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嶼山行山】最美的南大嶼鳳凰徑:石壁|狗嶺涌|分流

大嶼山行山

繼上回分享過位於落馬洲邊境的蛇嶺與鐵坑山外,這次就來大嶼山行山。這是另一條久仰大名、一直超想走的行山路線,就是位於大嶼山西南端的分流郊遊徑,同時亦連接鳳凰徑第7段及第8段。最盛名的大嶼山行山路線,或許大家都會想起大東山、東澳古道、昂坪棧道等等,這條相對較為冷門的大嶼山行山徑,不止一次看到被網民稱為全香港最美的郊遊徑。我還沒有走過全香港所有郊遊徑登山徑,不敢說這個美名有否過譽,可絕對是我在香港走過最美之一的行山徑了。

 

大嶼山行山推薦:石壁水塘出發-鳳凰徑第7、8段

分流郊遊徑屬於鳳凰徑第7段的分支,要來到這個位置得從大澳或石壁水塘開始走,再連同另一段狗嶺涌的分支,全長接近19公里。坦言路不算難走,而是行程冗長,亦得翻過一座又一座山頭,部份路況並不明顯,也接收不到電話信號。由於路途漫長,加上沿途絕景奇多,連同拍照請最少預留六個小時,像我從下午12時多始到達石壁水塘,最後兩公里幾乎都是摸黑離開。

 

無論你從大澳還是石壁水塘出發,頭兩公里都沒有甚麼景觀可言,大澳姑且還好一點,有點海景可以欣賞,可像我從石壁水塘出發,一直到狗嶺涌觀景台附近,雖然大浪灣就在你旁邊,但這一整段鳳凰徑第8段都被大樹遮蓋、沿著引水道走也有點無聊,加上此非為熱門郊遊徑,走了個多小時都沒有看見一個人。

 

大嶼山行山推薦:狗嶺涌

待至接近狗嶺涌的部份,景觀開始豁然開朗,面臨著分流東灣、大浪灣,遠眺索罟群島,景色確是壯麗奪目,完全一洗前半段的乏味,令人精神為之一振。中途你會遇見「狗嶺涌營地」的告示牌,請不要再往前走,緊記要左轉,不然你會掠過了第一個景點:狗嶺涌觀景台及嶼南界碑。

 

大嶼山行山 大嶼山行山
走了一小時鋪設完善的鳳凰徑8段,突然變成石路或令你不慣,可景色絕不失望!
前往狗嶺涌得離開鋪設完善的鳳凰徑,踏入碎石路段。沿著指示牌會看見一座涼亭、往上走是狗嶺涌觀景台、往下走則是嶼南界。放心這是一段Loop的路徑,無論往哪個方向走,最終都會返回原點,花約15分鐘就走得完。我先往下走,走沒兩步已覺景色震撼了。狗嶺涌一段路就真的依山而建,旁邊沒有圍欄,頗有回到南美那些「玩命式」登山徑般,畏高者請有心理準備。請放膽去走,確不失望,南大嶼沿岸的海岸線盡收眼底,更可遠觀聲遠處的東灣,氣勢不凡。是日天色清朗,藍天白雲,加上四野空無一人,盡是一片海天一色的平和景色,我有一刻想起玻利維亞的太陽島了。沿著步道走,幾乎可達一步一景,山徑迂迴曲折、大海景色變化多端。走到最南端就是嶼南界碑所在,趁上走就能登狗嶺涌觀景台,是為高潮所在。

 

大嶼山行山 大嶼山行山
經過嶼南界碑再往上走是狗嶺涌觀景台,可在此小休一會,有趣是路牌指著澳門只距離3.2公里
狗嶺涌觀景台並非位處特別高的位置,可因為前方零阻隔,景觀開揚,能180度盡攬大浪灣與分流東灣的景色,背臨翠綠山巒,夏季來訪或會感到酷熱,可在冬季來訪,正好沐浴在和暖的陽光下。這裡更亦有設座位,當可在此小休或午餐。

 

大嶼山行山
回到鳳凰徑主徑,多了鐵鏈圍欄,景觀依然絕不輸蝕
離開狗嶺涌觀景台後,請別回到來時的鳳凰徑,可繼續沿著狗嶺涌營地的方向走,一直前往分流,接駁回鳳凰徑第7段--當然,若時間不足,可以在此往回到石壁水塘,不然再往前走,只會愈走愈遠、退出地點不多。雖然這同樣非鋪設完善的道路,可時而處處林蔭、亦不時沿岸而走,當中有鐵鏈的部份能讓你飽覽醉人的海岸線,竟像回到了超喜歡的澳洲Noosa National Park般。

 

大嶼山行山推薦:分流郊遊徑

大嶼山行山
這段路將會經過一個又一個沙灘,個人覺得景觀最美(亦最少垃圾)是分流東灣
如文初所說,分流郊遊徑屬鳳凰徑支段,看見「分流炮台」指示,得要往下走,不然你會直接走到分流村。前往分流郊遊徑,你就得走下沙灘--對,那看似非為對的路,你沒有走錯,這絕對是對的路,真的要走下沙灘。分流東灣亦一承了這天所走的路般,沒有一個人,就連海灘上都只有你一個人的腳印,在外國走得多這些無人沙灘,香港真難想像,或許這天是閒日所致?

