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片名:The Walk
入場前也很好奇,到底這個「走鋼線」的單一行為,怎樣能拍成一部長達兩小時的電影?原來,Robert Zemeckis把之變成一個超勵志的追夢故事。與早前的《珠峰浩劫》一樣,同是描述一個遠至敢於挑戰死亡的宏大夢想,《命懸一線》寫來卻更熱血動容。全片花了逾半時間去描寫主角的準備過程,過程相當緊湊,把男主角的性格寫得極其傳神,在觀眾一心打算看重頭戲的「走鋼線表演」外,全片一直也牽動心靈。莊諧並重寫一個看似是「瘋子」的男人如何達成夢想、身邊朋友如何幫助他,連觀眾都被他的熱情所感染看得肉緊,劇本更是應記一功。
重頭戲的「走鋼線」場面當然驚險得叫人抹一把汗,個人覺得主角們進入世貿一刻已經緊張得叫人心跳加速。於Robert Zemeckis導筒下,即使文戲極多,也製造出超凌厲的視覺效果。其執導的《北極快車》、《魔戰王:貝奧武夫》、《魔幻聖誕頌》等片可說是3D及IMAX電影的先行者,事隔多年後再玩3D,在3D電影已令觀眾麻木下,他再度製出大量超震撼的視覺效果,乃至重頭戲的「走鋼線」表演,更讓觀眾如同身歷其境,仿如置身在百層高樓上一步一驚心。即使明知那是主角們對著綠幕演戲,超出色的視覺特技下,讓觀眾感受到那個「高度」,成功以觀眾潛藏著的畏高恐懼,製造最驚心的視覺效果。
Philippe自小便對雜技有情意結,當中尤對走鋼線環節有濃厚興趣,夢想要當一場令人歎為觀止的表演,更決心要在兩座世貿大樓上走鋼線。為此目標,他勤苦練習,並找來一眾好友協助以實現他的夢想,哪管這是犯法,甚至有可能得賠上性命...
重頭戲的「走鋼線」當然精彩,事前對客觀環境的刻劃手法,毫不著跡地叫觀眾先感受到那種無形的恐懼,手法極佳
光是一場「走鋼線」的表演,當然難以撐足一部電影,導演卻花了不少心機在營造那份恐懼感上。先不談片初的文戲,在進入世貿大樓後,各種層出不窮的意外,一次又一次利用客觀環境去營造那無形恐懼、那個高度、那種難度,像是電梯槽、主角在天台旁邊檢查繩索及逃避保安、爬到大樓邊緣去撿固定繩索等。這一切外在環境不斷無形地「製造緊張」,先叫主角還未踏上鋼線前,觀眾已感受到這個過程是多艱鉅;從氣氛及外在環境,無需刻意不斷去提醒觀眾有多「高」,讓人自行幻想與感受。個人覺得,事前這一切客觀環境描述,均足見導演的高手所在,甚至比重頭戲的「走鋼線」更精彩。
Robert Zemeckis素來玩視覺效果都是當時的特技先行者,無論是80年代的《回到未來》乃至千禧年代的3D電影,均可說是比別人走前一步。在3D電影狂潮底下,他還斗膽再拍一個擺明要告訴你很「3D」的電影。影像上不斷有「飛出來」的東西,固然製造了強烈的視覺刺激感,最精彩是其3D效果提升了影像的深度。重頭戲的「走鋼線」表演,景深對比鮮明,利用3D效果去突顯主角與背景的距離感,以3D去告訴觀眾大樓的高度,直叫觀眾如墮現場親歷其境,把3D的優點發揮得淋漓盡致,加上劇情描繪主角不斷在鋼線上當著種種危險動作,過程不斷叫在場觀眾驚呼小叫,成功製造了一幕上佳的重頭戲,看3D甚至IMAX 3D是本片的必然之選。
全片花了不少時間描述主角的訓練及準備過程,與好友的合作關係,也寫得充滿活潑的調子
不談最後40分鐘的超緊張情節,初段大部份劇情均是描述主角一場追夢的過程。故事仿如人物傳記形式,娓娓道來一個帶有瘋狂夢想的年輕人,如何把夢想一步一步的實踐。劇情沒有如一般人物傳記般,以冗長沉悶的調子來敘事,無論是與「師父」之間的感情、訓練的過程、與一眾「同謀」的關係等,著墨未必會很深刻,盡皆恰到好處,甚至帶有輕鬆的笑位。短短個多小時寫盡了他由小時候生活到決心追夢的過程,沒有多餘的支線,成功盡得劇情所需。此舉不單令觀眾不感悶場,甚至不期墮入主角的視點中,暗暗希望這位瘋狂的年青人能夠達成夢想。
沒想到,本片也是談一個「追夢」的故事。一如早前的《珠峰浩劫》般,要達成種種的夢想、心願,路途可能會很漫長、要有很多準備功夫,更會遇上許多意外,更會令人有所氣餒,當中如何克服這些負面情緒、與身邊人互相扶持,亦是成功的一大關鍵。
看著主角的那種不畏一切的熱情,我不期看得深深感動。他最終於鋼線上宛如「王者」的風範,大地在我腳下,仿佛世間再無任何東西能難得到他。那條「鋼線」已非單單一個「夢想」那麼簡單,而成了他的「人生舞台」。他最終學會了如何控制情緒、面對自己的人生,更學懂了師父一直教導他而不明白的東西:感恩。達成夢想後的激情,成功過後的夢想光環,那種美好感覺是應該好好享受,更似乎已蓋過了他從前所面對的種種障礙,看至他那「最後三步」,其實我感動得差點想鼓掌了。對的,Robert Zemeckis所拍的這個故事,不單是個純粹製造緊張、大玩3D效果的故事,更是將那種「圓夢」的熱血滲透給觀眾。我們除了為那一步一驚心的表演而抹一把汗,散場後腦海回想的也不單是這些「製造緊張」的場面,更是主角那份追夢的熱情,甚至有感染他人、改變世界的熱情,亦是全片給觀眾的一個信息。
演員方面,Joseph Gordon-Levitt帶足全場,把主角那種自負而有毅力的性格演活,刻意裝著真人的法國口音並不突兀,反而自然流露,令人信服那就是其本人所在。據說他為此角色刻意去鍛鍊過走鋼線,片中幾場練習看出絕無特技成份,甚至一鏡直落,真是誠意可加。
若閣下像小弟一樣,好奇到底怎樣一段短短「走鋼線」的表演能拍足一部電影而不感悶場,這部《命懸一線》保證不會令你失望。最後40分鐘的準備與表演過程,營造氣氛、製造緊張,當然能令觀眾投入得大呼小叫,而Robert Zemeckis最耍家的視覺特技功架,把近年玩到爛的3D效果,結合傳統「飛出來」與營造景深效果的外在環境,成功拍出一部久違了的「真3D」電影。除了營造氣氛外,全片描寫主角踏上鋼線前的心路歷程、那份追夢的熱情,寫來同樣恰到好處,文戲即使佔了大部份時間,依然毫無悶場,甚至,在適當的鋪排下,看至末段更不難令你感動得心中為其鼓掌。
Rating:90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