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片名:The Beauty Inside
9月27日 15:20 百老匯The One
一個人每天起來都有不同面貌、年齡,甚至性別,這個人在愛情路上又能如何自處?《我的變身男友》以此有趣的設定,寫一個天馬行空的故事,審視一段愛情的真正意義:到底這些仿似命中注定的宿世恩緣,能否捨棄一切外來因素,只談「交心」?故事的設計極富創意,更把男主角面臨尷尬困局下的種種細節都設想周到,創意滿分,而全片也真大膽地起用了「群星拱照」式效果,以眾多當紅男演員、甘草綠葉來演這個「變身男友」,看來也覺蠻好玩。初段看來有點像荷里活作品《每天愛妳第一次》,只不過把「記不起」轉化成「認不出」,每天都要想盡辦法去留住、重新追求女主角。可是,故事的設定也真「玩得太大」,看到中段觀眾也心知「收唔到科」,劇情便開始缺乏推進力,空有意念而難得伸展。故事想談愛情中的最高境界,命中注定、心有靈犀,從此鋪排出愛情的本意,確滿有反思空間。只是,角色「變身」太多,觀眾非但難以投入,更幾乎是抽離了電影角色。劇情設想天馬行空,甚至要觀眾把愛情超越年齡與性別,坦言說得再美的「Beauty inside」,也真難叫人投入了。
十八歲那年,宇振得了一個怪病,每天醒來面孔都會有所改變,或男或女、從小孩到老年人、從韓國人到外國人,這個怪病令他難以在社會生存,只得獨個兒靠設計材能維生。某天,宇振遇上了伊秀,對她一見鍾情,決定展開追求,只是,他一覺醒來後面容再次改變,伊秀已認不出他了...
一如英文片名《The Beauty Inside》,不難想像這是一個叫人別「以貌取人」,要看內心美的愛情故事。故事找來了每天不同面孔的主題,構思大膽好玩,同時亦為角色設計了不少「遊戲規則」,突顯得角色身份變來變去之尷尬,如男變女、近視情況、腳板大小、變成小孩等等,更為他構想了一個孤獨的世界觀設計,令這個「變身人生」來得言之成理,亦見創作人對這個「變身」概念的創意。
這個人生,注定了沒有朋友、不能擁有愛情,當愛情來了、擋也擋不住的時候,也得要放膽去追求。劇情在既定的「遊戲規則」外,又多加了一個控制「不變身」的方法,當他最終還是控制不住要「變身」,如何用盡辦法接近她,與她再續前緣,過程也帶點追看性。
既是靈魂伴侶,人海茫茫中總會找到你,若果每天的容貌也不同呢?
劇情發展下去,則是借這個天馬行空的主題,讓觀眾去審視一段愛情背後的真意。當一段愛情是我們口中的命中注定、宿世恩緣時,口裡說出心有靈群、能在人海茫茫中認出了對方的味道時,說得簡單,又能否真的做得到?當這段無形壓力成了女主角千斤重的負擔時,似乎又真難說得出只愛你的「內在美」、外在美只不過是過眼雲煙,內裡的「本我」才是最重要。
繼而,劇本更想出了許多「變身」後的另一可能性:怎知眼前這個是否陌生人?若對方有天遇上意外,又怎能認得出來?原來,有許多說得很美好、山盟海誓式的承諾,換轉了另一個角度來看,竟是那麼艱難。故事以一個玩味式手法作開章,審視一段愛情背後的種種可能性,這些內心掙扎、男女雙方的不同觀點,亦為觀眾帶來了不少反思空間。當一段關係面臨一個最極端的考驗時,你又能否說得出何謂「真愛」?值得一讚是,全片一直以柔和浪漫的配樂貫穿全片,亦成功帶動得電影的氛圍。
本片有一個很具玩味的設境,對愛情背後所探討的種種可能性,也給觀眾帶來頗有衝擊性的反思空間,只是,這個「變身」的設定玩得太大,最終又會帶來反效果。
看著男主角變來變去,又拍出了許多尷尬困局,但當女主角得知男主角的身份後,其實故事已沒有太大的變化與推進力,只看著他不斷地轉變容貌,而女主角又得默默承受,變相令中段顯得冗長,成了觀眾的「廁所位」。
劇本縱有一個充滿玩味的設定,奈何故事玩得太大,連自己都難以好好解釋得來,變相中段只能把同一道板斧重覆再重覆,略感冗長
即使全片嚴謹地設定了一套「變身」的「遊戲規則」,惟這些「規則」去得太盡,反令故事「難以收科」,甚至注定若非「爛尾」便得草草收場(如今的結局確實帶點牽強)。欲借這個「變身」題材,審視一段愛情的真正意義,不應「以貌取人」,偏偏劇情設設計了過多極端的角色,如小孩、老人家、女性等,畫面上突變成女同志、戀童癖、忘年戀的模樣,完全破壞了故事應有的浪漫美感,更連這個再「偉大」的女主角,終也被描繪成「以貌取人」的常人。哪管題旨說得再動容美好,過份極端的設定,叫觀眾也難以投入到這些極端的愛情關係中。作為一個天馬行空、帶點科幻式故事,劇情沒有交代「變身」原因也能接受,惟部份細節像言語上的問題、「變身」的時間等,過份著重細節終讓整個「遊戲規則」來得更複雜,實則又非對劇情發展有所幫助。
要跟超過十位演員演同一個角色、當對手戲,苦了女主角韓孝珠,也苦了追看著劇情發展的觀眾們
這絕非韓孝珠的最佳作品,但她在片中由頭帶到尾,成了電影的重心人物,要她演活角色的感情掙扎,當然也難不到她。可是,那一眾配角,反成了最大問題。雖然,他/她們有不少國內外的知名演員,每每出場幾分鐘都能有所發揮,只是,全片穿插的人物超過十個,並同時去演同一個角色,更得要跟女主角有感情交流,不單是苦了女主角韓孝珠,同時也苦了觀眾。
雖知這超過十個角色除了劇本設定是「男主角宇振」外,他們幾乎全無共通點,沒有甚麼小動作或言語上的行為令觀眾覺得他們是「同一人」,甚至連性別跟言語都有所不同,觀眾倒真如同劇情所指般,覺得女主角不斷轉換男友,過程更覺混亂。片初隱瞞身份、「猜猜誰是我」的手法偶一為之尚能帶動得效果,發展至末段已給觀眾一種重重覆覆的感覺了。個人認為,電影的玩味實在「玩」得過了火,把角色減半也能帶動得應有效果,如斯看來非但男女主角間全無火花可言,更令觀眾覺得混淆。
《我的變身男友》確有一點小聰明,藉著面容不同來審視愛情的真義,不應以貌取人,相信自己與「靈魂伴侶」的感情。劇本從此設計了許多細節與尷尬位,足見創作人的無比創意,而末段寫這段奇幻愛情所面臨的掙扎位,亦給觀眾許多反思空間。可惜,全片演員太多,根本難令同一個角色有所連貫,更別談他所帶動的感情。劇本即使有一套既定的「遊戲規則」,拍來玩得太盡太複雜,似乎已超越了一套「內在美」的思維,即使偶有笑料,也真令觀眾難以投入其中。概念絕對有創意,可惜玩得太大,難成佳作。
Rating:65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