 

大嶼山行山
看見分流石荀不久後,就會到達分流炮台,此為香港法定古蹟,非如熱門旅遊景點加幾支大炮給你拍照,反帶幾分古樸風味
分流郊遊徑會連接起幾個景點,分別是分流石荀、分流炮台、分流石圓環,個人覺得分流石圓環不看也罷,反是分流郊遊徑大部份時間皆視野遼闊,不像凰凰徑般經常被樹蔭阻隔。「分流」得名由來,乃因此地位於珠江與太平洋咸淡水之交界,據說海水會分成不同的顏色,恕我前往當日就看不清了。分流郊遊徑遊覽重點是分流炮台,這是一座隱沒於郊遊徑中段的廢墟,據說炮台是清政府用以守衛珠江口通往廣州的水道,以打擊當時的海盜活動,全盛時間有多達二十間營房及八支大炮,荒廢後就成此景。炮台如今就只如一座小小的城牆,內裡雜草叢生,你可以一登炮台的城牆頂,難得帶點人工化的古樸味道,與整天都看著的海灣,呈兩個不同的景色。

 


陳記士多是很典型新界鄉村「前舖後居」式經營,營業時間不定,看看你運氣了
離開了分流郊遊徑後,會到達分流村,這裡有間陳記士多(由海邊往內陸方向走約5分鐘),有汽水、公仔麵一類食物供應。分流村只是一條小小的村落,只有幾家住戶,位於這個西南端的位置,仿被世人遺忘,有些老房子甚至是荒廢了。這裡位置極偏避,在此定居相信都沒有很多人願意吧?

 

這時候,你已經走了一大半了,還有大約八公里就到達大澳。如前文所述,路程末段亦跟你從石壁水塘出發一樣,沒有甚麼特別的景色,即使為海邊地區,大部份都給樹蔭遮擋,一直到二澳村才有個平靜的大草原。

 

大嶼山行山推薦:二澳

這裡要說明一點,若你從大澳過來,將會看到有許多告示牌寫著,二澳村非認可人士不得進入該村;從石壁水塘過來,則看不到有何告示寫著封村,但沿途問反方向的遊人、分流村的村民,都表示道路可以通行,而二澳村本為鳳凰徑7段組成部份,如不能往前走要回頭,恐怕入黑都未能離開,幸虧到達時確沒有「封村」。

 

大嶼山行山
離開二澳的一段海濱步道,正好遇上夕陽餘暉,但也得留神日落後,這段路一片漆黑
最後一段路是二澳碼頭沿海而建的步道,海浪就在你身旁沖擦,時值黃昏,正好看著一輪旭日徐徐落下。原計劃是到大澳看日落,但遲了出發,只能在二澳一帶看日落了。最後,終點將會連接大澳,於大澳乘坐各交通工具離開,整段路走了約五個半小時。

 


很久沒有認真逛過大澳,原來在紅樹林旁邊多了這段海濱長廊
我已忘了在香港多久沒試過走這樣漫長的山路,在外國旅遊或許每天都會這樣做、在南美天天走40公里山也絕不出奇,在香港倒真很少會這樣做,一年多不能外遊,突然有點回到旅行的感覺。在外國登山看完日落,你基本上是沒可能有交通工具離開了,要不就截車,要不就沿著公路走,看看有沒有機會可以截得到車。當我在大澳乘車的一刻,真的明白為甚麼旅途上遇到來過香港的外國人,十之八九都為著香港的登山徑而趨之若騖,甚至來香港就只為行山,因為實在太方便了。看到這些絕境,回頭竟有巴士可以直達市區。

 

想起當日突然忽發奇想,不如徒步環復活節島,最後遇上傾盤大雨事敗要坐順風車返回市區,接載我的那家人覺得我太瘋狂,沒想到今天竟遇上一位環大嶼山的外國人,我同樣覺得他很瘋狂。他表示只用兩天半時間就可完成,想來好像又真有可能(復活節島只比大嶼山少於20平方公里,但山勢不如大嶼山險要),在路上跟他閒聊幾句,正有如你在外國一個人登山一整天都沒有看到任何人,當你見到第一個人,明知沒有走錯路都要問他「Is it the right way」一樣,旅行的感覺都回來了。
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payme以下連結或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pal捐款:paypal.me/jackyhei

留意:沿途除了分流村及二澳村,沒有任何補給站或餐廳,間歇沒有信號,請預先計劃行程勿依賴Google Map。分流郊遊徑與狗嶺涌一段路臨近懸崖斜坡,請小心行走。全程坡幅不大且指示清晰,唯一挑戰只是路程漫長,需要有一定體力與耐力。

交通:於東涌乘坐大嶼山巴士11號到沙咀站,沿宏貝道連接鳳凰徑8段即可開始旅程,或於大澳沿海濱長廊到南涌村,再連接鳳凰徑7段。個人建議由石壁水塘出發不會那麼累,離開時於大澳巴士總站亦較容易上車。

路線:石壁水塘>宏貝道>鳳凰徑8段>嶼南界碑>狗嶺涌>鳳凰徑7段>分流郊遊徑>分流東灣>分流石荀>分流炮台>分流圓石環>分流西灣>分流村>煎魚灣>二澳村>南涌村>大澳

 

【延伸閱讀】香港外島遊:原來長洲有這一面

【延伸閱讀】再戰「大西北」看日落 @ 流浮山

 
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
 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
IG請Follow:
#travelerwithmovie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