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睇文前留意喇!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訂閱:https://bit.ly/2TS6BiE
英文片名:Come Play
疫情之下,將戲院撐起半邊天的主要作品類型正是恐怖片,惟水準參差,不乏《驚夢49天》一類劣作,沒有太大期望下觀看《怪奇默友》,竟然眼前一亮。一如David F. Sandberg將自己短片《Lights Out》改篇成《切勿關燈》,《怪奇默友》亦是導演Jacob Chase將自己短片《Come Play》改篇成長片,無獨有偶,兩部作品也是涉及到「玩燈」,確侍比較。原作單純講述停車場員工遇上平板電腦中的魔怪,坦言沒太特別,就是簡單的意念。《怪奇默友》勝在為之灌注充實的背景、賦予角色背景故事,把之寫成情理兼備的故事,更帶來感人的收結及對都市人的驚喜隱喻,改篇更勝《切勿關燈》。故事予人驚喜,《怪奇默友》亦夠恐怖刺激感,劇情以寡言的自閉症小孩為藍本,甫開場還未入正題,沒有一句對白,已營造出極強壓迫感。縱為恐怖片,《怪奇默友》並沒有用上「Jump Scare」式驚嚇,單靠氣氛營造心理驚慄,善用燈光與環境營造出層層遞進、逐步迫近的埋身恐懼。既無太多真正「嚇你一驚」的場面,就連怪物現真身都得待末段始出現,惟其無處可逃的戰慄感,足完勝同期一眾恐怖片,絕對是萬聖節的「應節」之作。
患有自閉症的Oliver不懂說話,只能透過電話發音,令他長期依賴智能電話生活。某天,Oliver在電話收到一套神秘繪本,主角Larry要在現實世界抓Oliver去陪牠玩。自此之後,Oliver便給這頭神秘怪物盯上,向他與身邊人步步進逼。Oliver無處可逃,Larry亦如形隨影跟在Oliver身邊,唯一能看到Larry的方法,就得要通過智能電子儀器屏幕...
一如《Lights Out》,你很難想像原作的《Come Play》怎能變成長片,惟《怪奇默友》出色在替這個蒼白背景賦予新能量。說穿了,這是個喻「都市人唔好做低頭族」的題材,稍一不慎或會變成永遠輪迴的《貞子》或《回魂凶鈴》。《怪奇默友》只聚焦在一家庭、安排個非得使用手機不可,又先天沒有朋友的自閉症小孩,而這個小孩又有著複雜的家庭背景,讓故事來得更具說服力。要達至「唔好做低頭族」的信息,劇本聰明地將都市人「手機成癮」、電子儀器隨處可觸及的現象,化成了怪物Larry的特性與弱點,再製造出主角一家人無處可逃的困局。將這個俗套信息以此隱喻方式呈現,竟帶幾分警世意味,更得一讚劇本伏線精準,來個不錯的首尾呼應。
作為以小孩為主角,大打親情牌的題材,《怪奇默友》也具驚喜的感人位。既是「唔好做低頭族」,也喻觀眾得好好看看身邊人,有些說話要說出口,別人才會知道。無論是朋友之間的一聲道歉,還是家人之間的誤會與關愛,好趁有機會時就該說出口,別待無可修補始後悔莫及。在恐怖題材中有此窩心信息先叫人驚喜,只怕終會變成「用愛打敗邪魔」般俗套,惟《怪奇默友》始料不及的處理,幻化成一個超感人的收結,眼淺者隨時淚灑當場,感人力量當可堪比同期《陰宅怪事》。
Azhy Robertson既演活所需的驚恐表情,連帶自閉症的小動作、一舉手一投足,都見其演技才華
別以為這是一部「兒童向」的恐怖片就「冇料到」,《怪奇默友》可說是近期最出色、最有氣氛的恐怖片了。電影片長只有約個半小時,但打從開場便安排了密集驚嚇場面;還未正式入題前,已先聲奪人安排一場驚嚇場面,帶領觀眾遊走大宅,在沒有一句對白下,營造得強烈的驚慄感。在同類恐怖片中,總會有這麼一個「魔童」角色,跟看不見的朋友「玩」,往往是故事中最詭異時刻之一,就如同期的《陰宅怪事》,惟小孩往往並非主角,也不會從他的視點看這「朋友」。《怪奇默友》大膽地起用了小孩做主角,鮮有地以其視點看這類「看不見的朋友」,他亦因此會感到恐懼。因著小男孩不懂說話,亦難以表達自己,過程得獨自面對這「怪奇默友」,過程更緊張。雖然,這位小男孩不乏「偏向險中求」或「自己攞嚟衰」的情節,但「衣櫃」、「自拍」、「紅外線」等獨自演出的恐怖場面,在小男孩Azhy Robertson出色演技下(繼《婚姻故事》後再遇破碎家庭),一樣能帶動觀眾入戲。
有些「道具」你大概會知道怎用,可當恐怖場面來臨時,依然能令你不寒而慄
作為低成本恐怖片,《怪奇默友》既無近年流行的「燒腦」元素,更沒有以「Jump scare」或血腥核突來製造驚嚇。全片善用音效與環境來帶動氣氛,連一次「Jump scare」都沒有用上,片初一場「無聲驚嚇」先盡顯導演功架,「用屏幕照怪物」、「開燈熄燈」的自創玩法,也營造出層層遞進的戰慄快感,難得同一道板斧不斷重用,每次都能拍出新鮮感。《怪奇默友》亦善用空間去營造壓迫感,從大宅的不同角落到停車場收費亭(呼應回原作短片),無需過量音效,已感其步步進逼之埋身恐懼。即使這是個談「怪奇默友」的故事,這頭怪物於片中皆若隱若現,其神秘感也帶動得強烈追看意慾。有別於同類電影或於中後段已現真身,「怪奇默友」得待末段才現身,算是較為破格的鋪排手法。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payme以下連結或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這看似是個「兒童向」的恐怖故事,卻別以為是疫情下「群魔亂舞」的劣質恐怖片,《怪奇默友》絕對遠勝同期的恐怖片,無論氣氛、節奏,甚至是劇情都予人強烈驚喜。全片節奏明快,在沒有「Jump scare」與血腥核突下,單靠氣氛懾人,同樣迫力十足。作為導演自家短片作品,將一個概念發大成親子題材,為角色灌注鮮明性格,再喻網路對都市人的禍害,並寫個讓人動容的結局,足讓《怪奇默友》在同類題材中脫穎而出。未知導演Jacob Chase可會成為下一個David F. Sandberg?
Rating:80/ 100
【最新電影專題】《八佰》係第三套全IMAX鏡頭拍攝嘅戲,咁「老蘭」果啲係咩?有咩戲用上IMAX鏡頭,點分?
【最新電影專題】香港5間最佳最差IMAX大比拼!Laser IMAX分別在…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IG請Follow:
#travelerwithmovi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