芝加哥七人案:驚世審判:昔日美國,今日香港,明日...?

芝加哥七人案:驚世審判

睇文前留意喇!
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訂閱:https://bit.ly/2TS6BiE

 

英文片名: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

 

影(劇)迷大抵都會認識Aaron Sorkin大名,由他掌舵的劇本總會劇力迫人,如《社交網絡》、《魔球》 、《時代教主:喬布斯》都是出自他的手筆,而《芝加哥七人案:驚世審判》則是他繼《莫莉遊戲》後再度自編自導之作。這本為Paramount發行的作品,因疫情賣給Netflix,令這部劇力萬鈞、本應在戲院觀看的作品,只能在電視上觀看,卻仍無阻其可觀性。《芝加哥七人案:驚世審判》一如Aaron Sorkin往作,充滿著喋喋不休的對白,逾半時間也在法庭上發生,兩個多小時也毫無悶場,愈看愈投入,每個角色的對白、每段情節的發展俱戲味十足。案件結構複雜,拍來仍見有條不紊,不單盡見Aaron Sorkin寫劇本的功架,亦見導技比《莫莉遊戲》更勝一籌。以《芝加哥七人案:驚世審判》之水準,於奧斯卡(若能成功舉行)獲得「最佳原創劇本」提名理所當然,相信要得到「最佳導演」提名亦不過譽。全片談一宗不公案件的審判,憶述由和平示威到暴力衝突的過程,繼而看盡執法與司法部門的不公不義,法庭仿佛淪為一場笑柄。幕幕「禮樂崩壞」的場面,不單寫來擲地有聲、字字鏗鏘,香港的觀眾不難想起由去年至今的社會事件。昨日美國,今日香港,可能是未來的任何一個爭取民主自由國家。司法執法部門「全部都係我嘅人」,為堅持所想、對抗不公義,哪管前路多凶險,你又願意付出多少?

 

六十年代正是越戰時期,一場在芝加哥舉行的和平集會,只望美軍能撤走士兵,惟集會卻演變成血腥示威衝突,七位集會的主持人成為眾矢之的。面對政府各部門以至法官的施壓,眾人得在毫無出路的法庭中唇槍舌劍,以還原當日的真相。面對著背後的強權支撐,這「七君子」得面對煽動暴動的牢獄之災...

 

Aaron Sorkin的電影真心理應要在戲院觀看,一則劇力理應要在大銀幕感受,二則他的作品每每對白極多,在家中觀看都怕會難以集中,惟《芝加哥七人案:驚世審判》則成功正在家中觀看也不覺悶場。有別於Aaron Sorkin前作往往橫跨多年,《芝加哥七人案:驚世審判》算是較為易入口的作品,基本上全程就只在一個法庭發生,再從回憶倒敘示威發生的事。即使故事牽涉的事序不如往作複雜,《芝加哥七人案:驚世審判》的劇情同樣連環緊扣,除了這「七君子」之外,還有訴訟雙方的律師、法官、司法部長,以及更多無辜牽連的受害人。難得每人盡皆有戲可演,戲路均勻,縱無明顯的主角,但幾乎人人都可堪個「最佳男配角」提名,足見Aaron Sorkin不單是編劇能手,導技都沒有失色。

 

單是談一宗暴動案件的審判,或難拍足兩個多小時,《芝加哥七人案:驚世審判》能夠達至劇力萬鈞,正因為劇本充滿始料不及的變卦。一如這兩年香港所發生的種種事件,受害人變成被告、表面要「入」你暴動罪,總有千絲萬縷、錯綜複雜的背景,無論是證人以至被告,或許都有難言之隱、被埋沒的真相,這些情節往往又產生更多的劇力爆發位置。這些看似東拉西扯的支節,Aaron Sorkin處理起來冷靜自如,觀眾絲毫不覺混亂,更覺是連環緊扣;既從法庭證供拼湊出案情,角色們的回憶片段同樣調度有度,剪接尤其應記一功,讓節奏保持明快張力。
《芝加哥七人案:驚世審判》縱為劇情片,拍來也不覺冗長乏味;有別於Aaron Sorkin前作般義正辭嚴,亦有不少輕鬆幽默的片段。「七君子」及他們的律師,面對著這個「成個法庭都係我嘅人」的「設定」,時而輕鬆自嘲、時而不屑面對,用盡幽默感來力抗種種不公義;律師與法官之間唇槍舌劍、喋喋不休的對白互有攻守、大玩心理戰,惟寫來也不乏濃郁喜劇感,淡化案件的沉重,亦切合得這群角色的性格,為電影帶來了幾分笑位。Sacha Baron Cohen同期於《波叔出城2》演個「不正經」的角色,於此作中莊諧並重,幾乎金句都是由他口中所說,更見他的戲路縱橫。

