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:千錯萬錯都是華納的錯?

英文片名:Zack Snyder’s Justice League

 

2017年戲院版《正義聯盟》上映前,Zack Snyder因為女兒離世退出了《正義聯盟》,改為近期突然變成「影壇大魔王」的Joss Whedon執導,結果無論口碑與票房雙輸,也直接令華納煞停正義聯盟計劃,獨立發展《水行俠》《神奇女俠》,別要一步登天,好像才是正途。Jack Snyder畢竟已接近完成了大半部《正義聯盟》,亦一如《蝙蝠俠對超人:正義曙光》《保衛奇俠》表示自己有個導演版,終令網民發展「#ReleaseSnyderCut」運動,亦適逢華納高層變動、疫情下希望發展HBO Max,長達四小時,難以適合戲院上映的Zack Snyder足本導演版《正義聯盟》(港譯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),這個時候便應運而生,真真正正「成功爭取」,將塵封多年的導演版於HBO Max上架
對比單單只長約兩小時的戲院版《正義聯盟》,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刪減了Joss Whedon加插的「合家歡笑料」、為求壓縮故事而補拍的不必要片段,相信這堆「從未曝光片段」長達超過兩個半小時,觀影時簡直覺這是一部新片而非單純的「導演版」。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故事更為完整,對一眾正義聯盟以至是反派的交代,都比戲院版來得深刻、動作場面更見流麗可觀,甚至覺得不在戲院觀影實在浪費,也不難理解,為甚麼Zack Snyder得堅持要這些場面重現。可是,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的評價依然超兩極,即使這比戲院版本好得多,長達四個小時還是過度冗長,強行把過多角色硬塞在一部電影中,相信無論Joss Whedon還是Zack Snyder都難以完美,這根本就是一場不可能的任務。即使如今的版本更勝戲院版,就是難掩華納急功近利,想學習Marvel建構Universe的野心,最後開了個頭拍不了下去,哪管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收結更具高潮氣勢,原為三部曲的故事如今只拍了第一部,在高潮位突然打住,感覺就如你看完《復仇者聯盟3:無限之戰》後告訴你《復仇者聯盟4:終局之戰》將永不會面世般。

 

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主線故事與戲院版分別不大,同是講述超人之死後,世界陷入一片混亂,Steppenwolf乘勢入侵,Bruce與Diana得組成正義聯盟與之對抗。故事最大的分別是,Steppenwolf的入侵,確與超人之死有直接關係,而Steppenwolf亦非「終極大佬」,幕後的Darkseid才是「真正大佬」,於原三部曲中理應將會現身。

 

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不單對角色有更深入交代,連帶反派都與戲院版完全不同

 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
得承認自己錯怪了Zack Snyder,若如今的版本真為最初版本,戲院版的不堪混亂,大抵真與他無尤,你很難界定到底這是華納還是Joss Whedon的錯,惟這確比戲院版《正義聯盟》觀感好得多。當華納急功近利就拍部《正義聯盟》時,觀眾連角色是誰與誰都搞不清楚就得大戰,坦言個人不覺得戲院版《正義聯盟》一文不值,就是單純的觀能刺激「爽片」。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最大分別在豐富了角色的背景,當中最明顯就是鋼骨Cyborg。戲院版你只知道他是「正義聯盟」的一員,作用就是「打」,可沒想到他的角色竟幾乎是整件事中的關鍵一員,在他沒有任何獨立電影下,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幾乎就是一部「鋼骨傳」,從他的誕生到經歷了甚麼慘況,最終他的異能又怎跟《正義聯盟》的主線有莫大關聯、他與父親之間的親情戲,亦成了全片的高潮感人位。此外,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對Diana怎樣知道Motherbox的起源、「水行俠」Arthur又有甚麼性格、「閃電俠」Barry亦不單單「閃」得夠快,在有足夠時間下,真能看盡這群「正義聯盟」的各自故事,深化了角色的背景起源,讓故事來得更立體。

 

在戲院版《正義聯盟》中,你未必會明白到底Steppenwolf這位反派有多強,得要Bruce找群正義聯盟,連超人都要起死回生來場大戰,總之感覺就是找個理由大打一場。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並不單要來一場大戰,驚喜在連反派Steppenwolf都有深刻交代,原來他並非「終極大佬」,還是個「打雜」希望能做些成績給「大佬」看。看著這個有如「工具人」般的反派,有一刻你甚至會同情他,原來要集齊三個Motherbox亦非易事,而他也沒有「嗅得恐懼」的異能,他的強勢與Motherbox、Anti-life等等都有更深刻描繪,並非就是「順理成章有個反派要打」,令觀眾真能感到這將是一場滅世災難,得要這班人集合起來始能對抗。

 

