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by復仇記:煩膠港女與智障港男吵吵鬧鬧個半小時

Baby復仇記

英文片名:The Secret Diary of a Mom to Be

 

陸以心的前作《同班同學》狠插得體無完膚,成了當年最劣評之一的港產片 ,個人覺得倒不致一文不值,獨論演員都有其可觀之處,沒想到《Baby復仇記》竟然挑戰下限,即使電影只有短短個半小時,都有如看了三小時般,慘不忍睹。《Baby復仇記》講述事業女強人突然有了BB的心路歷程,本可寫成個窩心的女性故事,偏偏陸以心無論導技與編劇俱一塌糊塗,眾多議題皆隔靴搔癢,甚至連完整的故事都談不來。陸以心可說是師承自彭浩翔,卻連彭浩翔初期的小聰明都沒有,大量所謂的笑料令人雅雀無聲,更有幾近NG邊緣的多餘場面沒有刪走,放進正片可謂極為尷尬,而一眾「煩膠」配角不斷穿插全片,再加入硬滑稽的笑料,更是挑戰忍耐極限,尤其結局一幕堪比大台的BBQ,看得毛骨悚然。《Baby復仇記》有個可堪玩味的背景,可看畢全片都不知到底有何「復仇」可言,甚至孕婦的心路歷程,都只淪為典型「彭浩翔式八婆」的吵吵鬧鬧。無論男女主角雙方皆極為「煩膠」,想描寫雙方的內心恐懼,相信各位準爸爸媽媽,就連身邊有準爸爸媽媽的觀眾都覺得「得啖笑」。因著《Baby復仇記》沒有明顯的故事線,劇情隨心所欲,令主線只覺得兩夫婦「自己攞嚟衰」,尤其是女主角人物設定的反感,實與《非分熟女》無異。

 

事業型女性家敏本跟丈夫生活甜蜜,過著二人世界,並有不生孩子的約定,怎料竟然意外懷孕,大好人生瞬間逆轉!家敏不單沒了升職機會,更開始脾氣大變,與丈夫關係勢成水火,甚至離家出走。過程中,家敏漸漸發現得肚子內有個小生命的美好,非如她想像般恐怖...

 

Baby復仇記
結局那場「大團圓」之俗套,連大台都未必拍得出如斯「水準」
寫「大肚婆」的題材,香港較為鮮見,初看《Baby復仇記》這個故事,還是有一定期待,怎料竟是如此膚淺。入場前不會期待這如《論盡爆煲媽咪》般精彩絕倫,也沒想到這一切來得那麼片面。女主角「從冇到有」的過程,突然得連觀眾都搞不清發生甚麼事,卻又不覺得她的世界有何崩潰。隨後寫她面對墮胎與否、與自己身體作對的過程,同樣有夠「小學雞」,又會突然在三言兩語間就解釋一切,劇力全無;坐月過程的心路歷程、內心的矛盾恐懼,全均只流於對白式輕輕帶過,一場「意外演習」更是極過火。與此同時,男主角面對這麼一個難頂、近乎蠻不講理的妻子,又完全沒有任何反應,絕對不值得可憐;無厘頭搞了一個甚麼「Baba Club」,同樣看不到一班準爸爸的心路歷程,只是一群騎呢怪在作種種無聊事,那些硬滑稽的笑料,尷尬得讓人不忍直視,真苦了一群要演出來的演員。

 

Baby復仇記
企圖描述一群「港女」的心路歷程,可在時間所限下,倒不如輕輕帶過就算,末段看得不明所以
為求令《Baby復仇記》更加熱鬧,又加入了最典型的「彭浩翔式八婆」,可看著這四位「八婆」不斷吵吵鬧鬧、無無聊聊的劇情與對白,簡直離題萬丈,跑到澳門的一段完全不明所以。若劇情想借這班「八婆」,引領女主角面對自己的心魔、昔日的恐懼(嘩,這真是有夠間接),惟重頭戲竟對某些應該登場的人物皆輕輕帶過,就連女主角的母親都沒有出場。到底女主角何以突然會接受一切、欣然面對自己的過去、承認錯誤,都沒有任何交代,到最後,這班「八婆好姊妹」還不過是最典型的「彭浩翔式低俗粗口」,就疑似道盡了一眾「港女」的心聲,性格極為單薄。

