勤奮 VS 練精學懶;據理力爭 VS 搞事?

15094398_10211028922183997_3744468718131571562_n

早前分享過一個故事,在澳洲求職時,一個老板覺得香港人的小聰明代表了「練精學懶」,決定不再請我們。這個故事當然有點道理,或屬特例一則。當優點用得不著就變成了缺點,但有時候我們最引以為傲的勤奮性格,即使自己堅守不把之「變質」,與西方人共事又會感一定的文化衝擊。

在澳洲那年,我曾在渡假小島上一間餐廳工作,平日人流不多,連工作都有「渡假feel」,來到了平安夜,客人數目大概是全年最高的一天,人人忙得不可開交,外藉同事應接不暇,還未到下班大夥兒已累得面色慘白,叫苦連天,驚訝何以我們幾個亞洲同事可以撐得住。其實,那不過是人多些,要行動快一點,還未及香港「冧檔」的地步,我下班後卻一點也不覺得累,反而很精神。

因為,在香港工作,這樣才是正常,平日閒著無事,我才悶得快要累著。

回想起自己做兼職、散工、實習、長工,有甚麼辛苦事情未試過?五分鐘午飯時間、連續站立十個小時、連續每天工作十幾小時達半個月,大家都沒有甚麼怨言,大抵那才真的叫累,這些人客數量,在香港是「正常」;外國人眼中的Mission Impossible,在香港人眼中,他們的工作態度才是Mission Impossible。

我不是表現自己比別人強--其實當年眼見許多亞洲人如是這樣。前文提及的老板覺得香港人「練精學懶」,有更多老板就覺得亞洲人任勞任怨、「好洗好用」。其實,我們這種鐵人般的態度、訓練成不會累的體力,是幸福,還是一種惡習?當西方人朝十晚五已覺得是極限,香港人朝五晚十去做做做,為的又是甚麼?當西方人很容易就累得要命時,香港人還不斷OT,我們有享受過生命嗎?當我們說要享受人生時,卻被標榜成逃避現實的藉口,這種價值觀有問題嗎?

此外,前文也提及過,老板覺得香港人很喜歡「搞事」--無中生有、小事化大,固然是少部份人令背包客蒙羞之原,亦有很多人習慣在香港的「奴隸」性格,到了外國即使遇上了不公行為,仍啞忍不作聲。某次,我在一家工作的酒店,上演了一幕類似「辦公室鬥爭」。一個德國同事被老板性騷擾後無理解僱,最後全體德國員工一同罷工去支持同事。我很羨慕其中有同事有勇氣、夠團結去抗爭。日常工作中,同事之間常常討論怎樣抗爭搞垮公司,到最後,危機終於來到,人人退縮。等閒事都事事抗爭當然是「搞事」,假如遇到一些很有問題的事情,作為員工絕對有理由去反抗,只可惜,很多人只懂得說而不會去做、為了「飯碗」當然「你死你事」,最終繼續成為公司的奴隸。那天,一個台灣同事去問那幫德國人,不怕代同事出頭會影響到自己嗎?那群德國人的「領袖」氣言,如不群起反抗,他朝一日影響到的,將會是自己。在亞洲人心目中,大抵會覺得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」,還得是Working Holiday的短期工,算了吧。

這類故事當然沒有誰對誰錯,只屬價值觀的問題,但回想起這些在路上、在Working Holiday遇到的種種,我總覺得,旅行並非單單一場視覺上的甜頭、心境上的放鬆,而是那種文化衝擊與反思,才對自己影響深遠。

【延伸閱讀】外遊時,請記著你也代表你的民族

【延伸閱讀】我在Working Holiday那些CV寫不了的經驗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
IG請Follow:
#travelerwithmovie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