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睇文前留意喇!】
第5屆「晞。觀影記事」讀者電影投選現已接受投票,歡迎大家踴躍參加:goo.gl/6eFggD
英文片名:Black Mirror: Bandersnatch
雖然不太喜歡Netflix改變了戲院的觀影模式,令大量佳作只在網上串流平台看到,而且Netflix原創或獨家電影都沒有哪部出眾,但《黑鏡:潘達斯奈基》作為超破格的「自選劇情」作品,也想特別撰文分享一下。故事講述遊戲設計師陷入了創作的死胡同內,開始分不清現實與幻覺,而背後控制著他的「命運之神」,正正就是在螢幕前拿著遙控器的你。誠言,若當作一部電影或迷你劇來看,這真的難成佳作,畢竟在實驗味濃的大前提下,即使你選了哪個劇情、哪個結局,其實都帶點「爛尾」收場,問題只在你最後得到多少分數,但在呈現手法上,就不得不讚Netflix的心思。觀影過程中,無論你選取了任何劇情,都會作個紀錄,即使最終「兜唔返」(如其中一個打破四面牆的收結)要你回頭再玩,在對白與細節上都偶有不同;假如你令某角色死去,隨後的劇情也會略有不同。
有說此作或能成為未來的觀影模式,個人還是持觀望態度。無可否認,這個題材極為適合「自選劇情」的套路,過程疑幻疑真、遊戲設計師既是精神失常亦會「High大咗」,正切合了真假難分的故事,當中的宿命論、自主人生的懷疑,以至對娛樂的諷刺等等,不少電影如《真人Show》、《疾走羅拉》、《一個字頭的誕生》、《你玩得起你玩唔起》/《瘋殺遊戲》都曾寫過,只不如本片般能讓你作出選擇。可是,正因題材的獨特性,很難每個故事都要人自行選擇,再加上這噱頭東西其實蠻影響觀影過程(你真要拿著遙控器隨時準備),要使之大行其道,仍需作觀望。
遊戲設計師Stefan得到一個夢寐以求的機會,替著名遊戲設計商開發一隻名為「潘達斯奈基」的遊戲,可讓玩家自行決定劇情。Stefan在設計過程中開始沉瀝於虛擬世界中不能自拔,在同事Colin的引領下,甚至懷疑自己的人生正受到操控,每個決定都可以重頭來過。當他逐漸陷入崩潰地步時,終發現背後真有人操控他的人生,正正是電視機前的每位觀眾。
看似「有得揀」,也是導向一連串既定結局,是否我們的人生寫照?
將宿命論結合諷刺當代娛樂文化,最經典當然得數《真人Show》,而你所作每個決定,簡單如出門轉左或轉右都足影響你的人生,也有《一個字頭的誕生》與《疾走羅拉》,到底你所身處的世界是現實還是虛擬,當然少不了《22世紀殺人網絡》。在芸芸的經典作品前,《黑鏡:潘達斯奈基》的故事其實不算太有突破。在「自主劇情」的大前提下,玩味先行而輕劇情,官方的片長是大約個半小時,但視乎你「玩」甚麼劇情,部份走向與結局其實爛味濃郁,甚至出現「兜唔到」要讓你重頭來過,隨時「玩」了兩小時都不知自己在看甚麼。若觀眾要有個很「爆」的意念,或是超出人意表的結局,恕此作難以給予。最出人意表的是,相信觀影時大家都會跟我一樣「chok」盡不同選擇,但無論你如何選擇,最終也是悲劇收場,只在乎悲劇程度多寡。
大體劇情難有突破,反而喜歡鋪排上的心思。首次觀影沒有刻意「chok」劇情,就真隨心把自己放在該處境,會作出如何選擇,這些抉擇連結起來皆沒有太大破綻,即使中途「兜唔到」得重新來過,都會發現不同選擇的組合,皆令角色對白略有不同。這裡得讚創作團隊的心思細密,還有Netflix的超穩定系統。說起Netflix,也得一讚一段劇情(無論你選擇甚麼也會跑到那裡)竟然打破四面牆,幾乎由你跟主角直接對話解釋何謂Netflix,到最後牽引出的劇情,更是諷刺盡當今社會對「娛樂性」要求的品味,可謂一大神來之筆。當年Michael Haneke於《你玩得起你玩唔起》都曾出現過相同情節,不過這次由你的手親手選擇劇情(其實也是迫你選擇),對之的諷刺性也大增。
一如前文所述,故事對宿命的探討,放諸在這位可憐的主人翁身上,也令議題加以深化。片中不單是「Netflix」的選擇可以打破四面牆,角色本身的每個選擇,仿佛也正在打破四面牆與觀眾直接對話,看得疑幻疑真。因應主角設計的遊戲以「選擇」為題,也令他開始反思到自己人生的選擇是否出於自主,而他的人生是否依循著一個劇本去行事(其中一個選擇是在拍電影)。可是,不同的選擇,到最後還是導向一連串既定結局,即使有個自主的人生,還是依循「命運之神」/觀眾/編劇,以至當中政府監控的劇本去活。在不同的選擇中,有無數個平行時空,或許你一覺醒來會發現自己掉進了另一平行時空,有「另一條命」等著你再活一次,你覺得一切似曾相識(Déjà vu?)其實只不過你曾經活過相類的人生。在這個「自主劇情」的設定上,如劇情不斷「閃回」或許極為奇怪,正因有了這個框架設定,一切微小變化都可有不同導向的收結(如「蝴蝶效應」,Butterfly Effect),反讓這一切的違和感大降,也呈現了宿命論的最完美解讀。早上想吃麥片或粟米片是無傷大雅的決定,但選擇進入大廈或在街上跟著同事走,則可改變你與他人的一生。只不過,在「既定」劇本的框架下,是否每個人生決定也是無傷大雅的決定?若閣下曾有一刻懷疑過自己人生的真偽,本片看來定會極為投入。
總的而言,我很難界定《黑鏡:潘達斯奈基》是否一部佳作,畢竟在破格的玩味下,實難有個有盡完整起承轉合的故事,而因應不同「選擇」,於劇情與結局上也難有完美收場。不過,細節位上卻得承認Netflix的神功,將宿命論以最形象化方式演繹;大膽創新的橋段,無懼霸氣地爛尾收場,反用上創意方式將一切導回正軌重新來過。假如人生有個既定劇本,即使命運讓你能夠選擇,終局又可否創出個自主人生?當你知道命運無可選擇時,你選擇奮戰到底,還是由此悲下去?值得深思。
Rating:70/ 100(故事);85/ 100(呈現手法)
【最新旅遊文章】大陸住Hostel落荒而逃奇遇記
【最新旅遊文章】-32度你個人會點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