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佰(IMAX 2D):華語戰爭電影技術新突破,必看IMAX!

2020年電影票房

睇文前留意喇!
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訂閱:https://bit.ly/2TS6BiE

 

英文片名:The Eight Hundred

 

作為IMAX Fans,得知《八佰》成為繼《復仇者聯盟3:無限之戰》《復仇者聯盟4:終局之戰》後,電影史上第三部全IMAX拍攝電影(同時亦為亞洲史上首部全IMAX拍攝電影),早已滿心期待。技術還技術、政治還政治,原定於去年暑假上映的《八佰》,因為「技術問題」--事實因為全片歌頌國民黨而被禁映,「冷藏」達一年才拿來當作疫情後,內地戲院重開的試金石。作為去年宣傳力度十足的大片,觀眾引頸以待,就此狂收31億人民幣,殺入中國票房榜十大。雖然,「31億人仔」在中國票房不算甚麼,可在疫情荷里活電影通通「撤檔」下,《八佰》竟然打低《重案夢幻再重組》,全球以 4.6億美元成為2020年度全球最高票房電影,再有傳以前所未有的「睇票房揀戲院」方式排片,間接為中國票房助攻,首次打低美國成為「世界票房霸主」

一見是中國戰爭電影,觀眾都對之冷嘲熱諷,大抵誤會這是《紅海行動》《戰狼II》一類「政治正確主旋律」電影,惟《八佰》並非向此方向走,看來並不會令你反感或恥笑,甚至共軍缺席,撐至最後一兵一卒的是國民黨,更能看到極壯烈的「民國旗飄揚」,以此方式在內地被「冷藏」實不出奇。撇除政治背景,獨論《八佰》的技術層面,絕對可跟荷里活戰爭片大製作堪比,場面之浩大、動作鏡頭之刁鑽,一一令觀眾看得全情投入。管虎駕馭戰爭場面的功架,實不比荷里活大導演失禮,數場突襲場面如同身歷其境,全IMAX鏡頭下臨場感極強,緊湊得叫人抹一把汗。不單是動作場面震憾人心,連帶歌舞昇平的文戲,構圖都細膩精美,絕對有需要以IMAX鏡頭呈現,當可為華語電影技術刻下里程碑。

 

日戰時期,淞滬會戰進入尾聲,國軍節節敗退,上海面臨淪陷之危。日軍不敢對租界列強動手,人民繼續歌舞昇平,可在一岸之隔的四行倉庫,就留下了由「八百壯士」死守,既要保護上海百姓,更希望藉此爭取國際支持。「八百壯士」死守這道最後防線,日軍久攻不成,雙方爭持不下,令「八百壯士」陷入了進退維谷之境,迫使日軍出盡最後攻勢...

 

打從當年一鳴驚人的《集結號》開始,後有張藝謀《金陵十三釵》的序曲,再到近年林超賢的《紅海行動》、吳京的《戰狼II》等等,先別談背後的政治意味,有見中國電影在處理戰爭場面上漸見成熟,當可與荷里活戰爭大製作所媲美,甚至遠超了擅長拍攝戰爭片的南韓。對比同類的主旋律戰爭電影,《八佰》反有點像張藝謀的《金陵十三釵》,談論日戰時期的一段往事,沒有背負過度的政治包袱或刻意「擦鞋」,觀影時也覺自然得多,亦能更投入電影中的戰爭場面。
若說《紅海行動》是華語戰爭電影的一大突破,《八佰》勝在沒有《紅海行動》般誇張動作、劇情也沒有那麼簡單直接,戰爭場面更為寫實刺激,部份場面更不覺有過量電腦特技的痕跡,就如同你看荷里活的二戰電影無異。雖然《八佰》的背景只是死守一座倉庫,卻運用盡周遭的地理環境,海陸空三者的戰事都有所描繪,亦正正因在一座倉庫內,初則壓迫感極強,繼而場面愈拍愈大,完全屬A級戰爭片的格局。管虎處理戰爭場面上,無論場面調度、鏡頭運用,以至構圖上皆功架十足。有別於林超賢般展示場面的浩大、製造觀能刺激,重點更是呈現戰爭動作場面,也能勾起觀眾的共鳴與投入。從慘烈的激戰、到保衛國旗,以至是末段垂死一戰,不顧一切向前衝的畫面,更帶幾分美感,最是令人驚艷。

