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行者:極惡連環殺手:近期最好睇嘅紀錄片!

夜行者:極惡連環殺手

✨電影網店開張喇,貨品低至$10起,快啲嚟睇啦:https://bit.ly/3qLPkpk

 

英文劇名:Night Stalker: The Hunt for a Serial Killer

 

Netflix紀錄片常被抨擊嘩眾取寵、製造話題、將認真議題娛樂化,或是雷聲大雨點小,就如近期的《粗口研究》,卻得承認不少紀錄片值得一看,製作相當認真,就如近期的《夜行者:極惡連環殺手》。若說「紀錄片娛樂化」,《夜行者:極惡連環殺手》也有相同感覺,拍來如像一般史詩式電影般緊湊,製作上亦極富電影感,觀看時幻想若放在David Fincher手上,這隨時是奧斯卡級數的奇案式電影。不過,《夜行者:極惡連環殺手》並不如Netflix同類的獵奇式紀錄片示人,反是抽絲剝繭的重組案情,找來當時負責案件的重案組探員、生還者口述回案情的真相,以時序方式慢慢推進,再配合上電影感極強的手法,即使為紀錄片,一樣看得心跳加速、不住屏息;一夜之間看畢整部紀錄片,絕不出奇。若這是一部驚慄劇情片,或會覺得案情太過撲朔迷離,兇手完全「捉唔到路」又有超乎常人的幸運,而探員又有夠倒霉,或是因為官僚主義導致案件受到拖延,偏偏,這不是「製造緊張」的方式,而是確實真人真事。一連串連環兇殺已夠「奇案」式追看性,配以極戲劇性的元素,確令你覺得現實隨時比電影更覺可怕、人心的邪惡遠勝於編劇們的創意奇想。當案情已經塵埃落定,後續的情節同樣叫人「倒抽一口涼氣」,善惡終一念,是甚麼原因才能令人變成一個大魔頭?

 

《夜行者:極惡連環殺手》以一位於八十年代橫行加州的連環殺人犯為藍本。這位連環殺手活躍於洛杉磯,行事手法兇殘、卻完全找不到任何殺人動機,連經驗老到的兇殺組探員,亦一樣徒勞無功。連環殺手從兒童到老人家皆不放過,無論男女都一樣可以性侵犯,更是一位隨機殺人狂,在犯罪史上從沒出現。重案組探員不斷跟著各種線索走,兇徒仍能逍遙法外,而受害人卻持續增加,令加州市民陷入恐慌,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,亦令兇手多了一個外號:Night Stalker。

 

在近期Netflix暫無甚麼特別話題性作品時,《夜行者:極惡連環殺手》算是較具好評亦討論度高的作品,如你對這位「Night Stalker」的背景完全沒有認知,觀看前請勿做任何資料搜集,過程自會令你全情投入。雖然這樣說好像對受害人不太好,但真得要大讚《夜行者:極惡連環殺手》拍來娛樂性極高,更達毫無冷場之效。看紀錄片看得如像電影般緊湊,或會想起《海豚灣》《凜冬烈火:烏克蘭自由之戰》等作品,但Netflix把之拍成長達四集迷你影集,既具電影感,亦具劇集的追看價值,輔以Netflix一貫最擅長的「Cut-off」位,自會令你不期一集接一集的看下去。
即使《夜行者:極惡連環殺手》採傳統紀錄片手法,找來當時人現身說法、重組案情,但一來「Night Stalker」的故事有夠峰迴路轉,後天更用上了電影感十足的手法來拍攝,看來絕不感在看一部紀錄片。不單是詭異的重組案情式影像,還有大量不同的分鏡手法、時序整理,配上緊張刺激又帶點不安的配樂,簡直讓你看得心跳加速。觀影前對「Night Stalker」的故事一無所知,創作團隊亦有能令觀眾,仿與片中的探員同步,一同代入兇手那「無定向」的思維當中,與之一同腦交戰,而案情往往有了曙光,卻又再一次邁向死胡同,意料之外的推進,亦讓《夜行者:極惡連環殺手》追看性大增。當你以為劇情已有夠緊湊時,怎料到結局的逆轉更具電影模式,真實片段、動畫影像、如坐針氈的配樂,成功把劇情推向高潮。如閣下對案情沒有認知,在此不劇透最終結果,相信閣下觀影時或與我有一樣的想法,來到終極結局,真看得屏息以待。翻查一下資料,原來「Night Stalker」的故事不止一次被翻拍成電影與劇集,俱沒有甚麼好評,來到《夜行者:極惡連環殺手》就真能把之「發揚光大」了。

