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英文片名:The Peanuts Movie
作為一部享譽全球的著名漫畫,單是「史諾比」的名字,令電影於超過一年前已開始宣傳,那段可愛的預告片、大型宣傳牌,叫粉絲們未映先期待。不過,一部短篇漫畫,如何能撐足一部長達個半小時的電影?觀乎電影預告片,似乎這將是一部帶點冒險色彩的搞笑故事,入場後竟發現,原來這部《史諾比:花生漫畫大電影》竟是一部毫無情理與劇情的電影,更可算是近期,甚至近年最失望的一部動畫,可真意想不到。作為一個短篇漫畫,漫畫人物於「幾格」漫畫內,當能充滿趣事、人物性格鮮明,但撐足一部電影,則明顯相當乏力。故事簡單得極點,就是描述主角Charlie Brown「追女仔」,惟電影仍用上了短篇漫畫的方式來敘事,令電影看來是片段式般鬆散;一個十分鐘能說完的故事,竟然拖足九十分鐘,悶場之多足叫成年觀眾老早抱頭大睡。個人覺得,若要變成一部「電影版」,其大可為短篇故事加入一個清晰的故事線,可是,本片明顯沒有這樣想過。或許,創作人希望保留漫畫的風格,並照顧兒童市場,但劇情過度鬆散,終令戲味過度疲弱。為求讓電影有多一點娛樂性,全片加入了過多無厘頭笑位,卻連小孩也笑不出,成功不斷挑戰觀眾的忍耐力。最要命的是,電影為求增加3D效果(又或是要撐足個半鐘),加入了一段毫無關聯的幻想情節,幾乎令電影分成兩部獨立電影般,非常難頂。
片尾還有三節片段,請觀眾留步。
請恕我難替本片寫個劇情簡介,大抵就是Charlie Brown的班上來了個新同學,害羞而乏自信的他怎樣去面對她,與此同時,Snoopy眼看著他的行動,又幻想出一個英雄式冒險故事。這明明是同一個故事,在劇本過於無厘頭、或說難以支撐足一部電影下,兩線劇情有如獨立故事般各自維政,劇情看來薄弱空洞,在場不少觀眾更老早看得鼻鼾聲震天。現實與幻想兩段情節,若能有所關聯,問題也不大,起碼可以連結起「追女仔」的情節,作為一部擺明對焦兒童市場的電影,劇情較為簡單也可接受。可是,如今有關「幻想」的情節,屬明顯只為3D而設的動作場面,也或許主線的「追女仔」故事難以撐足一部電影,便得安排此類情節去拖延時間。
一部毫無劇情、幾乎難成完整故事的電影,得單靠「賣萌」來胡混過目,是一回挑戰耐性的觀影過程
作為一部動畫,電影背後的信息也很明顯,要相信自己、要當個好人、內在美比外在美等正面信息,蠻具教育意義,以動畫而言,功德圓滿了。可是,作為一部毫無劇情可言的電影,花了個半小時來包裝這個信息,真有必要嗎?這不禁令我想起早年的真人版電影《加菲貓》。其實,《加菲貓》亦如花生漫畫般,是一個由短篇漫畫改篇而成的電影,雖然電影版爛味濃郁,仍有一個清晰的劇情主線,不如本片般不倫不類,胡亂拼湊。我明白電影版亦想切合原著風格,再突顯一眾角色的性格特徵,但劇情單靠一個「追女仔」的情節去貫穿一切,時而天才表演、時而舞會、時而又放風箏,彼此之間零關聯,一眾無關痛癢的支線強行拼湊成一個「完整故事」,看來明顯過於乏力了。
你可以說我沒有童真,但我亦不太受得了片中的所謂笑料。我得同意,這些笑位於漫畫內能達到應有效果,可愛有趣而搞笑,換轉成電影版,可真變得無聊當有趣,甚至是白癡智障當搞笑。誇張點說,小孩子看得多真會有損智商(同樣問題亦發生於《加菲貓》上,漫畫真能令人發笑,變成了電影卻連「恥笑」都笑不出)。其實,當荷里活在鬧劇本荒時,似乎隨手拿個甚麼題材都可以拍成電影版,卻沒想過,有許多題材、許多故事,並不能要「影像化」就「影像化」,反有辱了原作的美好形象。年度的大熱作品《迷你兵團》其實也爛味濃郁得是一部鬧劇,但單靠一眾主角的可愛模樣,也勉強有明顯的故事線,觀眾還能看得投入。這部《史諾比》連一個完整故事都構想不來,只能靠大量賣萌可愛的影像去搏取觀眾好感,請恕我不能接受了。
全片的劇情極其空洞無謂,勝在色彩班駁的畫面讓人心動,更沒有近年流行一類「太迫真」的效果,反見一點簡約美
幸而,劇本再劣,技術上也勉強能彌補不足。哪管故事再爛,我得承認片中的動畫效果確實出色。全片並沒有如近年迪士尼或夢工場的動畫般,力求製造一種幾近完美的「實感」、場景並無刻意精雕細琢;即使片中的幾場動作場面,亦無落力呈現壯觀的大場面,反是以實而不華的筆觸,勾劃出故事的原有風格。一眾主角沒有華衣艷服,亦沒有複雜的表情或頭髮,卻著重於色彩運用、場景拼配等,看來縱無一種「嘩」一聲的實感,倒是久違了、較貼近「動畫基本」的動畫。即使此為3D電影,於表現角色的動作、表情,甚至聲效上,仍保留了漫畫的原有味道,以簡單線條來呈現這一切,甚至主角間的動作明顯也不太流暢,帶有一種簡約美,平衡了「電影」與「漫畫」之間的取捨,饒有趣味,屬本片的一大可觀之處。
《史諾比:花生漫畫大電影》是年度一部終極失望作,誇張點說,本片更難稱之為一部「電影」。整部電影單靠角色的形象與知名度,落力去賣萌,力圖掩蓋那個已超越了「空洞」,已達毫無內容可言的劇本。現實與幻想兩條主線並排,彼此之間零關聯,仿如兩個獨立故事般,當中「幻想」一段情節,更明顯是為製造3D效果而設計,劇情之拖拉冗長真叫人相當難受。本片之劣也許再次印證了一個道理:並非每個故事、每個人物都能拍成一部電影,在沒有故事情理下,單靠賣萌、無聊當有趣的笑話去撐足個半小時,絕對是一回極難受的體驗,這已非有沒有「童真」的問題,而是這故事已超越了「童真」的界限了。成年觀眾倒有心理準備看得昏昏欲睡,帶個枕頭陪伴十歲以下小童入場,實是良策。幸好,片中的色彩運用、平衡漫畫與動畫的方法確有不俗效果,令本片不致成爛片之列。
Rating:30/ 100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Facebook Page: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jackyheimovi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