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買了隻《星光伴我心》的VCD,放了十多年都沒有看,那是170分鐘的導演版,在家看170分鐘的經典老片,總是難有動力。從「大牛龜」電視換成了高清電視,更對VCD畫質沒有興趣,但疫情失業之下太無聊,消磨170分鐘,倒是不錯的活動,而VCD那極致的「起格」畫面,看這部老片又別有一番味道,我這樣安慰自己。
久仰大名,據說喜歡電影的人都必會喜歡《星光伴我心》。在這個幾乎全球戲院都關門,可能疫情完結後,都令戲院早晚走向末日的時勢,觀看本片就更為感動。這既是一個小男孩的成長故事,也是一回戲院業的成長故事。從黑白電影走到彩色電影,從小鎮戲院走向戶外影院,更牽涉到「走片」趣事、電視興起,直至時移世易,戲院都要拆卸(這是超過30年前的電影,戲院也開始被淘汰了),仿是近代戲院的小小歷史總結--如拍部《星球伴我心2》,大抵要談到放映師都被淘汰、菲林也被淘汰、突然興起3D又突然被淘汰的故事了。
疫情之下,久久沒有進過戲院,作為影迷觀看《星光伴我心》,除了小男孩的故事夠感動外,戲院內的集體回憶,此時此刻是何等觸動人心。小男孩與天堂戲院的「成長」故事,連環緊扣,從小時候走到長大成人,人生中的每個階段都與戲院有關,是那個天真無邪的小孩、是那個步入青春期的熱血青年、是那個初戀豆芽夢的少年,每一個回憶、每一個人生的重要階段,悲歡離合,都是在戲院發生;戲院中觀眾的笑聲與淚水,也成了他的集體回憶。《星光伴我心》能夠成為殿堂級萬世經典,相信無論業界還是影迷都會找到自己位置,小男孩的故事,也是每個影迷的故事,戲院見證著我們的成長,我們也見證著戲院的成長。有幸經歷過舊式戲院的末世年代,那些最原始最熱鬧的氣氛,是新式戲院難求的感覺,就在《星光伴我心》中,我們一一回味到了。
除了戲院的美好回憶,《星光伴我心》能成為經典,也是對小男孩成長歷程的細膩描繪。電影中的感情寫來實而不華,無論是友情(師徒情)、親情、愛情都刻劃得絲絲入扣,最後半小時或無淚流滿面,那種淡淡然的感動,足令你雙目通紅。最後一幕既是對電影的崇高致敬,亦是總結了一眾感情的最佳註腳;戲內戲外的電影完結,皆是不可多得的完美高潮,無需呼天哭地的搶叫,這幕必能讓你畢生記住。
約略翻查了《星光伴我心》導演版與戲院版的分別,大抵導演版就是多了小男孩老年的感情線,個人覺得是刻劃多了,將最美麗的初戀回憶,變成了大灑狗血的婚外情故事,鏡頭還要多個「車震」鏡頭,令點到即止的感情關係畫蛇添足,鋪排上亦冗長了。戲院版沒有明確交代女主角的下落,反是將一世深情的美夢長留心底,不難想像那份遺憾美反是又一神彩。
或許,對於非影迷而言,入戲院與Netflix或HBO都沒有分別,但對於影迷而言,戲院還是別有意義,尤其在這個疫情時勢下,觀影《星光伴我心》更是另有一番味道。作為大玩戲院集體回憶的電影,觀影時或會記起那年人生初次在戲院約會的那個她,現刻你更懷念戲院內的熱鬧笑聲、大銀幕下每個感動人心的故事,是在Netflix再方便也難求的感動。電影與戲院的意義,未必每個人都一樣,可在影迷,最少在我的人生中,是有一個重要的意義,而觀影《星光伴我心》,更令你格外掛念戲院的環境。
真的,只要你喜歡電影,《星光伴我心》絕無過譽,也必會永遠在你心中留下重要位置。那首超經典主題配樂,居功不少。
《星光伴我心》導演版即使片長達170分鐘,這170分鐘卻能令我安坐,即使VCD畫質都被深深吸引,那份最單純的感動,是無需Blu-ray畫質都能夠勾起共鳴,成為影史經典,實不為過。
那當然,除了戲院回憶之外,大概看VCD要「換碟」的過程,也是我們這一代的集體回憶,觀看本片的VCD,連這份回憶都找回了。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payme以下連結或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【延伸閱讀】我人生中15個最難忘的觀影經歷
【延伸閱讀】千里迢迢觀影記:坐16小時巴士只為到墨爾本看《蝙蝠俠:黑夜之神》IMAX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IG請Follow:
#travelerwithmovi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