 

對於香港人來說,《芝加哥七人案:驚世審判》在Aaron Sorkin典型的「劇力大爆發」外,更多帶幾分共鳴。「七君子」本是安排一場反戰的和平集會,卻被政府以無謂的原因多番打壓;集會成功舉行,明明大家和平表達訴求,卻因為警方的介入演變成血腥事件;當雙方爭持不下,警方又強加種種莫須有的罪名,甚至安排「鬼」去挑釁示威者,這豈不是一年前香港每星期都發生的事?天下烏鴉一樣黑,為鞏固權位與政治動機,找不到證據就強加理由打壓,執法與司法部「全部都係我嘅人」,要將和平示威者變成煽動暴動者,「你點同我鬥?」即使踏入法庭,法官未審先判、妄顧陪審團,完全有違正常的法律程序,昨日美國,又豈非今天的香港?
不單是「黃藍之爭」,《芝加哥七人案:驚世審判》對著示威者「內鬥」都有一定的描繪,讓取態更為立體。有人或會認為「法律面前,窮人含撚」,倒不如跟法庭作對,蔑視法庭都要表達不滿,有人縱仍面對著種種不公義,仍相信法律、仍尊重法庭,對同行者「Fuck that」的態度嗤之以鼻。沒有誰對誰錯,即使相同政見、相同立場,要談到和而不同,又是否這樣簡單?正所謂「黃藍是政見、黑白是良知」,面對難掩良心、有違法紀的行為,即使各位其主,就連控方的良知都被喚起、懂得尊重已逝者。如是者,《芝加哥七人案:驚世審判》出色在既是談這場「驚世審判」,對訟訴雙方、每個角色都有細膩的描繪,取態平衡,雙方都沒有100%的對與錯,剖析這場「驚世審判」時大家站在甚麼位置、背後又有甚麼的立場與苦衷,讓本片的可觀性倍數遞增。

 

既是Aaron Sorkin電影,總會招來粒粒巨星,在此超濃烈的戲味下,眾人也定會迫出演技來。《芝加哥七人案:驚世審判》可說是星光煜煜,哪管只有幾句對白的證人,都找來知名巨星演出,當中除了前文提及的「波叔」Sacha Baron Cohen令人眼前一亮外,像是Mark Rylance演的律師、Frank Langella所演的法官等等,全均交出爐火純青演技,盡皆能堪個「最佳男配角」提名。又或說,Aaron Sorkin此作根本就是一場幾近完美的群戲演出,眾星在法庭之上雄辯滔滔,火花四濺,投入得以為在看場真實的法庭審判!
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payme以下連結或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
總括而言,《芝加哥七人案:驚世審判》絕對是2020年度最佳電影,也是這個「多事之年」最具意義的電影之一,賣給Netflix不能在戲院觀賞,實是可惜。請也別以為這是冗長乏味的法庭戲,既有Aaron Sorkin當是「劇力大爆發」的保證;即使你在家中屏幕觀看,兩個多小時都能讓你安坐欣賞,甚至緊湊得讓你不禁屏息,無論導技、演技、編劇、剪接、配樂都是一場完美的表演,達至劇力萬鈞之效,又能保持節奏明快。作為一個法庭上不公義、無理政治打壓、警權過大的題材,拍來沒有渲染煽情,取態平衡而恰到好處,對於幕幕示威、荒謬的「老屈」及「有鬼」場面,香港觀眾定必歷歷在目,共鳴感大增。
Rating:90/ 100

 

【最新生活文章】人情無常,何不把每次見面當作是最後一次

【最新旅遊文章】智利南部湖區絕景(Part 3):「打卡瀑布位」Saltos del Petrohué與候車驚魂

 
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
 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
IG請Follow:
#travelerwithmovie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