劇情再加入了張繼聰所演的「陪月」一角,將「陪月」描述得有如男妓一樣,不知一眾陪月員看後有何感覺。張繼聰繼續他十年如一日的角色形象,看得多也覺重覆,這位角色除了搞笑之外,所謂的專業陪月只是紙上談兵。作為一班「小學雞」的所謂「軍師」,只因面對著一群智障準爸爸才成「軍師」,否則,那些「理論」,普通一個男觀眾都深明其義。

 

請恕我看畢全片都難解何謂「Baby復仇記」,全片皆沒有任何「復仇」的意味,大概就是想不到一個片名,強行為之加個名稱。沒有誰要復仇,主線就是談懷孕為一對夫婦帶來的轉變,可這一切同樣來得極為煩厭。一如《非分熟女》根本就是女主角自己有問題,令性生活變成這樣子,同樣地,《Baby復仇記》這對「小學雞煩膠」夫婦,根本就完全沒有一絲甜蜜溫馨可言,只覺一個小學雞(根本是沒有生存技能的智障)老公,對著一個超難頂港女,無論有沒有BB,現實生活這麼一段關係,理應都很快離婚。要寫段夫妻關係,二人除了貌似放蕩大膽的生活,基本上沒有甚麼溝通可言,每次見面都是因著無謂的事情玩弄對方、爭執,彼此毫無信任,無論有沒有嬰兒,這對夫妻都是極有問題。或許,陸以心想將二人的關係寫得極端一點,以增加戲劇性效果,可這些效果來得過份誇張,完全脫離現實,偏偏《Baby復仇記》又非誇張喜劇,看著雙方這些無厘頭的情節,甚至末段搞出所謂的「綠帽疑雲」,都跟「Baby復仇」毫無關係。若有這麼一對「煩膠夫婦」的概念,倒不如寫個夫婦兩性之道的故事較佳。

 

Baby復仇記
《獅子山上》上與袁澧林演技鬥稚嫩,朱鑑然此作就與陳靜鬥造作
朱鑑然繼《獅子山上》後再展其極稚嫩的演技,要擔正一個男主角,既是苦了他,也是苦了在場的觀眾,此作稚嫩之外更是「提升」至造作地步,更失望倒是陳靜(Dada)。此女頗具演技才華,若劇本細膩一點,這個角色理應有極具發展空間,惟劇本仍是走向「粗口爛舌」式港女,更不時要她面容扭曲大叫,幾乎達醜化自己形象之感,是繼《恭喜八婆》「玩屎」後又一演出之污點,不堪入目。

 
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payme課金以作支持:

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
 

總括而言,《Baby復仇記》有了個可堪玩味的設境,卻不懂如何發揮,只成了一部吵吵鬧鬧、無聊當有趣的所謂喜劇。取個不明所以的片名,沒有「Baby復仇」的意味,更連「Baby」的元素也不多,只是把典型化的港男港女角色「炒埋一碟」。一個極簡單的故事有大量信息想表達,最終眼高手低,無一能夠好好表達,看著這對「煩膠」夫婦,感覺只如同《非分熟女》一樣,「自己攞嚟衰」。陸以心前作《同班同學》個人覺得不致一文不值,但經歷此作後,看見其名入場前真係三思,畢竟本片真連完整故事都說不來。在疫情問題下,「玩命」般戴著口罩呆坐戲院個半小時,絕不值得。
Rating:20/ 100

 

【最新電影旅遊文章】【四國愛媛自遊行】愛媛電影朝聖:驚喜內子座劇場|道後溫泉、松山城、下灘站文化遊

 

【最新旅遊文章】南美首都皆失望?(Part 2):秘魯利馬 — 必嚐「另類」交通體驗

 

 

最後機會
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已賣剩最後一批,售完即止,請即訂購:http://bit.ly/2PKXYFA

 

台灣書局兼網上平台亦已上架,可去文中連結購買:goo.gl/xzCymP

 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
 

IG請Follow:
#travelerwithmovie

 

1 Comment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