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屆香港國際電影節:盜亦有道

4月4日 14:00 沙田大會堂演奏廳
英文片名:Goodfellas

近年的香港國際電影節都能為觀眾帶來經典的復修電影、能在大銀幕上欣賞到這些出色的佳作,如去年的《末代皇帝溥儀》,今年則是Martin Scorsese的經典之作《盜亦有道》,可算是他導筒生涯的高峰作了。用上了兩個半小時的史詩式氣度,描述一個年輕人如何加入黑幫,成為「大佬」左右手後面對種種轉折的故事,似乎跟他十多年後的《華爾街狼人》的模式相像,也難怪當年許多朋友都表示《華》片再出色,也不過是重現《盜》片了。電影牽涉的人物眾多,故事情節複雜,Martin Scorsese把每個細節拍得連環緊扣、心思細密,比其奪得「最佳導演」寶座的《無間道風雲》更為精彩。電影所創下的粗口紀錄、那幕經典的長鏡頭,果然一一絕無過譽。

 

自小渴望加入黑幫的Henry,從泊車小子做起,在黑幫大佬James的賞識下,成為了他的左右手,並與Tommy並肩上陣,過著備受尊敬、衣食無憂的日子。隨著他們的生意愈做愈大,眾人開始野心勃勃、更不知天高地厚,而Tommy狂亂的行為,更多次把Henry陷入困境,他們更不知道,自己的行動已給敵對勢力及執法部門看上...

 

 

觀影時真不期令我想起Martin Scorsese近年的最佳作品《華爾街狼人》,同是寫一個野心勃勃的小伙子,如何以不法手段攀至高峰,不知天高地厚,最後卻跌得更重,就連家人都賠上了,而片中人物與情節之複雜,甚至連粗口密度都大有相同,也真難怪當年不少人表示導演只是重走舊路。
《盜亦有道》從一個年輕人的眼中,去看一場黑幫的犯罪史,幾乎是鉅細無遺地展露著這一干人等無法無天、完全目無法紀的行為。片中不少情節看來可能可有可無,宛如無關痛癢的冗長支線,卻暗暗為角色以至後段劇情埋下了伏線,劇力愈看愈覺得濃厚,更見劇情連環緊扣。即使每段支線、每個人物此刻未必「有用」,原來已把觀眾潛而默化,投射到角色的內心世界,到了末段總會有其作用。

中文片名既名作《盜亦有道》,而英文片名亦帶有「自己人」的意思,相信正是談主角Henry。Henry雖然壞事做盡,卻仍有良知、有情有義,眼中縱只有錢,惟看見無辜者受害,還有一絲憐憫之心,在一部滅絕人性的黑幫電影中,此角又不覺格格不入。劇本塑造這個角色最具神彩,後天Martin Scorsese捕捉這位角色的一舉一動,亦令其充滿靈魂,與身邊一眾黑幫大魔頭共存,仍沒失卻自己內心深處最基本的人性,當年中文片名翻譯實是一絕。

 

 

Martin Scorsese早幾年的作品如《紐約風雲》或《娛樂大亨》,是其導筒下較為失色之作,難把複雜的劇情與人物連貫起來,冗長兼乏味,得待近年才有改善。本片能在影史上留下重要名字,其調度功夫也居功至偉。全片透過四位主要男角,再勾劃出一眾支線,在解構故事上,電影不時用上了不同視點的獨白,抽離了故事的時空,從角色口中去敘述自己的內心世界,手法全然不覺突兀、過場亦不留痕跡,多場文戲劇力慢慢遞增,尤其是幾位帶點「瘋子」味道的主角,你全然不會猜到下一步他們會做甚麼,那迫力絕對比十多年後光是用錢來玩人的「華爾街狼人」更強。

 

 

沒想到,原來Robert De Niro並非電影的男主角,近期角色開始「崩壞」的他,演出這位黑幫大佬時,確有一鼓不寒而慄的懾人氣勢。反之,電影主線落在Ray Liotta與Joe Pesci身上。Ray Liotta演一個充滿野心,但骨子裡還有良知的黑道中人,演出淡定亦既有凶狠的一面,也不及憑本片奪得「最佳男配角」的Joe Pesci,他演一個初時連追求女生都不敢的小伙子,至幾乎胡亂殺人的黑幫左右手,末段漸增的劇力,不少場面也是因他而起,完全把角色的瘋狂演得活靈活現,是全片的一大亮點。

 

 

總的而言,《盜亦有道》果然絕無過譽,是Martin Scorsese執導生涯中的一部佳作。雖然,用上兩個半小時,從一位年輕人眼中,來描述一段「黑幫編年史」,我不敢說劇力萬鈞,末段也真覺有點冗長,但看其如何調度場面、把各條無關痛癢的支線連環堅扣、人物眾多而毫不混亂,從不同角色與視點中,把各場面連繫起來,敘事功架已見是顛峰之作了。我不敢說《華爾街狼人》是否他重覆《盜》片的成功所在,若我先看本片再看《華》片,可能觀感會有所不同了。
Rating:4/ 5

 
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Facebook Page:
www.facebook.com/jackyheimovie

旅遊專頁「有故事的旅人」Facebook Page:
www.facebook.com/360.days.in.australia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