動作場面加碼,連設計都與戲院版完全不同,看得更爽更刺激

 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
個人覺得,戲院版不至一文不值,就是全賴超密集的動作場面,如閣下不帶腦袋入場,純粹求「爽」,那些動作場面還是能達到所需,問題就是不問情由的打打打,過目即忘。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還原了Zack Snyder心目中的動作場面,亦呈現了觀眾最常見的「Zack Snyder式慢鏡」。大部份動作場面主體都與戲院版相若,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則把之延伸,最明顯是亞馬遜的大戰,還有末段與Steppenwolf的廢墟終極一戰。終極一戰不單令戲院版的劣質視覺特技大有改善,縱是背景相若,過程以至收場都與戲院版大有不同。值得一提是,這班超級英雄並非如戲院版般獨立的打,各人真得要互相合作、互補不足,始能完成任務,讓整段動作場面來得更為過癮痛快,成就「正義聯盟」的真正合作,一洗了戲院版的單純視覺疲勞。

 

即使長達四小時,仍得交代過多角色,令劇情頗為鬆散,何不先拍獨立故事?

 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
可以肯定,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一定比戲院版可觀,又是否堪如Fans所言般神作?個人覺得過譽了。這或許就是因《正義聯盟》急功近利,無論Zack Snyder還是華納高層也好,在鋪排不足下趕急硬推這個故事,怎也註定失敗收場。如今,Zack Snyder得用上四個小時,始能交代出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,明顯已見《正義聯盟》非一個可以草草拍出來的題材,沒有基本的交代、觀眾連鋼骨是誰、Motherbox有甚麼作用都不知時,又怎能交代出完整故事?當這班角色連背景都沒有、反派又突然跑出來時,又怎可鋪排出非得要這班人「合作」始能戰勝的理由?

即使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長達四個小時,要交代出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,都得用上大量的對白、回憶來作倒敘,無論是Motherbox的起源之戰、鋼骨的出身、亞馬遜女戰士以死相搏的情節,幾乎都可以拍部獨立電影,如今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得以不斷倒敘的低手方式去敘事,也讓電影來得極為冗長,前半段更是不乏悶場。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分成了六個章節去交代,或許如最初傳聞般,以劇集呈現可能較易入口,以電影的篇幅去交代,難免累贅。如鋼骨的背景縱是寫得好,可在一部「聯盟」電影中花過多時間交代,只令劇情顯得東拉西扯。對比戲院版,看了四個小時或會對他們有更深刻認識,但獨論「正義聯盟大戰荒原狼」這件事來看,撇除這些支節,刪減成兩個半小時也綽綽有餘。最沒趣的是,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呈現了Zack Snyder最原始意欲拍三部曲的版本;壓軸一戰後明顯劇情還有後續,甚至拉扯出看似更黑暗的走向時,竟然告訴你故事不會再拍下去。四小時後,我們就好像看了一部沒有結局的電影般。

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,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。請給點心意,給小弟走更遠的路,寫更多好文章,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:
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
同時,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:https://payme.hsbc/jackyhei
或Paypal捐款:
paypal.me/jackyhei

總括而言,「好頭好尾」,這個「Synder Cut」望穿秋水終於現身,無論如何怎也得看看Zack Snyder與粉絲們極力希望面世的版本有甚麼特別。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確比戲院版絕對好看得多,無論故事的完整性、以至角色的背景深度、動作場面之可觀性,幾乎與戲院版成了兩部不同的作品。如不作比較,獨論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還是個太冗長的故事,在華納急功近利下拍部《正義聯盟》,花了四個小時要平衡角色與主線的獨立故事,還是累贅而冗長。大抵,無論如何,《正義聯盟》這個Project的出現,先天已是華納錯誤的決定。
Rating:75/ 100

 

到底戲院版與《薩克薜達之正義聯盟》還有甚麼明顯的重大分別?結局代表了甚麼?Jared Leto的Joker有何作用?Zack Snyder又如何演繹他原意「正義聯盟三部曲」走向?

請看另文「《正義聯盟》戲院與導演版的10個分別 X 結局發生咩事」。

 

✨電影網店現已開幕,多款電影海報、電影精品低至$5起,快啲嚟睇啦:https://bit.ly/3qLPkpk

 

【最新旅遊文章】【赤柱行山】赤柱半島犀牛石|一小時能達也別輕視難度!

【最新生活文章】我同西班牙文的距離,原來似遠還近

 

「晞。觀影記事」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,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,請即訂閱:https://bit.ly/2TS6BiE

 

感謝各位支持,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,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,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!

 

更多資訊及文章,請Like Fb Page:
【有故事的旅人】
【晞。觀影記事】
MeWe: travelerwithmovie

IG請Follow:
#travelerwithmovie

 

 

1 Comment

發表迴響