 

或許有人會覺得Netflix「認真的事娛樂化」嗤之以鼻,但即使你有這樣想法,《夜行者:極惡連環殺手》製作之認真嚴謹,亦一樣有其追看價值。觀看前很難想像,怎麼一個連環殺手的紀錄片竟可拍成三小時,可沒想到其案情之複雜、受害者之多、牽涉執法人員之廣泛,真得要用上三小時的幅度去鋪敘,而過程每每又有始料不及的扭轉、看似無關痛癢的支節,最終又冥冥中自有相連。這一切豐富的材料,《夜行者:極惡連環殺手》處理得有條不紊,亦能帶領觀眾進入一眾受害人與執法人員的內心世界;各個線索與案情推進寫來恰到好處,即使受害人過多或會讓你有一刻迷失於糾結的案情,最終也能有個完整的概況,了解得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。這個超複雜的案情,稍一不慎便會令觀眾感到混亂或是重覆,惟創作人深知甚麼情節是重要,各方面平衡得恰到好處,是為全劇的致勝之道。

 

近年我們可能看得太多高科技的緝兇奇案電影,與兇徒的鬥智鬥力都是透過電腦或手機的腦交戰、在閉路電視下抽絲剝繭的查案,看回這類八十年代的傳統查案式題材,又有與別不同的刺激感。在那個年頭還沒有人臉識別技術,也沒有高科技電子儀器去追蹤,真要透過最傳統的技術、執法人員的頭腦去追捕狂徒。這個瘋狂的「Night Stalker」,大抵在今時今日很難會如此狂妄,又或說很難會連環行兇都難被人捉到、神秘得有如鬼魅般遊走,但在那個時代,緝兇要靠報紙、拼圖、在沒有手機,電話線斷了就沒了最後救命符,即使有指紋都要花上大半天去比對。看《夜行者:極惡連環殺手》其中一大吸引力,就是這些帶點時代意義的查案緝兇手法,在科技進步下,這些情節或許真匪夷所思,卻獨是那個年代,才令案情更添撲朔迷離的神秘感,甚至帶有幾分詭異的傳奇色彩。當然,Netflix稍後上線、有關藍可兒失蹤的奇案《犯罪現場:賽西爾酒店失蹤事件》或是另一層次了。
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
paypal.me/jackyhei

總括而言,《夜行者:極惡連環殺手》絕對是一部超乎想像的奇案式紀錄片佳作。若從娛樂的角度來看,極具電影感的拍攝手法,看來一氣呵成,即使分成四集都有如一部完整電影無異,拍來曲折離奇,更覺奇詭刺激。即使作為紀錄片,《夜行者:極惡連環殺手》細膩的鋪排、有條不紊的案情拆解,更有盡完整的起承轉合,將複雜案情在短短三小時中完美展現,亦讓故事的可觀性大增。無論你有沒有聽過「Night Stalker」這個連環殺手,這三個小時都值得你安坐電視前追看,是近期Netflix較為出色的紀錄片了。

 

【最新旅遊文章】【港島行山】西高山、松林炮台、龍虎山|巧遇魔幻時刻

【最新生活文章】職業舉牌師奇遇(上篇):最諷刺嘅貧富懸殊畫面

 
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訂閱:https://bit.ly/2TS6BiE

 
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
 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

IG請Follow:
#travelerwithmovie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