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英文片名:Nerve
玩一隻Pokemon可以改變了玩手機遊戲的模式,許多道德衛士跑出來口誅筆伐,聲稱「玩物喪志」、「社會淪亡」,成了最近一場社會現象。相信那班人看完本片,定必粗口橫飛。無獨有偶,正是「生得逢時」,電影《極限挑機》於這個時候推出,食正這個社會現象,看來充滿共鳴,甚至覺得,這個遊戲或能真的面世。故事講述一個真人互動遊戲,要玩家去「Dare」作種種挑戰,女主角愈玩愈泥足深陷,漸發覺事情來得絕不簡單。兩位導演是成功把《午夜靈異錄像》系列拍爛的「功臣」,沒想到沒有系列的包袱下,竟有強烈驚喜。雖然,本片並不能說是絕妙佳作,起碼在短短個半小時內有盡起承轉合,更把整個遊戲建構了立體的世界觀。遊戲方式易明好玩,用上時下各個社交應用程式介面,仿能與觀眾互動,增添了投入感(開場不期令我想起去年驚喜之作《Unfriended》)。結局的轉調在片長所限下,難免感到突兀,是電影一大敗筆,卻又不致於「爛尾」收場;以一個看似「玩得太大」的故事能以此作結,算是難得了。劇本藉著這個遊戲,諷刺盡網路安全、網絡欺凌、私隱性等等問題,以一個帶點警世意味的虛構故事,叫觀眾反思網路方便為大家帶來的種種問題,想來,似乎亦非危言聳聽。
Vee是個毫無自信的少女,每天只活在母親與朋友的影子下,某天她決定挑戰自己,試玩流行的遊戲「挑機王」。遊戲能讓觀眾向玩家「挑機」,成功便能輕易拿到現金獎。過程中,Vee認識了另一玩家Ian,二人一同上路,戰勝重重難關,旋即成了網民熱愛的風雲人物。Vee漸發現,這個遊戲似乎殊不簡單,挑戰愈來愈瘋狂,間接影響她的性命安全,而Ian也仿似埋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...
各場「挑機」遊戲愈玩愈瘋狂,喜見電影拍來亦節奏明快
這縱非一部大製作,但在短短個半小時內,既要表現遊戲的世界觀、如何玩、有何漏洞,還有幾位主角之間的恩怨情仇,難得看來亦夠完整、連環緊扣,縱未至完美,能得此效果已屬難得了。劇本的原創性夠驚喜,拍攝手法亦令讓電影充滿濃厚娛樂性。正因電影於有限時能內要鋪排大量劇情,節奏相當明快。初時看來不難叫觀眾會心微笑,輕鬆獲得獎金,不難令人躍躍欲試,隨著「挑機」遊戲難度倍增,甚至危害性命安全,故事就開始愈玩愈激。幾場玩命式「挑機」、人性抉擇間的「挑機」,拍來緊湊迫人,緊扣心靈。劇情不期令我想起泰國同類電影《13駭人遊戲》,甚至是幾年前同類的《鷹眼追擊》,描述一個全球電腦網絡連結起來,控制著兩位主角的一切,隨著科技的興起、網民的幫助下,本片的整個遊戲拍來竟帶點說服力,現實似乎不難發生。
另一點欣賞的是,電影一如恐怖片《Unfriended》般,用上了大量時下每天必會接觸的程式、社交平台、Live等工具的介面,年青人必大感共鳴,絕對是緊貼時代脈膊的電影。片中不時用上介面的主觀鏡頭來看主角,正帶點窺看的意味;在一定要「Live」的玩法下,玩家都成了網路紅人,同時自己的私隱與行蹤也敗露。
在網民主宰的社會中,人人都可以有成名的機會,但背後又潛藏了甚麼問題?
本以為這不過是個虛構的狂想曲,劇情在涉獵有關網上的道德問題上,竟然出奇地立體。當世界幾乎已成了「網民」主宰的「e世代」、每個隱藏於電腦背後的網民,一句說話可以左右大局、一支「起底組」可以改變別人生命時,有關問題若走火入魔,是否更能主宰人的生死?同時,當科技日益發達時,要連結任何程式,都不經意把個人資料赤裸裸地放上網,稍一不慎又會否成了別人控制你的把柄?結局拍來可能帶點危言聳聽,但想深一層,這些情節隨時會在現實中發生,甚至可能悄然在每天上演著,只不過大家從沒留意,警世色彩極強。片末的人性抉擇實在不難料到,卻驚喜在末段主角高呼的弦外之音,尤其值得反思。
全片在短短個半小時內能包含了眾多議題,已是驚喜之上,但片末操之過急,也讓結局帶點突兀。劇本描述女主角如何被遊戲控制生命,逐步步向自毀邊緣,過程層層遞進,鋪排不俗,惟末段一記轉調,揭露背後陰謀、幾位角色背後的真正身份,在製造出人意表的同時,時間所限下變相將一切人物性格扭得太急、反擊背後陰謀之對策,也來得理所當然。故事確實「兜」得極妙,甚至可以「封」了續集的門(當然要拍還是要辦法再來一次),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,但末段鋪排實在過於急進,若能拍成兩小時片長,或能更充實劇情。
因此,《極限挑機》並不能說是一部經典之作,但因其前衛意念、配合時代感十足的拍法,絕對能引起觀眾共鳴;即使是個虛構故事,過程情理兼備、結構完整,實屬難得。電影揉合了現實中網路平台的介面,以及虛擬遊戲的構想,疑幻疑真的拍攝手法,增添了強烈追看意慾。全片節奏明快、愈看愈覺緊湊,最後對網路世界來了一記狠狠的鞭撻,看來更具時代意義。可惜,即使結局能夠完整故事,末段轉調太急,部份重要細節並無好好交代,花多點篇幅或會較佳。
Rating:75/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