 

作為電影史上第三部全IMAX拍攝電影,《八佰》並沒有浪費IMAX鏡頭,全幕影像壯麗而震撼,部份鏡頭甚至如Christopher Nolan般將IMAX鏡頭以手搖方式呈現,亦不乏一鏡直落的長鏡頭,教觀眾完全投入其中,再配合IMAX的清晰細節音效,如同親歷其境。戰爭場面以外,《八佰》描述一岸之隔租界歌舞昇平的畫面時,細節位與場景之美術設計,同樣無負IMAX鏡頭。因此,《八佰》並非戰爭場面用上IMAX鏡頭、文戲就用回普通鏡頭,全因連文戲都極盡奢華大場面,以IMAX鏡頭一氣呵成,絕對有其作用。

 

既是建基於歷史事件,亦非現代軍事戰爭片,《八佰》確難刻意要去「擦鞋」地主旋律。《八佰》描述淞滬會戰尾聲的慘烈一役,縱美名「八佰壯士」,這群士兵不少都是逃兵或學生兵,有如隨便拉攏起來的雜牌軍。從貪生怕死到無懼死亡,四日四夜的經歷轉折流暢,更不乏感人位置,不如同類中國戰爭電影大賣軍備與個人主義的套路。《八佰》在上映前因「技術問題」被禁映長達一年,看見一眾士兵有如《戰火旗蹟》般死守民國國旗,不難想像會觸動得內地審批的不安情緒,即使部份國旗鏡頭被刪剪或刻意變矇,那場「民國旗飄揚」是全片重要情節,畫面怎也難以刪走,更成了全片最熱血最慘烈的情節。難得這些場面拍來沒有過度渲染或煽情,起碼不會讓你看得毛骨悚然。
《八佰》有一群士兵在死守最後防線,偏偏對岸繼續歌舞昇平,有一群人竟在隔岸觀火,甚至「賭大細」到底日軍還是國軍會勝出。這個「天堂與地獄」的對立面,拍來同樣層層遞進,從充滿諷刺的對立,到百姓漸漸深受感動,終至我們常說的「和勇不分」,溫水煮蛙終有醒覺時,末段「救得一個得一個」,甚至捨身成仁,成了全片最感動人心的一章。

 

《八佰》縱是「文武兼備」,美中不足就是一眾角色的描述。未知如今與「技術問題」前的版本有多大分別,這個公映版本的人物略感支離破碎,角色之間的關係薄弱,部份角色更是來去如風。縱不至如《紅海行動》般令你對人物關係一頭霧水,就連主角的性格與關係都略嫌太平面,中段更帶點鬆散。《八佰》「有戲份」的角色過多,既拍不出戰場眾生相,又突顯不到哪位角色的性格,除了插科打諢的兩位逃兵外,其餘角色都難以留下深刻印象,尤其租界的一眾角色,更隨時只得幾句對白,空有唏噓韻味而浪費其作用,若能深入一點感覺必較佳。
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payme以下連結或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
若閣下為IMAX Fans,請放心《八佰》絕非如你想像般的主旋律電影,全片甚至連共軍都沒有出現過,極其量只如《少年的你》《過春天》般在片尾加句字幕歌頌一番,還不至於反感。作為全IMAX拍攝電影,《八佰》絕不比兩部《復仇者聯盟》失禮,完美用盡IMAX鏡頭,讓觀眾有如身歷其境,感受極級的影音震撼,兩個半小時都沒有冷場可言。欲得最完美觀影體驗,必看IMAX。管虎對大場面的調度得心應手,盡現了史詩式戰爭片的應有氣魄,絕不比荷里活大製作失禮。《八佰》既具A級戰爭片的大場面,劇情上描述「和勇」的心理轉變也見細膩感人。如不帶有色眼鏡視之,《八佰》絕對是華語電影技術的里程碑,當日與《TENET天能》《屍殺半島》成為疫情後的「救市之作」,實不為過。
Rating:85/ 100

 

【延伸閱讀】香港5間最佳最差IMAX大比拼!Laser IMAX分別在…

【最新旅遊文章】智利南部湖區絕景(Part 3):「打卡瀑布位」Saltos del Petrohué與候車驚魂

 
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
 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
IG請Follow:
#travelerwithmovie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