去取悅觀眾,反是像日本的《海猿》劇集般,以細膩的文戲鋪排,勾劃出一眾海員之間的情義故事。電影的戰爭場面不多,規模亦不大,但重頭戲雙方互攻的戰爭場面,卻拍得臨場感十足,長達超過半小時的戰爭場面更是非常慘烈。雖然,在前段的文戲鋪排下,實不難料到哪位角色會「壯烈犧牲」,仍想不到出來的效果會那麼熱血。身為外國人,或會當作一場認識別國歷史的機會,但以本片那種慷慨激昂的節奏來看,我相信身為南韓人的話,一定會看得倍感投入。有別於那些距離我們很遠的歷史,這場慘烈海戰只是在十多年前發生,不禁令人慨嘆這個本是同一民族的國家,相煎何太急?

 

朴東赫是「獵鷹357號」的最新船員,身為醫護兵的他,起初與一眾船員格格不入,後卻憑天開朗的性格,與眾船員打成一片。於世界盃季軍賽舉行當日期間,北韓戰艦突然穿越分界線,「獵鷹357號」奉命前往進行攔截,沒想到對方竟突然開火攻擊,朴東赫與一眾船員在始料不及下拼力抵抗,卻得剩他們孤單作戰...

 

縱名為「海戰」,本片卻非像當地破盡票房的大片《鳴梁海戰》般打足個多小時,反是花了很多筆墨去描繪船上一眾船員的故事。畢竟,歷史上的「延坪海戰」只歷時約半分鐘,作為一個近代真實事件改篇的電影,也不能偏離史實太遠,或是過份娛樂化。
劇情不禁令我想起日本的《海猿》系列,聚焦於一個小小的醫護兵身上,從他的視點,看盡船上不同人物的故事。不難想像,一眾船員盡皆有自身的故事,透過這位醫護兵與他們的互動,各人的故事寫來恰到好處,沒有過份嬌情外露,反是偶有不俗的笑位,那份仿如一家人的感情,也慢慢地細膩展現出來,顯得情味十足。

 

電影以文戲為主,亦片長超過兩小時,在鋪排得宜下,觀眾倒也不會感到太多悶場。劇情聚焦於一眾主角的感情關係外,也不時描繪南北韓之間的零星衝突,甚至是雙方的戰略與行軍佈陣,暗暗地為末段的大戰作出鋪墊,而幾場衝突的戲份,拍來亦見戲味濃郁,把大戰前的蘊釀氣勢渲染出來。

 

重頭的「延坪海戰」,建基於真實事件是一場發生不久前的慘烈戰爭,也不能為求製造觀能刺激而強行製造娛樂性。因此,觀眾別期望會如《鳴梁海戰》般有磅礡的浩瀚大戰,只是兩艘戰艦之間互相開火對峙,也繼而描繪「獵鷹357號」上各船員的眾生相。
即使場面沒想像中浩大,這段長逾半小時的大戰拍來也相當火爆緊湊,雙方互有攻守,拍來亦見臨場感十足,令觀眾全情投入,緊張刺激。而且,這場海戰更隨時幾乎成為近年最慘烈的戰爭場面之一,不單傷亡慘重,觀眾甚至會生怕一眾海員會否全軍覆滅。為達其效果,或許這幕戰爭場面拍來確有渲染色彩,無疑能帶動觀眾的感情,尤其是前段對眾人的細膩鋪排下,更能對角色投入,甚至不期看得為之動容。

 

作為一位外國觀眾也看得投入,不難想像本片對於南韓人有多熱血激昂,看著這兩批本是同根生的國民竟得要互相火拼浴血,也真覺諷刺唏噓。初時看來不太明白,即使慘劇與世界盃同日發生,似乎也沒需要放諸過多篇幅於賽事之上吧?沒想到,劇本於末段竟用以喻作南韓的那份強烈民族性,無論是戰場還是球場上,均是上下一心,為爭取國家光榮而戰。先別想這種取態會否有點政治宣傳的效用,倒真能帶動應有效果而不刻意。

 

唯一美中不足的是,電影為求達至效果,於大戰完結後仍得安排一段傳統的韓式感傷,落力地給電影製造煽情,收結略嫌不夠簡潔了。

 

 

入場前請別錯帶期望,這將是一部火爆刺激的大型戰爭片,即使片末的戰爭場面拍得悅目而充滿實感,仍非那類打足逾半時間的戰爭電影。《延坪海戰》花了頗長的時間,以細膩筆墨去描繪一眾艦隊船員之間的故事,把一眾船員之間的關係寫得甚有情味,乃至南北韓偶爾的零星衝突,拍得也充滿劇力。末段重頭戲的「延坪海戰」,即使規模不算龐大,仍拍出了強烈的臨場感,加上前段一眾角色鋪排得宜下,這場慘烈的攻守大戰,更叫觀眾看得全情投入,心驚膽戰。或許,《延坪海戰》確帶政治宣傳的成份,尤幸寫來不算過份渲染,即使非為韓國人,看著同一個民族竟得以此互相火拼,也不禁看得無奈。
Rating:85/ 100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